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长青专利>正文

积木式活动建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467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积木式活动建筑组件,有层面、墙体及门窗件,特征是层面件各边有与层面垂直的凸榫,凸榫与侧边呈H形,侧边上、下外沿有卡口。层面件相互对接,有拼条嵌插。墙体件包括板件和转接件,板件上下侧边为凹槽,左右侧边有凸榫;转接件顶、底、侧边均为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按建筑物模式设计各构件,构件之间以凹凸拼插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完成建筑物的积木式搭建,实现建筑物的可移动、建筑构件的重复使用以及室内空间、楼层高矮的随意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样可作为仿真模型及积木式玩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件。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用来搭建建筑物的建筑组件。
技术介绍
建筑物作为人们居住或工作的场所,总是和“固定”联系在一起。其“固定”二字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建筑物一旦开始筑建,其位置便“固定”不可移动;其二是建筑物外形和内部结构“固定”不可变化。尽管有框架式房屋结构,但其不仅在形式上受到框架的极大限制,而且,每改变一次结构,都是一次或大或小的土建工程,其耗时、耗物、耗费人力是众所周知的。临时搭建的简易房作为建筑物的一种,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场合。但是,目前,所谓“简易房”不过是一种“一次性”建筑物。由于其不可重复使用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积木式活动建筑组件,按建筑物的模式设计组件中的各构件,各构件相互之间以凹凸拼插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完成建筑物的积木式搭建,实现建筑物的可移动、建筑构件的重复使用、以及室内空间楼层高矮的随意调整。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层面件、墙体件及各门窗附件。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点是a、所述层面件各边有与层面垂直的凸榫,该凸榫与层面件侧边呈“H”形,层面侧边上、下外沿有沿伸的卡口;所述层面件相互间的对接有拼条嵌插,所述拼条底面为与凸榫配合的凹槽,顶面为与卡口配合的“凸”形;b、所述墙体件包括板件和转接件,其中,板件上下两侧边为与层面件凸榫及门窗附件配合的板件凹槽,左右两侧边有板件凸榫;转接件的顶部、底部、及各侧边均为转接凹槽;并以其侧边转接凹槽与板件凸榫配合。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是以建筑物不同部位分类设计其构件,使建筑物即可拆零又可组建,象搭积木一样建造建筑物,实现自我设计、自我建造、将家和房屋一同搬的梦想。2、本专利技术利用构件之间的凹凸界面进行连接,并配合拼条等嵌插件,易搭易拆、结构牢固。3、本专利技术中可以有多种不同形状的构件选择搭配,满足任意需求的单元配置、楼层分布、楼层高矮等。4、本专利技术作为具有实用意义的建筑物,尤其适用于简易房,其搭建迅速、拆卸方便、结构牢固、外形美观。5、本专利技术通过适当设计构件尺寸使其能作为建筑模型。由于具有极好的仿真性,可望在房地产营销等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6、本专利技术还可作为积木玩具,自已动手实施建房,其乐无穷,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娱乐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部分构件搭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层面件对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拼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层面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层面件主视图。图6本专利技术层面件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层面件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墙体板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墙体板件侧视图。图10为图8所示墙体板件俯视图。图11为图4所示层面件及图8所示墙体板件之间拼接示意图。图12为图6所示层面件及图8所示墙体板件之间拼接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转接件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转接件另一形式结构示意图。图15、图16、图17、图18为本专利技术层面件不同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9、图20、图21、图22为本专利技术层面件凸榫另一形式示意图。图23、图24为本专利技术中可用于插接墙体外装饰件的榫条不同形式结构示意图。图25为图23、图24所示榫条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6为本专利技术墙体板附件结构示意图。图27为图26之侧视图。图28为图26所示墙体板附件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9为本专利技术窗框结构示意图。图30为本专利技术窗框与墙体件及窗框装饰件插接结构示意图。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层面件1和墙体件。其中,墙体件包括墙体板件2和转接件5。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层面件1,其各边有与层面垂直的凸榫3,该凸榫3与层面件侧边呈“H”形,层面侧边上、下外沿有沿伸的卡口4。图2所示,层面件1相互对接,并有拼条9嵌插。图2所示,拼条9的底面为与凸榫3配合的凹槽,顶面为与卡口4配合的“凸”形。参见图3,为了保证拼接层面的完整性,拼条9的两端头应采用图3所示结构,其顶部较之底部有凸出。参见图4、图5,本实施例中的层面件1,其凸榫3的宽度为与之配合的凹槽槽宽的1/2。如图11所示,两块层面件1相应一侧的凸榫3对拼后即可与相应的拼条9底部凹槽或板件凹槽6进行配合。对应于这种结构形式,在外墙部位层面件1与墙体板件2之间插接时应配备与层面件凸榫3同样宽度的榫条10。具体插接方式是,将榫条10与外墙部位的层面凸榫3对拼,之后,即可在该拼有榫条10的凸榫3上插接墙体板件2。参见图6、图7,层面件1的凸榫3也可采用图中所示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其凸榫3为间隔设置。如图12所示,这种结构形式中,层面件凸榫3的宽度和与之配合的凹槽宽度相同。对接的两块层面件1之间,相应一侧的凸榫3对插。之后,即可在对插的凸榫上嵌插拼条9,或墙体板件2。具体实施中,为了便于作墙体外装饰,增加设置如图23或图24所示结构的榫条10以及墙体外装饰件,该榫条10的横断面为“H”形。插接方式如图25所示,即“H”形榫条10的一侧边与凸榫3对拼后用于插接墙体板件2,“H”榫条10的另一侧边用于插接外墙装饰件11,上下均可。这种结构形式可使墙体的外装饰极为方便,并可随意更换。参见图8、图9和图10,本实施例中的墙体板件2,其上下两侧边为与层面件凸榫3及门窗附件配合的板件凹槽6,左右两侧边有板件凸榫7。为了使其拼接结构更为牢固,该板件凸榫7也可以采用燕尾状结构,与其配合的转接件5等其它构件作相应的结构设置。具体实施中,墙体板件2在高度上可以由两块以上拼接构成。为了使其相互之间的拼接更为牢固、密实,可以配备如图26、图27所示的墙体板附件12,该墙体板附件12顶部为凹槽,两侧边为凸榫,其底部亦为凸榫。将这种结构形式的墙体板附件12在高度上相互插接,并在其最下方插接墙体板件2,可以形成任意高度的墙体板件。参见图11、图12,本实施例中的墙体板件2是以其上、下两侧边的板件凹槽6与层面件凸榫3插接。参见图13,本实施例中转接件5的顶部、底部、及各侧边均为转接凹槽8。并以其侧边转接凹槽8与板件凸榫7进行配合,顶部、底部的转接凹槽与层面件凸榫3进行配合,如图1所示。图14所示,转接件5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图13所示的90度转接,图14所示的“十”字转接。此外,还有如图1中所示的“一”字形、“T”形、“Y”形,以及各种不同的角度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位置处墙体板件2之间的转接。参见图15、图16,层面件1的层面凸榫3与层面之间可以分体设置,分体设置的层面件1与层面凸榫3之间呈如图15所示的燕尾状配合。或如图16所示的“T”字形配合等。参见图17、图18,层面件1的层面凸榫3连同层面侧边及其卡口4均与层面分体设置,其间呈如图17所示的燕尾状配合。或如图18所示的“T”字形配合等。在图15、图16、图17和图18所示的各层面件结构形式中,相接的两块层面件1之间的凸榫3可以为对称设置的整体结构,并以该整体设置的凸榫3直接与其它构件相应的凹槽配合连接。此外,为适应在外墙部位进行连接,对应于图15、图16、图17和图18中所示独立设置的凸榫3,应相应配备具有如图19、图20、图21和图22所示形状的凸榫3附件。以保证外墙的平整。具体实施中,相应配备各种门窗附件、阳台附件等。在图29、图30所示的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积木式活动建筑组件,包括层面件(1)、墙体件及各门窗附件,其特征是:a、所述层面件(1)各边有与层面垂直的凸榫(3),该凸榫(3)与层面件侧边呈“H”形,层面件侧边上、下外沿有沿伸的卡口(4);所述层面件(1)相互为拼接,并有拼条(9) 嵌插,所述拼条(9)底面为与凸榫(3)配合的凹槽,顶面为与卡口(4)配合的“凸”形;b、所述墙体件包括墙体板件(2)和转接件(5),其中,墙体板件(2)上下两侧边为与层面凸榫(3)及门窗附件配合的板件凹槽(6),左右两侧边有板件凸榫(7 );所述转接件(5)的顶部、底部、及各侧边均为转接凹槽(8);并以其侧边的转接凹槽(8)与板件凸榫(7)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张长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