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轴流脱粒机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004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纵轴流脱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纵轴流脱粒机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槽、螺旋器和脱粒滚筒,螺旋器固定在脱粒滚筒的前端,转轴布置在螺旋器和脱粒滚筒中,并通过皮带轮驱动带动转轴转动实现螺旋器和脱粒滚筒的同步转动,螺旋器包括壳体和叶片,叶片呈螺旋状缠绕在壳体的外壳壁上,螺旋器的外端和输送槽的输出端临近布置,临近输送槽的叶片的端部向输送槽的输出端所在位置弯折。本申请中将叶片的端部弯折,使得叶片的外圆与输送槽的输送链耙外圆垂直之间的距离即图中A的尺寸变小,实际试验结果是A的尺寸越小,喂入性能越好,使得谷物更有利的被螺旋器带走,使得谷物喂入更顺畅,螺旋器抓取谷物能力增强。

A Conveyor Device for Longitudinal Axial Flow Thresh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longitudinal and axial flow thresher, in particular to a conveying device of the longitudinal and axial flow thresher, which comprises a conveying trough, a screw and a threshing drum. The screw is fix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threshing drum, and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screw and threshing drum, and the screw and threshing drum are driven by a belt wheel to realize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shaft. When the threshing drum rotates synchronously, the screw includes the shell and blade. The blade is spirally wound around the shell wall. The outer end of the screw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veyor groove are arranged near each other. The end of the blade near the conveyor groove bends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veyor groove.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end of the blade is bent to reduce the vertical distance between the outer circle of the blade and the outer circle of the conveyor chain harrow of the conveyor trough, i.e. the dimension of A in figure A. The smaller the dimension of A, the better the feeding performance, so that the grain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be taken away by the screw, so that the grain feeding is smoother and the screw grabs the grain. Capacity enhan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轴流脱粒机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纵轴流脱粒机
,尤其涉及一种纵轴流脱粒机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纵轴流机型)谷物轴向喂入、轴向排出,其中谷物的正常喂入属于机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经市场收割试验及用户反映谷物从割台输送槽末端进入脱粒机脱粒滚筒螺旋器把谷物由轴向喂入转换成沿滚筒圆周旋转时,在输送槽末端即输送槽上轴处会产生较大的负荷,如果设计不够合理,很容易造成一系列喂入不畅的机器故障,如输送槽上轴断裂,上轴缠草等,传统的螺旋器在收割产量较大的地块的时候,输送槽上来的谷物不能全部由螺旋器带走,一部分还是从割台输送槽带走,在收割时间较长的时候,输送槽上轴会有堵塞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停机清理,显然比较麻烦,影响收割,当收割倒伏地或者烂地的时候由于天气原因使潮湿的谷物从输送槽输送来的谷物进入脱粒滚筒螺旋器此时负荷更大,会严重导致输送不畅,使输送槽上轴缠草、最终堵死,严重影响机器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谷物喂入更顺畅、抓取谷物能力强的纵轴流脱粒机输送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纵轴流脱粒机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槽、螺旋器和脱粒滚筒,螺旋器固定在脱粒滚筒的前端,转轴布置在螺旋器和脱粒滚筒中,并通过皮带轮驱动转轴转动实现螺旋器和脱粒滚筒的同步转动,螺旋器包括壳体和叶片,叶片呈螺旋状缠绕在壳体的外壳壁上,螺旋器的外端和输送槽的输出端临近布置,临近输送槽的叶片的端部向输送槽的输出端所在位置弯折。所述叶片为两个,每个叶片的弯折角度a的范围为165°-169°。所述叶片的弯折角度a为167°。有益效果:使用的时候,谷物进入输送槽中,由输送槽的输出端输送到螺旋器中,进而进入脱粒滚筒中输出,实现谷物的输送,本申请中将叶片的端部弯折,使得叶片的外圆与输送槽的输送链耙外圆垂直之间的距离即图中A的尺寸变小,实际试验结果是A的尺寸越小,喂入性能越好,弯折处起到很好的衔接效果,使得谷物更有利的被螺旋器带走,整个结构较为简单,使得谷物喂入更顺畅,螺旋器抓取谷物能力增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螺旋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纵轴流脱粒机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槽10、螺旋器20和脱粒滚筒30,螺旋器20固定在脱粒滚筒30的前端,转轴40布置在螺旋器20和脱粒滚筒30中,并通过皮带轮驱动转轴40转动实现螺旋器20和脱粒滚筒30的同步转动,螺旋器20包括壳体21和叶片22,叶片22呈螺旋状缠绕在壳体21的外壳壁上,螺旋器20的外端和输送槽10的输出端临近布置,临近输送槽10的叶片22的端部向输送槽10的输出端所在位置弯折。使用的时候,谷物进入输送槽10中,由输送槽10的输出端输送到螺旋器20中,进而进入脱粒滚筒30中输出,实现谷物的输送,本申请中将叶片22的端部弯折,使得叶片22的外圆与输送槽10的输送链耙外圆垂直之间的距离即图1中A的尺寸变小,实际试验结果是A的尺寸越小,喂入性能越好,弯折处起到很好的衔接效果,使得谷物更有利的被螺旋器20带走,整个结构较为简单,使得谷物喂入更顺畅,螺旋器20抓取谷物能力增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叶片22为两个,每个叶片22的弯折角度a的范围为165°-169°。更为优选的,所述叶片22的弯折角度a为167°。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由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轴流脱粒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槽(10)、螺旋器(20)和脱粒滚筒(30),螺旋器(20)固定在脱粒滚筒(30)的前端,转轴(40)布置在螺旋器(20)和脱粒滚筒(30)中,并通过皮带轮驱动转轴(40)转动实现螺旋器(20)和脱粒滚筒(30)的同步转动,螺旋器(20)包括壳体(21)和叶片(22),叶片(22)呈螺旋状缠绕在壳体(21)的外壳壁上,螺旋器(20)的外端和输送槽(10)的输出端临近布置,临近输送槽(10)的叶片(22)的端部向输送槽(10)的输出端所在位置弯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轴流脱粒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槽(10)、螺旋器(20)和脱粒滚筒(30),螺旋器(20)固定在脱粒滚筒(30)的前端,转轴(40)布置在螺旋器(20)和脱粒滚筒(30)中,并通过皮带轮驱动转轴(40)转动实现螺旋器(20)和脱粒滚筒(30)的同步转动,螺旋器(20)包括壳体(21)和叶片(22),叶片(22)呈螺旋状缠绕在壳体(21)的外壳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吴江伟张海华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