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片式大功率共模电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584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贴片式大功率共模电感,包括共模电感和电阻,共模电感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阻,且电阻呈长方体状,共模电感呈圆柱状,共模电感中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感线圈,电感线圈中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铁芯,铁芯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粘连片,且粘连片呈圆盘状,铁芯底端中部嵌入设置有通电口,且通电口呈圆柱状,共模电感底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薄片,固定薄片包括防护膜、粘连条和固定槽,固定薄片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膜,且防护膜呈圆台状,固定薄片顶端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粘连条。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装置结构稳定,整体体积小,连接操作步骤简单,设备拆卸容易,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片式大功率共模电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模电感装置,具体是一种贴片式大功率共模电感。
技术介绍
共模电感,也叫共模扼流圈,常用于电脑的开关电源中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在板卡设计中,共模电感也是起EMI滤波的作用,用于抑制高速信号线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发射,计算机内部的主板上混合了各种高频电路、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它们工作时会产生大量高频电磁波互相干扰,这就是EMI,EMI还会通过主板布线或外接线缆向外发射,造成电磁辐射污染,不但影响其他的电子设备正常工作,还对人体有害,PC板卡上的芯片在工作过程中既是一个电磁干扰对象,也是一个电磁干扰源,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这些电磁干扰分成两类:串模干扰(差模干扰)与共模干扰(接地干扰),以主板上的两条PCB走线(连接主板各元件的导线)为例,所谓串模干扰,指的是两条走线之间的干扰;而共模干扰则是两条走线和PCB地线之间的电位差引起的干扰,串模干扰电流作用于两条信号线间,其传导方向与波形和信号电流一致;共模干扰电流作用在信号线路和地线之间,干扰电流在两条信号线上各流过二分之一且同向,并以地线为公共回路。现有技术中的大功率共模电感体积偏大,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片式大功率共模电感,包括共模电感(5)和电阻(6),所述共模电感(5)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阻(6),且电阻(6)呈长方体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5)呈圆柱状,所述共模电感(5)包括电感线圈(501)、粘连片(502)、铁芯(503)和通电口(504),所述共模电感(5)中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感线圈(501),所述电感线圈(501)中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铁芯(503),且铁芯(503)呈圆柱状,所述铁芯(503)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粘连片(502),且粘连片(502)呈圆盘状,所述铁芯(503)底端中部嵌入设置有通电口(504),且通电口(504)呈圆柱状,所述共模电感(5)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片式大功率共模电感,包括共模电感(5)和电阻(6),所述共模电感(5)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阻(6),且电阻(6)呈长方体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5)呈圆柱状,所述共模电感(5)包括电感线圈(501)、粘连片(502)、铁芯(503)和通电口(504),所述共模电感(5)中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感线圈(501),所述电感线圈(501)中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铁芯(503),且铁芯(503)呈圆柱状,所述铁芯(503)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粘连片(502),且粘连片(502)呈圆盘状,所述铁芯(503)底端中部嵌入设置有通电口(504),且通电口(504)呈圆柱状,所述共模电感(5)底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薄片(1),所述固定薄片(1)包括防护膜(101)、粘连条(102)和固定槽(103),所述固定薄片(1)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膜(101),且防护膜(101)呈圆台状,所述固定薄片(1)顶端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粘连条(102),且粘连条(102)呈长条状,所述固定薄片(1)顶端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固定槽(103),且固定槽(10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固定薄片(1)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通电器(3),且通电器(3)呈圆柱状,所述通电器(3)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线(4),且导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通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