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DS天线单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80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DS天线单元结构,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LDS天线线路,所述支架上具有沿所述LDS天线线路设置的容置槽,所述LDS天线线路位于所述容置槽中。在支架上设置容置LDS天线线路的容置槽,厂商可以对LDS天线线路尺寸进行统一管控,避免前后批次不一致,造成天线异常;容置槽的两个侧壁可以对LDS天线线路进行防护,避免LDS天线单元在化镀时造成溢镀不良,有利于提高LDS天线单元的良品率;容置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为斜面方便厂商在容置槽内设置LDS天线线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DS天线单元结构
本技术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DS天线单元结构。
技术介绍
LDS天线单元结构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表面的LDS天线线路,通过调节尺寸可以对LDS天线线路做到尺寸管控,但是对于复杂的LDS天线线路(不规则的LDS天线线路),无法精准量测管控且化镀后容易溢镀,从而造成LDS天线单元失效。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LDS天线单元,厂商可以对该LDS天线单元的尺寸进行精准管控且该LDS天线单元在化镀时不会出现溢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LDS天线单元,厂商可以对该LDS天线单元的尺寸进行精准管控且该LDS天线单元在化镀时不会出现溢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DS天线单元结构,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LDS天线线路,所述支架上具有沿所述LDS天线线路设置的容置槽,所述LDS天线线路位于所述容置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为斜面。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底壁的宽度大于所述LDS天线线路的宽度。进一步的,LDS天线线路一侧面到容置槽一侧壁的距离与LDS天线线路另一侧面到容置槽另一侧壁的距离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LDS天线线路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支架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形成所述容置槽。进一步的,所述LDS天线线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直伸段、第二直伸段、圆弧段、第三直伸段、第四直伸段和第五直伸段,第一直伸段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第二直伸段、圆弧段、第三直伸段、第四直伸段和第五直伸段分别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三直伸段与第四直伸段垂直设置,第四直伸段与第五直伸段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通处的支架区域设有倒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支架上设置容置LDS天线线路的容置槽,厂商可以对LDS天线线路尺寸进行统一管控,避免前后批次不一致,造成天线异常;容置槽的两个侧壁可以对LDS天线线路进行防护,避免LDS天线单元在化镀时造成溢镀不良,有利于提高LDS天线单元的良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LDS天线单元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LDS天线单元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LDS天线单元结构中的支架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支架;2、LDS天线线路;21、第一直伸段;22、第二直伸段;23、圆弧段;24、第三直伸段;25、第四直伸段;26、第五直伸段;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斜面;6、底壁;7、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支架上设置容置LDS天线线路的容置槽。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LDS天线单元结构,包括支架1和设于支架1上的LDS天线线路2,所述支架1上具有沿所述LDS天线线路2设置的容置槽,所述LDS天线线路2位于所述容置槽中。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支架上设置容置LDS天线线路的容置槽,厂商可以对LDS天线线路尺寸进行统一管控,避免前后批次不一致,造成天线异常;容置槽的两个侧壁可以对LDS天线线路进行防护,避免LDS天线单元在化镀时造成溢镀不良,有利于提高LDS天线单元的良品率。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为斜面5。由上述描述可知,容置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为斜面方便厂商在容置槽内设置LDS天线线路。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底壁6的宽度大于所述LDS天线线路2的宽度。由上述描述可知,容置槽的底壁的宽度大于所述LDS天线线路的宽度,也就是说LDS天线线路与容置槽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空隙,该空隙可以容纳溢渡材料。进一步的,LDS天线线路2一侧面到容置槽一侧壁的距离与LDS天线线路2另一侧面到容置槽另一侧壁的距离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LDS天线线路2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支架1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3与所述第二凹槽4连通形成所述容置槽。由上述描述可知,支架至少有两个壁面上设有LDS天线线路。进一步的,所述LDS天线线路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直伸段21、第二直伸段22、圆弧段23、第三直伸段24、第四直伸段25和第五直伸段26,第一直伸段21位于所述第二凹槽4内;第二直伸段22、圆弧段23、第三直伸段24、第四直伸段25和第五直伸段26分别位于第一凹槽3内,第三直伸段24与第四直伸段25垂直设置,第四直伸段25与第五直伸段26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由上述描述可知,LDS天线线路复杂时,在支架上设置容纳LDS天线线路的容置槽更为适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4连通处的支架1区域设有倒角7。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通处的LDS天线的厚度更大,有利于提高LDS天线单元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LDS天线单元结构,包括支架1和设于支架1上的LDS天线线路2,所述支架1上具有沿所述LDS天线线路2设置的容置槽,所述LDS天线线路2位于所述容置槽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支架1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3与所述第二凹槽4连通形成所述容置槽。详细的,所述LDS天线线路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直伸段21、第二直伸段22、圆弧段23、第三直伸段24、第四直伸段25和第五直伸段26,第一直伸段21位于所述第二凹槽4内;第二直伸段22、圆弧段23、第三直伸段24、第四直伸段25和第五直伸段26分别位于第一凹槽3内,第三直伸段24与第四直伸段25垂直设置,第四直伸段25与第五直伸段26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优选的,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为斜面5,所述容置槽的底壁6的宽度大于所述LDS天线线路2的宽度。进一步优选的,LDS天线线路2一侧面到容置槽一侧壁的距离与LDS天线线路2另一侧面到容置槽另一侧壁的距离相等。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4连通处的支架1区域设有倒角7。所述容置槽的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LDS天线线路2的厚度。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LDS天线单元结构,在支架上设置容置LDS天线线路的容置槽,厂商可以对LDS天线线路尺寸进行统一管控,避免前后批次不一致,造成天线异常;容置槽的两个侧壁可以对LDS天线线路进行防护,避免LDS天线单元在化镀时造成溢镀不良,有利于提高LDS天线单元的良品率;容置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为斜面方便厂商在容置槽内设置LDS天线线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DS天线单元结构,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LDS天线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具有沿所述LDS天线线路设置的容置槽,所述LDS天线线路位于所述容置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DS天线单元结构,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LDS天线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具有沿所述LDS天线线路设置的容置槽,所述LDS天线线路位于所述容置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S天线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为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S天线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的宽度大于所述LDS天线线路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DS天线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LDS天线线路一侧面到容置槽一侧壁的距离与LDS天线线路另一侧面到容置槽另一侧壁的距离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S天线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LDS天线线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赞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