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944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包括:鞘液泵,所述鞘液泵用于向液路系统内泵入鞘液;鞘流缓冲器,所述鞘流缓冲器用于消除由鞘液泵所泵出鞘液的压力波动;多个电动阀,所述多个电动阀之间形成配合以使系统的工作状态在测试流程、进样流程、清洗流程和保养流程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鞘流缓冲器能够为荧光微球的稳定激发提供超稳定层流,使不同荧光微球能够得到有效、一致的激发;(2)通过设置两个液路压力传感器,能够实现对流体压力的实时监控,确保测试的有效性;(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路系统维护方便,消除了蠕动泵作为鞘液泵需要定期更换管材的不便利性,只需定期更换过滤器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
本技术属于荧光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
技术介绍
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是对细胞进行自动分析和分选的装置。它可以快速测量、存贮、显示悬浮在液体中的分散细胞的一系列重要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方面的特征参量,并可以根据预选的参量范围把指定的细胞亚群从中分选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光学系统。为此,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所述液路系统包括:鞘液泵,所述鞘液泵用于向液路系统内泵入鞘液;鞘流缓冲器,所述鞘流缓冲器用于消除由鞘液泵所泵出鞘液的压力波动;多个电动阀,所述多个电动阀之间形成配合以使系统的工作状态在测试流程、进样流程、清洗流程和保养流程之间切换。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鞘流缓冲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相连接,所述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分别经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跟硬管相连接,所述硬管形成为在壳体内的弯折结构以实现消除由鞘液泵所泵出鞘液的压力波动。优选地,所述硬管的内径均小于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的内径,且硬管内径为0.2~0.5mm,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的内径为2~5mm。优选地,所述液路系统内鞘液泵的下游设有鞘流池,所述鞘流池包括鞘流池本体,所述鞘流池本体下部设有样本入口,所述鞘流池本体中部设有鞘液入口和清洗液入口,所述鞘流池本体上部设有通光孔,所述鞘流池本体顶部设有废液出口。优选地,所述液路系统侧设有进样系统,所述进样系统包括:吸样针;所述吸样针设置在机械臂上,所述吸样针连通样本泵,所述样本泵与鞘流池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吸样针附近设有洗针池。优选地,液路系统还设有废液泵,所述废液泵与洗针池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鞘液泵和鞘流缓冲器之间设有管路接口,所述管路接口包括管路接口本体,所述管路接口本体上设有一个管路入口和一个管路出口,且分别与鞘流缓冲器上的入口和出口相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液路系统还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鞘液泵的出口和鞘流池的入口之间,用于过滤鞘液中直径大于0.2um的微小颗粒。优选地,所述液路系统还设有两个液路压力传感器,两个液路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鞘流缓冲器的两端,用于对进入鞘流缓冲器的液路压力和经过鞘流缓冲器的液路压力进行监控,确保在测试阶段获得稳定压力,当液路压力超过或者低于设定范围时,液路压力传感器将报警。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鞘流缓冲器能够为荧光微球的稳定激发提供超稳定层流,使不同荧光微球能够得到有效、一致的激发;(2)通过设置两个液路压力传感器,能够实现对流体压力的实时监控,确保测试的有效性;(3)本技术所提供的液路系统维护方便,消除了蠕动泵作为鞘液泵需要定期更换管材的不便利性,只需定期更换过滤器即可;(4)本技术所提供的液路系统安装和更换比较便利,除鞘流池外和管路接口外,其余器件均分布在一个支架上,器件固定完毕后,只需完成管路连接即可完成所有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鞘流缓冲器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鞘流池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液路压力传感器的监测图;图中:101-鞘液泵;102-吸样针;103-机械臂;104-样本泵;105-洗针池;106-废液泵;107-管路接口;108-管路入口;109-管路出口;110-过滤器;200-鞘流缓冲器;201-壳体;202-入口;203-出口;204-入口软管;205-出口软管;206-第一连接器;207-第二连接器;208-硬管;300-鞘流池;301-样本入口;302-鞘液入口;303-清洗液入口;304-通光孔;305-废液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一种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包括:鞘液泵101,用于向液路系统内泵入鞘液;鞘流缓冲器200,用于消除由鞘液泵101所泵出鞘液的压力波动;多个电动阀,多个电动阀之间形成配合以使系统的工作状态在测试流程、进样流程、清洗流程和保养流程之间切换。鞘流缓冲器200包括壳体201,壳体201上设有入口202和出口203,入口202和出口203分别与入口软管204和出口软管205相连接,入口软管204和出口软管205分别经第一连接器206和第二连接器207跟硬管208相连接,硬管208形成为在壳体内的弯折结构以实现消除由鞘液泵所泵出鞘液的压力波动;虽然本实施例中,仅示出了一层结构,但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以多层结构来实现。硬管的内径均小于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的内径,且硬管内径为0.2~0.5mm,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的内径为2~5mm。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硬管内径为0.3mm;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的内径为3mm。液路系统内鞘液泵101的下游设有鞘流池300,鞘流池300包括鞘流池本体,鞘流池本体下部设有样本入口301,鞘流池本体中部设有鞘液入口302和清洗液入口303,鞘流池本体上部设有通光孔304,鞘流池本体顶部设有废液出口305。液路系统侧设有进样系统,进样系统包括:吸样针102;吸样针102设置在机械臂103上,吸样针102连通样本泵104,样本泵104与鞘流池300相连通。吸样针102附近设有洗针池105;液路系统还设有废液泵106,废液泵106与洗针池105相连通。鞘液泵101和鞘流缓冲器200之间设有管路接口107,管路接口107包括管路接口本体,管路接口本体上设有一个管路入口108和一个管路出口109,且分别与鞘流缓冲器200上的入口202和出口203相对应设置。液路系统还设有过滤器110,过滤器110设置在鞘液泵的出口和鞘流池的入口之间,用于过滤鞘液中直径大于0.2um的微小颗粒。液路系统还设有两个液路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两个液路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鞘流缓冲器的两端,用于对进入鞘流缓冲器的液路压力和经过鞘流缓冲器的液路压力进行监控,确保在测试阶段获得稳定压力,当液路压力超过或者低于设定范围时,液路压力传感器将报警,图5为液路压力传感器的监测图;图中压力通道1和压力通道2分别表示鞘流缓冲器后的液路压力传感器的监测值和鞘流缓冲器前的液路压力传感器的监测值。测试流程:鞘液泵开启,鞘液通过管路接口进入液路系统,流经鞘流缓冲器,消除由鞘液泵产生的压力波动,再流经阀V1,从鞘流池的一侧进入鞘流池,在鞘流池内部形成稳定层流。鞘液泵以恒定速度转动,阀V4打开,样本泵开始运动,先抽取从阀V4进入的一定量的鞘液,作为冲洗鞘流池与三通阀V2之间的连通管道的预存液体,此后阀V4关闭。此后,吸样针在机械臂的带动下自动下降到吸样位置,此时样本泵,三通阀V2,吸样针三者之间保持连通,样本泵吸取一定量的样本,流经三通阀V2预存在三通阀V2与样本泵之间的缓存管内。完成以上动作后,三通阀V2进行切换,此时样本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系统包括:鞘液泵,所述鞘液泵用于向液路系统内泵入鞘液;鞘流缓冲器,所述鞘流缓冲器用于消除由鞘液泵所泵出鞘液的压力波动;多个电动阀,所述多个电动阀之间形成配合以使系统的工作状态在进样流程、测试流程、清洗流程和保养流程之间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系统包括:鞘液泵,所述鞘液泵用于向液路系统内泵入鞘液;鞘流缓冲器,所述鞘流缓冲器用于消除由鞘液泵所泵出鞘液的压力波动;多个电动阀,所述多个电动阀之间形成配合以使系统的工作状态在进样流程、测试流程、清洗流程和保养流程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鞘流缓冲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相连接,所述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分别经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跟硬管相连接,所述硬管形成为在壳体内的弯折结构以实现消除由鞘液泵所泵出鞘液的压力波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的内径均小于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的内径,且硬管内径为0.2~0.5mm,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的内径为2~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式荧光收集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系统内鞘液泵的下游设有鞘流池,所述鞘流池包括鞘流池本体,所述鞘流池本体下部设有样本入口,所述鞘流池本体中部设有鞘液入口和清洗液入口,所述鞘流池本体上部设有通光孔,所述鞘流池本体顶部设有废液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巨锋贺号何国清戚跃明刘翔洪明周旭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