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循环压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061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秸秆循环压块装置,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方设有缓冲板,缓冲板上方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底脚上端设有压块板,压块板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轴承孔,第一轴承孔内设有旋转压块模组,固定平台上方设有运输带,固定平台上设有液压台,液压台包括支板,支板顶端设有液压平台,液压平台下端设有一级液压缸,一级液压缸内设有二级液压缸,二级液压缸内设有液压杆,液压杆底端设有压块,支板一侧设有压筒支板,压筒支板贯穿有压筒,压筒内设有压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有利于推广秸秆处理,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带来的破坏,秸秆压块效率高,压块整齐,易于运输,且不易发生压块卡块情况,减少的设备的损耗,降低的设备的维护及维修成本。

A Straw Circulating Press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raw recycling pres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platform, a buffer plate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xed platform, an array of bottom feet are arranged above the buffer plate, a press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om feet, a first bearing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pressing plate, a rotating pressing block modul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bearing hole, and a fixed platform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xed platform. There is a conveyor belt and a hydraulic platform on the fixed platform. The hydraulic platform includes a supporting plate.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hydraulic platform. The lower end of the hydraulic platform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level hydraulic cylinder. The first-level hydraulic cylinder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level hydraulic cylinder. The second-level hydraulic cylinder is equipped with a hydraulic rod. The bottom end of the hydraulic rod is equipped with a pressing block. On th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 cylinder supporting plate and a cylinder supporting The plate runs through a pressure cylinder, and a pressure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pressure cylinde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popularization of straw treatment, reduction of damage to environment caused by straw burning, high efficiency of straw compaction, neat compaction, easy transportation, not easy occurrence of compaction block, reduction of equipment loss, and reduction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循环压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秸秆循环压块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年农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秸秆,秸秆处理成为农业发现中一个重要问题,现在我国秸秆回收处理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对环境保护,提高农作物产量有了有效的提升,现有的秸秆处理方式一般由直接粉碎还田,或粉碎造粒使用等方式,但是粉碎处理易造成粉尘污染,且有些秸秆利用不需要彻底粉碎的秸秆,也不利于秸秆的储存及进一步利用,现有的秸秆压块机压块效率低,设备复杂,不利于维护及推广,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秸秆循环压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循环压块装置,通过旋转压块模组,实现快速循环秸秆压块,提高了秸秆压块处理的效率,有利于秸秆回收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秸秆循环压块装置,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方设有缓冲板,缓冲板上方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底脚上端设有压块板,压块板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轴承孔。所述第一轴承孔内设有旋转压块模组,旋转压块模组包括骨架,骨架呈正“Y”型,骨架顶端轴向阵列分布有第一压模、第二压模以及第三压模,第一压模、第二压模、第三压模中心位置分布设有第一压模槽、第二压模槽、第三压模槽,骨架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轴承孔,第二轴承孔内设有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顶端设有卡盖,第一驱动杆下端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固定平台上方设有运输带,运输带包括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三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三伺服电机一端均设有第二驱动杆,第二驱动杆表面设有传送带。所述固定平台上设有液压台,液压台包括支板,支板顶端设有液压平台,液压平台下端设有一级液压缸,一级液压缸内设有二级液压缸,二级液压缸内设有液压杆,液压杆底端设有压块,支板一侧设有压筒支板,压筒支板贯穿有压筒,压筒内设有压槽。所述一级液压缸内设有液压缸孔,二级液压缸固定在一级液压缸内的液压缸孔内,二级液压缸内设有第一中空槽,第一中空槽内设有拉杆,拉杆一端固定在第一中空槽顶端,一端设有卡板,液压杆内设有第二中空槽,第一中空槽内设有弹簧,卡板在第二中空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压槽内壁与压块接触时,压块表面与压槽内壁完全贴合。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不接触固定平台并且与压块板平行,压块板与传送带表面具体大于第一压模、第二压模、第三压模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压块模组上的第一压模、第二压模或第三压模正对压筒时,第一压模槽、第二压模槽或第三压模槽与压筒内压槽同心且内壁完全贴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大规模推广,有利于推广秸秆处理,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带来的破坏;2、本专利技术秸秆压块效率高,秸秆压块整齐,易于运输或储存,有利于秸秆的进一步利用;3、本专利技术不易发生压块卡块情况,减少的设备的损耗,降低的设备的维护及维修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秸秆循环液压块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旋转压块模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旋转压块模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旋转压块模组正视图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运输带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液压台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液压台正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液压台正视图局部剖视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秸秆循环压块装置,包括固定平台1,如图1所示,固定平台1上方设有缓冲板11,缓冲板11上方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12,底脚12上端设有压块板13,压块板13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轴承孔131。第一轴承孔131内设有旋转压块模组2,旋转压块模组2包括骨架21,骨架21呈正“Y”型,骨架21顶端轴向阵列分布有第一压模211、第二压模212以及第三压模213,第一压模211、第二压模212、第三压模213中心位置分布设有第一压模槽2111、第二压模槽2121、第三压模槽2131,骨架21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轴承孔214,第二轴承孔214内设有第一驱动杆23,第一驱动杆23顶端设有卡盖22,第一驱动杆23下端设有第一伺服电机24。固定平台1上方设有运输带3,运输带3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1与第三伺服电机32,第二伺服电机31与第三伺服电机32一端均设有第二驱动杆33,第二驱动杆33表面设有传送带34,传送带34不接触固定平台1并且与压块板13平行,压块板13与传送带34表面具体大于第一压模211、第二压模212、第三压模213高度。固定平台1上设有液压台4,液压台4包括支板41,支板41顶端设有液压平台42,液压平台42下端设有一级液压缸43,一级液压缸43内设有二级液压缸44,二级液压缸44内设有液压杆45,液压杆45底端设有压块46,支板41一侧设有压筒支板47,压筒支板47贯穿有压筒471,压筒471内设有压槽472,压槽472内壁与压块46接触时,压块46表面与压槽472内壁完全贴合。一级液压缸43内设有液压缸孔431,二级液压缸44固定在一级液压缸43内的液压缸孔431内,二级液压缸44内设有第一中空槽441,第一中空槽441内设有拉杆442,拉杆442一端固定在第一中空槽441顶端,一端设有卡板4221,液压杆45内设有第二中空槽451,第一中空槽441内设有弹簧443,卡板4221在第二中空槽451内,压块46向下压时,液压杆45向上压紧弹簧443,二级液压缸44向上拉起时,弹簧443释放弹力,振动液压杆45,压块46受到振动不易卡在压槽472内。使用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24,将旋转压块模组2上的第一压模211、第二压模212或第三压模213正对压筒471,旋转压块模组2上的第一压模211、第二压模212或第三压模213与压筒471正对时,压槽472与第一压模槽2111、第二压模槽2121或第三压模槽2131同心,将需要压块的秸秆投入压槽472,启动液压台4,液压杆45带动压块46将秸秆压入第一压模211、第二压模212或第三压模213,这时液压杆45向上压紧弹簧443,液压杆45达到最大行程时,二级液压缸44向上拉起,弹簧443释放弹力,振动液压杆45,压块46被液压杆45拉起,再次启动第一伺服电机24,第一压模211、第二压模212或第三压模213旋转至运输带3上方,第一压模槽2111、第二压模槽2121或第三压模槽2131内的压块秸秆掉落在传送带34,传送带34将压块秸秆运走,重复以上步骤可以循环将秸秆压块。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循环压块装置,包括固定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1)上方设有缓冲板(11),缓冲板(11)上方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12),底脚(12)上端设有压块板(13),压块板(13)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轴承孔(131);所述第一轴承孔(131)内设有旋转压块模组(2),旋转压块模组(2)包括骨架(21),骨架(21)呈正“Y”型,骨架(21)顶端轴向阵列分布有第一压模(211)、第二压模(212)以及第三压模(213),第一压模(211)、第二压模(212)、第三压模(213)中心位置分布设有第一压模槽(2111)、第二压模槽(2121)、第三压模槽(2131),骨架(21)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轴承孔(214),第二轴承孔(214)内设有第一驱动杆(23),第一驱动杆(23)顶端设有卡盖(22),第一驱动杆(23)下端设有第一伺服电机(24);所述固定平台(1)上方设有运输带(3),运输带(3)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1)与第三伺服电机(32),第二伺服电机(31)与第三伺服电机(32)一端均设有第二驱动杆(33),第二驱动杆(33)表面设有传送带(34);所述固定平台(1)上设有液压台(4),液压台(4)包括支板(41),支板(41)顶端设有液压平台(42),液压平台(42)下端设有一级液压缸(43),一级液压缸(43)内设有二级液压缸(44),二级液压缸(44)内设有液压杆(45),液压杆(45)底端设有压块(46),支板(41)一侧设有压筒支板(47),压筒支板(47)贯穿有压筒(471),压筒(471)内设有压槽(472);所述一级液压缸(43)内设有液压缸孔(431),二级液压缸(44)固定在一级液压缸(43)内的液压缸孔(431)内,二级液压缸(44)内设有第一中空槽(441),第一中空槽(441)内设有拉杆(442),拉杆(442)一端固定在第一中空槽(441)顶端,一端设有卡板(4221),液压杆(45)内设有第二中空槽(451),第一中空槽(441)内设有弹簧(443),卡板(4221)在第二中空槽(45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循环压块装置,包括固定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1)上方设有缓冲板(11),缓冲板(11)上方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12),底脚(12)上端设有压块板(13),压块板(13)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轴承孔(131);所述第一轴承孔(131)内设有旋转压块模组(2),旋转压块模组(2)包括骨架(21),骨架(21)呈正“Y”型,骨架(21)顶端轴向阵列分布有第一压模(211)、第二压模(212)以及第三压模(213),第一压模(211)、第二压模(212)、第三压模(213)中心位置分布设有第一压模槽(2111)、第二压模槽(2121)、第三压模槽(2131),骨架(21)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轴承孔(214),第二轴承孔(214)内设有第一驱动杆(23),第一驱动杆(23)顶端设有卡盖(22),第一驱动杆(23)下端设有第一伺服电机(24);所述固定平台(1)上方设有运输带(3),运输带(3)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1)与第三伺服电机(32),第二伺服电机(31)与第三伺服电机(32)一端均设有第二驱动杆(33),第二驱动杆(33)表面设有传送带(34);所述固定平台(1)上设有液压台(4),液压台(4)包括支板(41),支板(41)顶端设有液压平台(42),液压平台(42)下端设有一级液压缸(43),一级液压缸(43)内设有二级液压缸(44),二级液压缸(44)内设有液压杆(45),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康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