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岩电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致密储层性能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岩电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致密储层孔隙结构和岩石成分复杂、储集空间多样、非均质性强,故对其复杂孔喉系统的测井响应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得致密储层评价效果不好,复杂储层测井解释符合率低,难以准确获取含油气饱和度,使用传统的阿尔奇公式也显示出现了非阿尔奇特性。常用的储层孔喉结构表征技术手段主要有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毛管压力曲线法(压汞技术)、核磁共振及微纳米-CT扫描技术等。其中铸体薄片与扫描电镜都只能针对某个二维断面进行观察,经过后续图像处理提取有限的二维孔喉结构信息。毛管压力曲线法最常用的是压汞技术,常规压汞技术不能直接测量吼道数量,只能给出不同吼道半径及对应吼道所控制的体积分布。恒速压汞技术受进汞压力限制,无法识别半径小于0.119μm的孔隙和喉道,且还涉及有毒物质的使用。微纳米-CT扫描法,扫描速度快,扫描覆盖范围大,提供孔喉结构定量参数,但测量方法复杂,且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的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岩电测量装置通过测量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岩电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管压力电性联测仪、核磁共振仪和数据采集控制台;所述毛管压力电性联测仪包括高压氮气储罐、围压泵和用于装夹岩样的岩心夹持器,所述高压氮气储罐和围压泵均通过管道与岩心夹持器一端连接,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另一端连接的管道延伸至放置在称重装置上的测量瓶内;所述岩心夹持器放置于所述核磁共振仪的测量腔内,所述高压氮气储罐与岩心夹持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一压力控制器,所述围压泵与岩心夹持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和第二压力控制器;所述岩心夹持器与测量瓶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电极与用于测量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岩电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管压力电性联测仪、核磁共振仪和数据采集控制台;所述毛管压力电性联测仪包括高压氮气储罐、围压泵和用于装夹岩样的岩心夹持器,所述高压氮气储罐和围压泵均通过管道与岩心夹持器一端连接,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另一端连接的管道延伸至放置在称重装置上的测量瓶内;所述岩心夹持器放置于所述核磁共振仪的测量腔内,所述高压氮气储罐与岩心夹持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一压力控制器,所述围压泵与岩心夹持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和第二压力控制器;所述岩心夹持器与测量瓶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电极与用于测量岩样电阻的LCR数字电桥连接,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闽,李晓,刘林松,毛严,李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