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60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结构,包括装置本体、脚架和散热腔,装置本体下方固定连接有脚架,且脚架呈“上大下小”状,装置本体内部嵌入设置有散热腔,且散热腔下方与脚架固定连接,散热腔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百叶,且散热百叶高度与散热腔高度相同,装置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槽,且固定槽呈水平对称,散热腔左侧嵌入设置有电源箱,且电源箱宽度为散热腔宽度的三分之一,电源箱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且滑轨下表面与散热腔固定连接。该种计算机电源保护结构,整个装置结构稳定,维修便利,对电源的散热效果佳,可以有效提高电源的散热效果,防止电源出现过热损坏,也可较为便利的对电源进行维修更换,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装置,具体是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电脑电源是把220V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专门为电脑配件如CPU、主板、硬盘、内存条、显卡、光盘驱动器等供电的设备,是电脑各部件供电的枢纽,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PC电源大都是开关型电源,现有装置对于电源的拆装不够便利,不利于操作者快速的对电源进行维修更换,同时现有电源的散热大多通过电源内部风扇对电源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够良好,不利于电源的长时间使用,易导致电源出现过热损坏的状况,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结构,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结构,包括装置本体、脚架和散热腔,所述装置本体下方固定连接有脚架,且脚架呈“上大下小”状,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嵌入设置有散热腔,且散热腔下方与脚架固定连接,所述散热腔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百叶,且散热百叶高度与散热腔高度相同,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槽,且固定槽呈水平对称,所述散热腔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脚架(102)和散热腔(2),所述装置本体(1)下方固定连接有脚架(102),且脚架(102)呈“上大下小”状,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嵌入设置有散热腔(2),且散热腔(2)下方与脚架(10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2)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百叶(101),且散热百叶(101)高度与散热腔(2)高度相同,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槽(103),且固定槽(103)呈水平对称,所述散热腔(2)左侧嵌入设置有电源箱(3),且电源箱(3)宽度为散热腔(2)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电源箱(3)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301),且滑轨(3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脚架(102)和散热腔(2),所述装置本体(1)下方固定连接有脚架(102),且脚架(102)呈“上大下小”状,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嵌入设置有散热腔(2),且散热腔(2)下方与脚架(10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2)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百叶(101),且散热百叶(101)高度与散热腔(2)高度相同,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槽(103),且固定槽(103)呈水平对称,所述散热腔(2)左侧嵌入设置有电源箱(3),且电源箱(3)宽度为散热腔(2)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电源箱(3)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301),且滑轨(301)下表面与散热腔(2)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箱(3)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槽(302),且卡槽(302)嵌入连接在固定槽(103)中,所述电源箱(3)上表面开口设置有四个栓孔(303),且栓孔(303)呈对称设置,所述电源箱(3)外表面均嵌入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304);所述散热腔(2)包含有隔热层(201)、底部散热层(202)、主散热扇(2021)、防虫层(2022)、防尘网(2023)和正面散热扇(203),所述散热腔(2)上方嵌入设置有隔热层(201),所述散热腔(2)下方固定连接有底部散热层(202),且底部散热层(202)右端与散热百叶(101)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散热层(202)上方固定连接有防虫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卫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