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亚育专利>正文

一种电缆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9891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力电缆固定领域的一种电缆固定装置,包括转动机构及开口倾斜向上的U型固定座;所述U型固定座包括一体式结构的上支杆及下支杆,所述下支杆的内表面上设有均匀的凸起,所述上支杆从端部到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上支杆前后均匀贯通有若干密集分布的通孔;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杆及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的握柄,所述转动杆的底部与所述下支杆的端部铰接,所述转动杆从前向后设有矩形贯通槽,所述矩形贯通槽的槽宽与所述通孔的直径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固定装置安装简单方便、固定效果好,且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电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固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多是将多股电缆用不同的电缆固定夹固定好以后,再将电缆固定夹固定在墙壁上,现有的电缆固定夹中一般为上下两个夹体,通过多个螺钉将两个夹体固定在一起;因此在安装这种夹具时一方面比较费时,一方面不同直径的电缆线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电缆固定夹,安装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背景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固定装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缆固定装置,包括转动机构及开口倾斜向上的U型固定座;所述U型固定座包括一体式结构的上支杆及下支杆,所述下支杆的内表面上设有均匀的凸起,所述上支杆从端部到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上支杆前后均匀贯通有若干密集分布的通孔;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杆及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的握柄,所述转动杆的底部与所述下支杆的端部铰接,所述转动杆从前向后设有矩形贯通槽,所述矩形贯通槽的槽宽与所述通孔的直径相等。更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杆与底座固定,所述底座左右两侧设有螺丝孔。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宽度与所述凹槽的宽度相等。更进一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机构及开口倾斜向上的U型固定座;所述U型固定座包括一体式结构的上支杆(101)及下支杆(102),所述下支杆(102)的内表面上设有均匀的凸起(3),所述上支杆(101)从端部到底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上支杆(101)前后均匀贯通有若干密集分布的通孔(5);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杆(2)及与所述转动杆(2)固定连接的握柄,所述转动杆(2)的底部与所述下支杆(102)的端部铰接,所述转动杆(2)从前向后设有矩形贯通槽(6),所述矩形贯通槽(6)的槽宽与所述通孔(5)的直径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机构及开口倾斜向上的U型固定座;所述U型固定座包括一体式结构的上支杆(101)及下支杆(102),所述下支杆(102)的内表面上设有均匀的凸起(3),所述上支杆(101)从端部到底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上支杆(101)前后均匀贯通有若干密集分布的通孔(5);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杆(2)及与所述转动杆(2)固定连接的握柄,所述转动杆(2)的底部与所述下支杆(102)的端部铰接,所述转动杆(2)从前向后设有矩形贯通槽(6),所述矩形贯通槽(6)的槽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刘亚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