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臂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0175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外科手术臂托,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所述主升降件的顶部设有副升降件;所述副升降件的顶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气垫;所述气垫上设有透气垫;所述副升降件的底部设有转盘框;所述主升降件的顶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设有凹槽;所述转盘框的内壁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凹槽相互配合;所述转盘框与上底座之间设有连接柱;所述上底座与托板之间按设有副升降件;所述副升降件包含固定套、套杆、套筒、扳手;所述固定套与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可以简单的从三轴来调控高度及角度,可以实时调节高度和角度,满足医护人员手术时的需求,也尽可能的缓解了手术时医护人员的手臂压力,可以提高手术的稳定性,可以提高手术效率。

Neurosurgery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urosurgical arm bracke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appliances; the top of the main lif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uxiliary lifting parts; the top of the auxiliary lif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bracket;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cushion; the air cushion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permeability pad; the bottom of the auxiliary lif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turntable frame; and the main lif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cushion. The top of the turn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turntable; the outer wall of the turn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rntabl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platform; the convex platform and the groove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he turntable frame and the upper base are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column; the upper base and the bracket are provided with auxiliary lifting parts; the auxiliary lifting parts include a fixing sleeve, a sleeve and a spanner. The fixed sleeve is fixed to the bottom of the bracket; the height and angle can be adjusted simply from three axes, and the height and angle can be adjusted in real tim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edical staff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arm pressure of the medical staff during the operation can also be alleviated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stability of the operation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外科手术臂托
本技术涉及神经外科手术臂托,属于医疗用具

技术介绍
外科是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科学,是以手术切除、修补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专业科室。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外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各医院外科的专科设置原则与内科类同,通常与内科相对应。外科疾病分为五大类: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功能障碍。外科的临床治疗中,手术很多,一些较大的手术持续的时间很长,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可能需要保持一个动作很久,且手臂需要用力,甚至悬空操作,工作负荷量大,稳定性难以保证。现有技术中有一些手术臂托,它们一般只可以升降,其实手术中途有时也需要微调动作的,而一般的手术臂托需要通过底部的万向轮与刹车件的配合来调节方向,调节比较麻烦,且较为粗糙,没有确切度可言。其实,任意一个物品在空间里活动都至少有三个轴向的活动空间,就比如说,医护人员手术的手臂,上下之间的高度是一个轴向;左右之间的距离是一个轴向;平面上的角度又是另一个轴向,而现有的手术臂托很少有全面调控机构的,当然也有一些复杂、高成本的智能的手术臂托机械手,这样的智能机械手并不能普及,因为成本太高,现在很多医院都不曾引进,所以神经外科手术时仍然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神经外科手术臂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下底座、万向轮、刹车件、主升降件、转盘、上底座、连接柱、副升降件、托板、气垫、透气垫和转盘框;所述下底座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有刹车件;所述下底座上设有主升降件;所述主升降件的顶部设有副升降件;所述副升降件的顶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气垫;所述气垫上设有透气垫;所述副升降件的底部设有转盘框;所述主升降件的顶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设有凹槽;所述转盘框的内壁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凹槽相互配合;所述转盘框与上底座之间设有连接柱;所述上底座与托板之间按设有副升降件;所述副升降件包含固定套、套杆、套筒、扳手;所述固定套与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套筒与上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套杆的顶部活动套设在顶部的固定套中;所述套筒的下半段通过螺纹与套筒旋接;且所述套杆的上半段上设有扳手。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套的底部设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中间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套杆相互配合,所述穿孔与套杆之间为间隙配合,间隙值为6-8mm;所述盖子用于稳定套杆的活动,避免套杆偏离方向。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均匀分布在转盘的外壁;凹槽之间的间距较小,基本是一个挨着一个;所述凸台均匀分布在转盘框的内壁,所述凸台之间设有较大的间距;所述凸台之间间距大于凹槽之间的间距,所述凸台与对应的凹槽相互配合。作为优选,所述气垫通过魔术贴与托板连接,或者通过绑带与托板连接,这两汇总连接方式都方便拆装。本技术采用主升降件(现有技术中通过摇把完成升降的技术)和副升降件的配合来提交整体的高度,其中主升降件用于调节大概的高度(Z轴高度),与手臂吻合的确切高度通过副升降件来调节,通过上方的托板9可以通过转盘改变角度,托板是长条形的,手臂X轴的角度可通过转盘来调控,在Y轴的角度(手腕与手肘不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副升降件8来调节,副升降件设有两个调节件,可以调节Y轴上的角度。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神经外科手术臂托,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灵活性好,稳定性高,可以简单的从三轴来调控高度及角度,可以实时调节高度和角度,满足医护人员手术时的需求,也尽可能的缓解了手术时医护人员的手臂压力,可以提高手术的稳定性,可以提高手术效率,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上方副升降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转盘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转盘框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下底座1、万向轮2、刹车件3、主升降件4、转盘5、上底座6、连接柱7、副升降件8、托板9、气垫10、透气垫11、转盘框12、固定套81、套杆82、套筒83、扳手84、凹槽51、凸台1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下底座1、万向轮2、刹车件3、主升降件4、转盘5、上底座6、连接柱7、副升降件8、托板9、气垫10、透气垫11和转盘框12;所述下底座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上设有刹车件3;所述下底座1上设有主升降件4;所述主升降件4的顶部设有副升降件8;所述副升降件8的顶部设有托板9;所述托板9上设有气垫10;所述气垫10上设有透气垫11;所述副升降件8的底部设有转盘框12;所述主升降件4的顶部设有转盘5;所述转盘5的外壁设有凹槽51;所述转盘框12的内壁设有凸台121;所述凸台121与凹槽51相互配合;所述转盘框12与上底座6之间设有连接柱7;所述上底座6与托板9之间按设有副升降件8;所述副升降件8包含固定套81、套杆82、套筒83、扳手84;所述固定套81与托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套筒83与上底座6固定连接;所述套杆82的顶部活动套设在顶部的固定套81中;所述套筒83的下半段通过螺纹与套筒83旋接;且所述套杆82的上半段上设有扳手84。其中,所述固定套81的底部设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中间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套杆82相互配合,所述穿孔与套杆82之间为间隙配合,间隙值为6-8mm;所述盖子用于稳定套杆82的活动,避免套杆偏离方向。所述凹槽51均匀分布在转盘5的外壁;基本是一个挨着一个;所述凸台121均匀分布在转盘框12的内壁,所述凸台121之间间距大于凹槽51之间的间距;所述凸台121与对应的凹槽51相互配合。所述气垫10通过魔术贴与托板9连接,或者通过绑带与托板9连接,这两汇总连接方式都方便拆装。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主升降件(现有技术中通过摇把完成升降的技术)和副升降件的配合来提交整体的高度,其中主升降件用于调节大概的高度(Z轴高度),与手臂吻合的确切高度通过副升降件来调节,通过上方的托板9可以通过转盘改变角度,托板9是长条形的,手臂X轴的角度可通过转盘来调控,在Y轴的角度(手腕与手肘不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副升降件8来调节,副升降件设有两个调节件,可以调节Y轴上的角度。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神经外科手术臂托,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灵活性好,稳定性高,可以简单的从三轴来调控高度及角度,可以实时调节高度和角度,满足医护人员手术时的需求,也尽可能的缓解了手术时医护人员的手臂压力,可以提高手术的稳定性,可以提高手术效率,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神经外科手术臂托,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下底座、万向轮、刹车件、主升降件、转盘、上底座、连接柱、副升降件、托板、气垫、透气垫和转盘框;所述下底座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有刹车件;所述下底座上设有主升降件;所述主升降件的顶部设有副升降件;所述副升降件的顶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气垫;所述气垫上设有透气垫;所述副升降件的底部设有转盘框;所述主升降件的顶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设有凹槽;所述转盘框的内壁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凹槽相互配合;所述转盘框与上底座之间设有连接柱;所述上底座与托板之间按设有副升降件;所述副升降件包含固定套、套杆、套筒、扳手;所述固定套与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套筒与上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套杆的顶部活动套设在顶部的固定套中;所述套筒的下半段通过螺纹与套筒旋接;且所述套杆的上半段上设有扳手。

【技术特征摘要】
1.神经外科手术臂托,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下底座、万向轮、刹车件、主升降件、转盘、上底座、连接柱、副升降件、托板、气垫、透气垫和转盘框;所述下底座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有刹车件;所述下底座上设有主升降件;所述主升降件的顶部设有副升降件;所述副升降件的顶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气垫;所述气垫上设有透气垫;所述副升降件的底部设有转盘框;所述主升降件的顶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设有凹槽;所述转盘框的内壁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凹槽相互配合;所述转盘框与上底座之间设有连接柱;所述上底座与托板之间按设有副升降件;所述副升降件包含固定套、套杆、套筒、扳手;所述固定套与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套筒与上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正谌治萍徐敏万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