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丽专利>正文

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以及信标天线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087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以及信标天线组件。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升降装置以及限位部。第二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之上。升降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限位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限位部被配置为用于限定信标天线。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将第一支撑部升高到信标天线安装的位置,能对信标天线起到支撑的作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用气力托住整个信标天线,该装置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信标天线的拆卸的方便性,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拆装信标天线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Devices for disassembling and assembling beacon antennas and beacon antenna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ail transit, in particular to a device for disassembling and assembling beacon antennas and beacon antenna components. The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part, a second support part, a lifting device and a limit part. The second supporting part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rst supporting part. The lift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part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art. The limit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pport part, and the limiting part is configured for defining beacon antenna. By setting up a lifting device, the first support is raised to the position where the beacon antenna is installed, which can support the beacon antenna.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whole beacon antenna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human force. The device greatl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improves the disassembly convenience of the beacon antenna, and effectively avoids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in th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of the beacon antenna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以及信标天线组件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以及信标天线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线路不断的增加,列车数量也随之而增加,对于技术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轨道交通的顺利运行,离不开信号系统。因此,实时的检查维护信号系统非常重要。其中针对信号系统车载这一块设备,包括车上的CC机柜、车底的编码里程计和信标天线。信标天线安装在地铁的底部,需要拆除固定螺丝,将其拆卸下来后进行检查。现有技术中,信号系统的维护,基本是大同小异。现信号系统车载的维护女同志较多,想拆装信标天线,更是难上加难,甚至对于力气小的男同志来说,难度也很大;一个信标天线重20kg,等把上面的固定螺丝拆下来的时候,估计用手支撑着的同志已经很累。假如在拆装的过程中,不小心把信标天线摔下来(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会造成三种结果,人受伤;设备受损;人和设备都“受伤”。在检修和处理故障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业的辅助工具,只能靠原始方法用手来拆卸信标天线。在拆装的过程中,由于车底的信标天线重20kg,至少要三个人才能拆装下来,且在拆装的过程中,一个人拆,另外两个人必须用手支撑着信标天线,这种拆装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这样的方法不仅耗费体力和时间,而且在拆装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交通信标天线检修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标天线组件,该信标天线组件检修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被配置为用于支撑信标天线;第一支撑部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之上;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升降装置被配置为用于使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贴合在一起或者使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保持间距;以及限位部;限位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限位部被配置为用于限定信标天线;限位部由绝缘材料制成。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以及第四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以及第四限位部均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以及第四限位部被配置为用于分别限定在信标天线的四角处。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以及第四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以及第四限位部均具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垂直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上,且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垂直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铰接于第一支撑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以及第四限位部上均设置有条形的凹槽;凹槽与信标天线上的凸棱相互配合。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以及第四限位部的高度均高于信标天线的高度。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包括伸缩机构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于伸缩机构;伸缩机构连接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伸缩机构包括至少一组连杆机构;至少一组连杆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杆组件;每一个连杆组件均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交;第一连杆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第二连杆具有第三端和相对的第四端;第一端和第三端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第二端和第四端滑动连接于第二支撑部;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杆组件之间;驱动机构被配置为用于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对滑动或者相向滑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绝缘轮。一种信标天线组件,该信标天线组件包括如上述的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以及信标天线本体;其中,信标天线本体放置在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升降装置以及限位部。其中,第一支撑部被配置为用于支撑信标天线,第一支撑部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二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之上。升降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升降装置被配置为用于使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贴合在一起或者使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保持间距。限位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限位部被配置为用于限定信标天线,限位部由绝缘材料制成。通过设置升降装置,从而能够将第一支撑部升高到信标天线安装的位置,并对信标天线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再对信标天线拆除与车辆的连接件,使得拆卸非常地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用气力托住整个信标天线,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信标天线的拆卸的方便性以及安全性。当信标天线拆卸完毕后,再通过升降装置,将第一支撑部和信标天线降低,进一步地方便了后续移走信标天线进行检查维修。当需要安装信标天线时,通过第一支撑部的支撑,能够进一步地方便安装。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信标天线组件,该信标天线组件包括如上述的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以及信标天线本体。其中,信标天线本体放置在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上。该信标天线组件通过设置上述的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使得信标天线本体的拆装方便可靠,极大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潜在的隐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的第一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Ⅳ处的放大图。图标:100-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110-第一支撑部;120-第二支撑部;121-绝缘轮;130-升降装置;131-伸缩机构;132-驱动机构;134-第一连杆;135-第二连杆;140-限位部;141-第一限位部;142-第二限位部;143-第三限位部;144-第四限位部;14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被配置为用于支撑信标天线;所述第一支撑部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之上;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所述升降装置被配置为用于使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贴合在一起或者使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保持间距;以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限位部被配置为用于限定所述信标天线;所述限位部由绝缘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被配置为用于支撑信标天线;所述第一支撑部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之上;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所述升降装置被配置为用于使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贴合在一起或者使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保持间距;以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限位部被配置为用于限定所述信标天线;所述限位部由绝缘材料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以及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以及所述第四限位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以及所述第四限位部被配置为用于分别限定在所述信标天线的四角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以及所述第四限位部均具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均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且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垂直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均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拆装信标天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
申请(专利权)人:陈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