一种地下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6092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进水过滤系统、多级污水处理系统、浮岛生物处理系统、静置检测池和达标排放系统,污水进入进水过滤系统处理后,进入多级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多级污水处理系统的水体经过泵抽进入浮岛生物处理系统,经过浮岛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体进入静置检测池,检测达标后水体进入达标排放系统,经过达标排放系统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系统的观念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采用整体集成技术,使治理恢复再利用方案形成闭合循环。整个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层得到恢复加强,进入达到整个水循环系统的整体修复强化,改善水质实现循环再利用地下污水。

An Undergroun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ndergroun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an influent filtration system, a multi-stage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a floating isl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a static detection tank and a standard discharge system. After the sewage is treated by an influent filtration system, it enters a multi-stage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and passes through the water of a multi-stage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he body is pumped into the floating isl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and the water after the floating isl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is put into the static detection pool. After the detection reaches the standard, the water body enters the standard discharge system and discharges through the standard discharg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system, and adopts the integr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to form a closed cycle for the treatment, recovery and reuse scheme. The basic layer of the whole aquatic ecosystem and undergroun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has been restored and strengthened, and the whole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has been restored and strengthened, so as to improve the water quality and realize the recycling and reuse of underground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地下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总量不断增加,而污水的处理率未能同步增长,大量废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到各式水体中,超出了水体的自身净化限度,这就导致水生态系统破坏越来越严重,水质性缺水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水生态灾害。地下水系统作为水生态系统的基础层,必须严格防范治理地下污水。目前我国普通的污水处理存在以下缺陷,不能解决地下污水问题:1,对地下污水处理系统的复杂型认识不足,在控制处理技术研究、工程施工及循环再利用方面只关注单一要素,没有将整体系统化循环处理再利用功能充分应用实际;2,严重缺少多项技术的整体系统化集合研究;3,水生态修复手段单一,整体设计不合理,无统筹协调运行能力;4,忽略了生化及生物复合处理的特殊适用性,导致整体系统推广应用性差。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对进水过滤系统、多级污水处理系统、浮岛生物处理系统、静置检测池和达标排放系统进行优选设计组合,使得本专利技术以系统的观念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采用整体集成技术,使治理恢复再利用方案形成闭合循环。整个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层得到恢复加强,进入达到整个水循环系统的整体修复强化,改善水质实现循环再利用地下污水。为实现上述要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进水过滤系统、多级污水处理系统、浮岛生物处理系统、静置检测池和达标排放系统,进水过滤系统有进水管、多层过滤网、静沉排泥装置和泵管提升装置,污水经过进水管进入进水过滤系统,通过多层过滤网过滤后,进入静沉排泥装置,经过静沉排泥装置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泵管提升装置,进入多级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多级污水处理系统的水体经过泵抽进入浮岛生物处理系统,经过浮岛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体进入静置检测池,检测达标后水体进入达标排放系统,经过达标排放系统中的水泵排出,所述静沉排泥装置整体呈斜坡斗状位于进水过滤系统底部,静沉排泥装置有斜坡斗状滑道、电动挡块、储泥池、排污泵排泥管道和人工应急装置,电动挡块位于斜坡斗状滑道与储泥池之间,排污泵排泥管道安装在储泥池侧面底部,人工应急装置安装在储泥池顶部斜侧面,所述人工应急装置有应急人孔和电动提升装置,所述多级污水处理系统有厌好氧处理分池、曝气装置、循环化学处理池及循环出水系统,厌好氧处理分池有两个厌氧池一个好氧池横向并排通过管道连接,曝气装置整体呈螺旋状,曝气装置安装在厌好氧处理分池底部四周,循环化学处理池位于厌好氧处理分池中第二个厌氧池外侧面,所述好氧池位于两个厌氧池中间位置,所述循环化学处理池整体纵向高度低于第二个厌氧池100~150mm,循环化学处理池有处理池和中和池,处理池和中和池纵向高度相同,中和池的横向高度低于处理池50~100mm,所述循环出水系统位于中和池底部侧面,所述浮岛生物处理系统有一级浮岛井、二级浮岛井、三级浮岛井、连接泵管,一级浮岛井、二级浮岛井和三级浮岛井上层有不同浮岛生物层,一级浮岛井、二级浮岛井和三级浮岛之间通过连接泵管依次连接,所述静置检测池有两层隔板、水质检测仪、监控检测电脑系统、报警装置及潜水泵提升系统,水质检测仪安装在两层隔板中间位置,两层隔板位置交错放置在静置检测池中间,监控检测电脑系统与水质检测仪连接,报警装置与水质检测仪连接,潜水泵提升系统安装在第二层隔板的外侧静置检测池底部内侧面,所述潜水泵提升系统与达标排放系统连接。所述曝气装置有电动鼓风机、循环曝气刷、曝气总管和曝气分管,电动鼓风机与循环曝气刷连接,循环曝气刷安装在曝气总管内部,曝气总管的一端与曝气分管连接,曝气分管整体外形呈螺旋状,曝气分管上面每间隔50~80mm有曝气孔。所述浮岛生物处理系统中一级浮岛井内的浮岛上层种植芦苇根系类植物,二级浮岛井内的浮岛上层种植水芹菜类植物,二级浮岛井的中层为养殖鱼类层,二级浮岛井的底层为养殖泥鳅层,三级浮岛井内的浮岛中为碳纤维层小型水草堆体,碳纤维层小型水草堆体能够上下移动,每间隔48H~96H碳纤维层小型水草堆体上下移动一次,一级浮岛井的水深为1.2m~1.4m,一级浮岛井的水深为1.5m~1.7m,三级浮岛井的水深为1.0m~1.2m。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进水过滤系统、多级污水处理系统、浮岛生物处理系统、静置检测池和达标排放系统进行优选设计组合,解决了我国普通的污水处理在地下污水处理方面存在的以下缺陷:1,对地下污水处理系统的复杂型认识不足,在控制处理技术研究、工程施工及循环再利用方面只关注单一要素,没有将整体系统化循环处理再利用功能充分应用实际;2,严重缺少多项技术的整体系统化集合研究;3,水生态修复手段单一,整体设计不合理,无统筹协调运行能力;4,忽略了生化及生物复合处理的特殊适用性,导致整体系统推广应用性差。同时,专利技术以系统的观念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采用整体集成技术,使治理恢复再利用方案形成闭合循环。整个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层得到恢复加强,进入达到整个水循环系统的整体修复强化,改善水质实现循环再利用地下污水,适合在我国多地区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进水过滤系统侧面图;图3为曝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进水过滤系统(1)、多级污水处理系统(2)、浮岛生物处理系统(3)、静置检测池(4)和达标排放系统(5),进水过滤系统(1)有进水管(104)、多层过滤网(103)、静沉排泥装置(102)和泵管提升装置(101),污水经过进水管(104)进入进水过滤系统(1),通过多层过滤网(103)过滤后,进入静沉排泥装置(102),经过静沉排泥装置(102)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泵管提升装置(101),进入多级污水处理系统(2),经过多级污水处理系统(2)的水体经过泵抽进入浮岛生物处理系统(3),经过浮岛生物处理系统(3)处理后的水体进入静置检测池(4),检测达标后水体进入达标排放系统(5),经过达标排放系统(5)中的水泵排出,所述静沉排泥装置(102)整体呈斜坡斗状位于进水过滤系统(1)底部,静沉排泥装置(102)有斜坡斗状滑道(1022)、电动挡块(1023)、储泥池(1021)、排污泵排泥管道(1025)和人工应急装置(1024),电动挡块(1023)位于斜坡斗状滑道(1022)与储泥池(1021)之间,排污泵排泥管道(1025)安装在储泥池(1021)侧面底部,人工应急装置(1024)安装在储泥池(1021)顶部斜侧面,所述人工应急装置(1024)有应急人孔和电动提升装置,所述多级污水处理系统(2)有厌好氧处理分池(202)、曝气装置(201)、循环化学处理池(203)及循环出水系统(204),厌好氧处理分池(202)有两个厌氧池一个好氧池横向并排通过管道连接,曝气装置(201)整体呈螺旋状,曝气装置(201)安装在厌好氧处理分池(202)底部四周,循环化学处理池(203)位于厌好氧处理分池(202)中第二个厌氧池外侧面,所述好氧池位于两个厌氧池中间位置,所述循环化学处理池(203)整体纵向高度低于第二个厌氧池100~150mm,循环化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进水过滤系统、多级污水处理系统、浮岛生物处理系统、静置检测池和达标排放系统,进水过滤系统有进水管、多层过滤网、静沉排泥装置和泵管提升装置,污水经过进水管进入进水过滤系统,通过多层过滤网过滤后,进入静沉排泥装置,经过静沉排泥装置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泵管提升装置,进入多级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多级污水处理系统的水体经过泵抽进入浮岛生物处理系统,经过浮岛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体进入静置检测池,检测达标后水体进入达标排放系统,经过达标排放系统中的水泵排出,所述静沉排泥装置整体呈斜坡斗状位于进水过滤系统底部,静沉排泥装置有斜坡斗状滑道、电动挡块、储泥池、排污泵排泥管道和人工应急装置,电动挡块位于斜坡斗状滑道与储泥池之间,排污泵排泥管道安装在储泥池侧面底部,人工应急装置安装在储泥池顶部斜侧面,所述人工应急装置有应急人孔和电动提升装置,所述多级污水处理系统有厌好氧处理分池、曝气装置、循环化学处理池及循环出水系统,厌好氧处理分池有两个厌氧池一个好氧池横向并排通过管道连接,曝气装置整体呈螺旋状,曝气装置安装在厌好氧处理分池底部四周,循环化学处理池位于厌好氧处理分池中第二个厌氧池外侧面,所述好氧池位于两个厌氧池中间位置,所述循环化学处理池整体纵向高度低于第二个厌氧池100~150mm,循环化学处理池有处理池和中和池,处理池和中和池纵向高度相同,中和池的横向高度低于处理池50~100mm,所述循环出水系统位于中和池底部侧面,所述浮岛生物处理系统有一级浮岛井、二级浮岛井、三级浮岛井、连接泵管,一级浮岛井、二级浮岛井和三级浮岛井上层有不同浮岛生物层,一级浮岛井、二级浮岛井和三级浮岛之间通过连接泵管依次连接,所述静置检测池有两层隔板、水质检测仪、监控检测电脑系统、报警装置及潜水泵提升系统,水质检测仪安装在两层隔板中间位置,两层隔板位置交错放置在静置检测池中间,监控检测电脑系统与水质检测仪连接,报警装置与水质检测仪连接,潜水泵提升系统安装在第二层隔板的外侧静置检测池底部内侧面,所述潜水泵提升系统与达标排放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进水过滤系统、多级污水处理系统、浮岛生物处理系统、静置检测池和达标排放系统,进水过滤系统有进水管、多层过滤网、静沉排泥装置和泵管提升装置,污水经过进水管进入进水过滤系统,通过多层过滤网过滤后,进入静沉排泥装置,经过静沉排泥装置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泵管提升装置,进入多级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多级污水处理系统的水体经过泵抽进入浮岛生物处理系统,经过浮岛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体进入静置检测池,检测达标后水体进入达标排放系统,经过达标排放系统中的水泵排出,所述静沉排泥装置整体呈斜坡斗状位于进水过滤系统底部,静沉排泥装置有斜坡斗状滑道、电动挡块、储泥池、排污泵排泥管道和人工应急装置,电动挡块位于斜坡斗状滑道与储泥池之间,排污泵排泥管道安装在储泥池侧面底部,人工应急装置安装在储泥池顶部斜侧面,所述人工应急装置有应急人孔和电动提升装置,所述多级污水处理系统有厌好氧处理分池、曝气装置、循环化学处理池及循环出水系统,厌好氧处理分池有两个厌氧池一个好氧池横向并排通过管道连接,曝气装置整体呈螺旋状,曝气装置安装在厌好氧处理分池底部四周,循环化学处理池位于厌好氧处理分池中第二个厌氧池外侧面,所述好氧池位于两个厌氧池中间位置,所述循环化学处理池整体纵向高度低于第二个厌氧池100~150mm,循环化学处理池有处理池和中和池,处理池和中和池纵向高度相同,中和池的横向高度低于处理池50~100mm,所述循环出水系统位于中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丽丽林兵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蔚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