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道中空微结回音壁模式谐振腔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96899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学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孔道中空微结回音壁模式谐振腔及其制备方法。用熔融拉丝法将多孔玻璃毛细管的中间部位拉制成外径为0.5~10μm的中空微纳纤维,然后通过微操作打结形成中空微结腔;通过毛细管力吸入或者外力注入的方式将液态增益介质注入到中空微结腔的纤维孔道中,然后与锥形光纤进行耦合,封装,得到所述多孔道中空微结回音壁模式谐振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中空微结腔可以依靠毛细管力吸入或外力注入各种液态增益介质,所得多孔道中空微结回音壁模式谐振腔具有多个增益通道,可实现低阈值、高斜率效率、高功率回音壁激光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道中空微结回音壁模式谐振腔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道中空微结回音壁模式谐振腔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回音壁光学微腔由于具有极高的品质因子和极小的模式体积,可将光限制在腔内增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在集成光路、信息处理、传感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微结回音壁微腔是将微纳纤维在显微操作平台上通过打结的方式使其构成直径为几十到几百微米的环形谐振腔。与传统的半导体刻蚀的微型光学谐振腔相比,微结回音壁微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势,可满足不同领域应用需求。且微结回音壁微腔可灵活设计环结构(如双环、多环、非对称环等),从而实现激光模式的可调谐输出。目前,微结回音壁微腔都是用实心的有源微纳纤维制备,这种微结回音壁微腔适用的增益介质有限,仅可实现有源微纳纤维的激光输出。而且回音壁模式微腔中虽然可获得低阈值激光输出,但是激光的斜率效率和输出功率普遍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道中空微结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适用多种增益介质,且内部具有多条增益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道中空微结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用熔融拉丝法将多孔玻璃毛细管的中间部位拉制成外径为0.5~10μm的中空微纳纤维;(2)通过微操作将步骤(1)中的微纳纤维打结形成中空微结腔;(3)通过毛细管力吸入或者外力注入的方式将液态增益介质注入到步骤(2)中空微结腔的纤维孔道中;(4)在拉锥平台上将商用光纤拉制成锥形光纤,然后将其与步骤(3)的中空微结腔进行耦合,封装,得到所述多孔道中空微结回音壁模式谐振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道中空微结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用熔融拉丝法将多孔玻璃毛细管的中间部位拉制成外径为0.5~10μm的中空微纳纤维;(2)通过微操作将步骤(1)中的微纳纤维打结形成中空微结腔;(3)通过毛细管力吸入或者外力注入的方式将液态增益介质注入到步骤(2)中空微结腔的纤维孔道中;(4)在拉锥平台上将商用光纤拉制成锥形光纤,然后将其与步骤(3)的中空微结腔进行耦合,封装,得到所述多孔道中空微结回音壁模式谐振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道中空微结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多孔玻璃毛细管为具有至少二孔的石英或其他玻璃材质毛细管;毛细管外径为100μm~5mm,孔径为20μm~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道中空微结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熔融拉丝法是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国平欧阳天昶康世亮蔡振禄邱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