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构件和由该模板构件构成的模制墙或双层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92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燥条件下作业的横制墙或双层墙(S),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些与相邻模板构件配合的表面(1a,1b;31a,31b)具有紧贴相邻模板构件的接触部分(2a,2b;32a,32a’;32b,32b’),和与相邻模板构件之间留有缝隙的分离部分(3a,3a’;3b,3b’;33a’,33b),该缝隙应足够大以限制甚至消除由于毛细作用而产生的水渗透。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燥条件下作业的模制墙或双层墙。在建筑工业中,墙或双层墙首先包括建筑内部的结构部分,其次包括建筑体外侧的面层部分。通常情况下,结构部分由钢筋混凝土或建筑块构成,外侧面层部分为覆盖小型的砖、石或类似材料。建筑内部的结构部分由如塑料或塑料板所覆盖,而面层部分是能够从外侧看到的。根据特殊的建筑需要,在结构部分和面层部分之间有隔离空间,以填入多层玻璃纤维或其它隔离材料。即使双层墙能够完全符合建筑要求,其造价和实施造价也会相当高。为了降低造价,过去提出了各种模制墙或双层墙的解决办法。其中一些办法是在干燥状态下使模板构件的形状彼此配合,换句话说,即不需使用灰浆或其它类似的粘合材料。这些解决办法能够快速建造建筑物,并且不需要相关专业的劳动力,由此降低建筑物的造价。但省略模板构件之间的物理连接会产生某些问题,包括空气和水的密封性问题。例如通过向建筑物内侧铺设塑料或塑料板覆盖层以覆盖模制墙或双层墙表面,能够很容易地解决气密性问题。但是防水的问题就很难解决,目前在市场上还没有在干燥条件下作业的墙或双层墙能够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解决该密封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干燥条件下作业过程中的墙或双层墙,其不需增加任何保护措施就能够使该墙或双层墙具有防水的功能。在干燥条件下作业使用墙或双层墙,就能够达到本专利技术的下述目的,其中至少有一些模板构件的侧面与相邻模板构件相靠接触,分离部分与相邻模板构件之间留有缝隙,该缝隙应足够大以限制或消除由于毛细作用而产生的水渗透。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为-模板构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至少有一个接触部分呈扁平平面状,分离部分的形状分别呈互补的纵向突起和纵向凹槽状,所述扁平平面的作用为将荷载沿竖向传递给所述模板构件,所述纵向突起和纵向凹槽的作用为限制或消除由于毛细作用而产生的水的水平渗透,并在干燥条件下作业过程中导向该模板构件,使其组装后保持在位置上,并且还形成机械障碍以防止水和空气的动态水平渗透;-从模板构件外侧向内侧延伸的所述纵向突起和凹槽至少有一个相对于竖向倾斜的翼缘,及一个水平翼缘和一个竖向翼缘;-所述倾斜翼缘相对于竖向呈30°角;-所述模板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在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扁平平面之间延伸的空穴,以使水沿竖向渗透,并减轻模板构件的重量;-所述上表面至少有一个沿其长度延伸并与所述空穴配合的水平槽,以形成防止水进行水平渗透的辅助障碍,并将水导入空穴;-所述水平槽与所述纵向突起相邻,以阻止水就近渗透到模板构件的外侧;-所述纵向突起和水平槽的横向累计延展长度等于所述纵向凹槽的横向延展长度;-所述空穴的横截面为向模板构件基底逐渐减小的形状,以在生产过程中便于脱模,并形成倾斜路径将水向下导引;-所述空穴大致为圆拐角的矩形,以消除容易断裂的区域;-所述空穴的拐角曲率半径大于35mm;-该模板构件具有两个直线排列或水平交错排列的空穴,使水能够流出凹槽,并能够在竖向放置锚定构件;-所述两个空穴由与水平槽相连的中间孔分离,以便在施工中使构成模板构件的材料更均匀密实,并形成导引水流出的附加通道;-所述模板构件侧表面与相邻模板构件相配合,每个表面都至少具有互补的一个扁平平面和之字形部分,以在组装时导向模板构件,并将其保持在位置上,并且形成机械障碍以防止水和空气动态地进行竖向渗透;-所述扁平平面构成接触部分,所述之字形部分构成留有缝隙的分离部分,以限制或消除由毛细作用而产生水的竖向渗透;-所述侧表面包括沿其总长延伸的水平槽,以形成阻止水进行竖向渗透的附加障碍,并导引渗透的水向所述模板构件的基底渗透;-模板构件成型后,分离部分之间的缝隙至少为2mm;-至少将所述模板构件的上水平边缘朝外放置,以在两个叠合的模板构件之间形成可见的水平连接线;-至少一个竖向边缘朝外放置,以在两个相邻的模板构件之间形成可见的连接线;-所述模板构件带有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延伸的U形孔或L形孔,以形成锚定模板构件;-与相邻模板构件紧挨的所述模板构件的侧面彼此垂直定向,以形成拐角模板构件;-所述模板构件是可反转的,即相对于经过重心的竖直轴对称,以形成标准的模板构件。-该模板构件在防水混凝土中,以避免被水浸泡。上述特征使模板构件能够在干燥条件下作业,构建成墙或双层墙,同时该模板构件还包括能够进行物理防水(缝隙可防止由于毛细作用而产生的渗透)、机械防水(几何形状可防止水的动态渗透),和化学防水(防水混凝土可避免浸泡渗透)的防水障碍。该墙或双层墙能够完全防水,从而可省略任何附加的保护措施。下面通过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标准模板构件的俯视图;图2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锚定构件的U形模板构件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两个叠合的标准模板构件和一个用于锚定构件的U形模板构件的侧面半剖视图和侧视半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互补的标准模板构件和左拐角模板构件的俯视图。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或组合。图1、图3和图4分别单独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标准模板构件S,该模板构件S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模板构件S、C叠合,或该模板构件S与本专利技术的左拐角模板构件A配合。标准模板构件S大致为平行六面体且是可反转的,从另一角度说,该标准模板构件S相对穿过重心G的轴ZZ’对称,该轴定位为竖向的(参见图1)。模板构件的上表面大致为扁平区域2a,其由两条延伸到总长度的纵向突起3a、3a’界定。每一条纵向突起从模板构件外侧向内侧具有倾斜的平面11a、11a’,水平平面12a、12a’和竖面平面13a、13a’。倾斜平面11a、11a’优选带有相对于竖向约30°的角度纵向突起通过形成在模板构件的上水平边缘的任意斜面16、16’与外表面15、15’连接。该任意斜面16、16’优选相对于竖向呈约45°的角度。模板构件S的下表面1b具有扁平的中心平面2b,该平面由两条与纵向突起3a、3a’互补的纵向凹槽3b、3b’界定(参见图3)。每一个纵向凹槽由此具有从模板构件的外侧到内侧的倾斜平面11b、11b’,水平平面12b、12b’和竖直平面13b、13b’。该纵向凹槽通过与平面2b位于同一平面的水平平面17、17’而与外表面15、15’连接。当两个模板构件中的一个叠合在另一个上面时,上表面1a和下表面1b的平面也互相贴紧,其纵向突起和凹槽之间具有缝隙J,该缝隙J优选至少为2mm。模板构件S的上表面1a在与竖向平面13a、13a’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位置也带有两条水平槽20、20’,它们沿模板构件的总长延伸。纵向突起3a、3a’和相邻的水平槽20、20’的累计横向延展E1与凹槽3b、3b’的横向延展E2相等。模板构件S还进一步包括两个在平面2a、2b之间延伸的空穴25、26,其上部与水平槽20、20’相连。该空穴的横截面为带有圆拐角的正方形,拐角的曲率半径R优选大于35mm(参见图1)。另外,从图3中可以看出沿竖向剖成一半的空穴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向模板构件的基底逐渐减小。两个空穴25、26由平行六面体的中间孔30分离,该中间孔也在平面2a、2b之间延伸,并且其上部也与水平槽20、20’相连(参见图1)。类似于空穴25、26,中间孔的横截面向模板构件的基底逐渐减小。模板构件S的侧面31a、31b与相邻的模板构件配合,每个模板构件都具有两个扁平平面32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干燥条件下作业的墙或双层墙的模板构件(S;C;A),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些与相邻模板构件配合的表面(1a,1b;31a,31b;231a,231b)具有紧贴相邻模板构件的接触部分(2a,2b;32a,32a’,32b,32b’;102a,102b),和与相邻模板构件之间留有缝隙(J;J’)的分离部分(3a,3a’,3b,3b’;33a,33b;203a,203a’),该缝隙(J,J’)应足够大以限制或甚至消除由于毛细作用而产生的水渗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热罗姆吉贝尔让伊夫穆兰
申请(专利权)人:史泰德克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