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82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35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包围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器顶壁与底壁的两个侧壁,所述底壁自两个侧壁分别相对弯折的两个半底壁相接合而成,两个半底壁间具有接合线;所述两个半底壁自其接合线处弯折出用以安装至所述电路板的第一插接脚和第二插接脚,所述第一、第二插接脚分别设有位于电路板上方的第一台阶部与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向下凸伸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台阶部向下凸伸的距离,所述第一台阶部抵接在电路板的上表面,可使电连接器稳固的装配于电路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安装至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因电气性能稳定而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等电子领域中,所述电连接器通常用于安装在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所述电连接器通常通过其遮蔽壳体的底壁上的固持脚固定于电路板上,为了保证电连接器安装的稳定,所述电连接器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固持脚,但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导致所述固持脚高度位置误差控制十分困难,过多的固持脚也会进一步加大制造难度,而过于提高固持脚上的精度会导致制造成本大幅度的增加。当所述电连接器在与电路板配合后,如果所述固持脚精度不佳,其在固持脚上的受力往往不均匀且平衡性较差,若接合面的受力过大,可能导致所述固持脚上的焊锡开裂。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可靠地安装至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包围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器顶壁与底壁的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包围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器顶壁与底壁的两个侧壁,所述底壁自两个侧壁分别相对弯折的两个半底壁相接合而成,两个半底壁间具有接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半底壁自其接合线处弯折出用以安装至所述电路板的第一插接脚和第二插接脚,所述第一、第二插接脚分别设有位于电路板上方的第一台阶部与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向下凸伸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台阶部向下凸伸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包围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器顶壁与底壁的两个侧壁,所述底壁自两个侧壁分别相对弯折的两个半底壁相接合而成,两个半底壁间具有接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半底壁自其接合线处弯折出用以安装至所述电路板的第一插接脚和第二插接脚,所述第一、第二插接脚分别设有位于电路板上方的第一台阶部与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向下凸伸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台阶部向下凸伸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两个侧壁后方向下延伸出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固持脚,所述固持脚与所述第一、第二插接脚相互配合将电连接器水平固定于电路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顶壁、底壁及两侧壁各设有若干个弹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顶壁、底壁的弹片与所述遮蔽壳体的两侧壁的弹片延伸方向相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得明杜小波张国华朱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