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套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41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套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通过设置多级连续嵌套的网袋型结构的微塑料采集装置,各级之间使用不同过滤孔隙孔径大小的网袋本体,将一定水量中的多种粒径的微塑料颗粒一次性同步采集完毕。提高采集分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套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境污染监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江河湖海的水域中微塑料污染的监测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微塑料(Microplastics)是指直径不大于5mm的塑料微粒,已成为国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14年,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UNEP1)首次将微塑料污染列入全球亟待解决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2015年,UNEP2将海洋微塑料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第二大科学问题,并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成为全球科学家共同关注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水体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人类使用含有微塑料颗粒产品导致微塑料进入环境和大块塑料垃圾分解或破碎成微小颗粒进入环境。其中,个人护理品中添加的塑料微珠(Microbeads)就是水体微塑料的环境直接来源之一。在一些个人洗漱品如沐浴乳、洗面奶、牙膏以及一些化妆品如眼影、睫毛膏、保湿霜等个人护理品中,生产过程中人为添加以聚乙烯和聚丙烯材质为主的塑料微珠。个人洗漱后,废水中塑料微珠通过下水道进入污水厂。由于塑料微珠体积小、密度轻、数量多,以当前污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很难有效去除这些塑料微珠,而绝大部分塑料微珠会进入自然水体,最终汇入海洋而长久存在,进而通过食物链对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甚至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大块塑料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塑料微粒,这些塑料微粒通过垃圾、土壤及地表水循环途径进入江河湖海水域中,造成微塑料污染。由于上述情形,需要对水体中的微塑料形态、浓度等进行研究,就需要我们根据需要,采集水体中的微塑料样品,并检测微塑料的含量,为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微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检测数据。由于微塑料颗粒污染的检测起步较晚,采集设备和采集方法上还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采集设备也是比较原始和落后,比如水体中的微塑料颗粒采集便是一个值得改进的问题。目前水体中微塑料样品采集一般是使用一种简易网袋来实现,这种网袋需要一定的孔径,网口对准在水流方向上,利用水流将微塑料截留到网袋上,用于采集富集水中的微塑料颗粒,根据采集的微塑料颗粒和水的流速来计算水体中微塑料的含量。但是这种网袋都是固定孔径的单一网袋,如同浮游生物扑集装置,只能采集粒径大于网袋孔径的全部微粒物质,不能将微粒物质进行分级筛选,因而也就不能及时的检测出水中不同粒径的微塑料颗粒的含量。也不利于对水体微塑料污染程度进行科学评价。鉴于上述情形,本技术设计人设计了一款可以同步采集多种粒径微塑料颗粒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套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可以同时分级采集不同粒径的微塑料颗粒,提高检测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通过设置多级连续嵌套的网袋型结构的微塑料采集装置,各级之间使用不同过滤孔隙孔径大小的网袋本体,将一定水量中的多种粒径的微塑料颗粒一次性同步采集完毕。提高采集分析效率。本技术的嵌套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包括至少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和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所述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和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均为网袋型结构,包括网袋本体,网袋本体一端开设网口;网口为开口状态,网袋本体具有相应微塑料尺寸大小孔径的过滤孔隙;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口与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口相互嵌套连接;所述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袋本体过滤孔隙孔径小于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袋本体过滤孔隙孔径;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袋本体长度尺寸大于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袋本体长度;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网袋本体位于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网袋本体内。上述所述的嵌套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中,还包括第三级至第N级微塑料采集装置,与第一级和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三级至第N级微塑料采集装置在网口处依次嵌套到上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网口上,所述第一级至第N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袋本体的过滤孔隙孔径依次减小,网袋本体长度依次加大,上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袋本体位于下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袋本体内部。上述所述的嵌套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中,所述相邻两级微塑料采集装置之间的嵌套为螺纹连接嵌套、卡合连接嵌套、插拔锁紧嵌套或者它们的组合。上述所述的嵌套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中,所述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口设置过滤格栅,过滤格栅的孔径尺寸为5毫米。上述所述的嵌套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中,所述每级的网袋本体均为锥形结构,网袋本体的网底设置有微塑料富集释放装置。本技术设置了具有不同过滤孔径的网袋结构,且这些网袋的过滤孔径呈依次减小的嵌套结构,放置在水流或者水域中时,可以将不同粒径的微塑料颗粒一次性分离出来,用于分析。因而可以大大提高采集和分析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采集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采集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微塑料富集释放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格栅;2为第一级网口支撑环;3为第二级网口支撑环;4为第三级网口支撑环;5为第一级网袋本体;6为第二级网袋本体;7为第三级网袋本体;8为网口总支撑环;9为富集释放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出详细说明,但该说明仅限于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详细解释,不用于限定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是本实施例的嵌套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剖面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设置三级不同粒径的微塑料样品采集装置,进而实现不同粒径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如图1所示,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包括第一级网袋本体5和第一级网口支撑环2,第一级网袋本体5的网口与第一级支撑环2连接,并被第一级支撑环2支撑起来。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结构是这样的,在该第一级网口支撑环2的外围嵌套设置第二级网口支撑环3,该第二级网口支撑环3上连接设置第二级网袋本体6,该第二级网袋本体6设置在第一级网袋本体5的外侧,进而使第一级网袋本体5位于第二级网袋本体6的内部,第二级网袋本体6比第一级网袋本体5长度要长。第三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结构是这样的,在第二级网口支撑环3外围嵌套设置第三极网口支撑环4,第三极网口支撑环4上连接设置第三极网袋本体7,第三极网袋本体7位于第二级网袋本体6外侧,使第二级网袋本体6位于第三极网袋本体7内部,第三极网袋本体7的长度要比第二级网袋本体6的长度要长。这样便形成了一种嵌套型网袋结构的采集装置,在具体配置时,将第一级网袋本体5的过滤孔径设置的最大,但是要小于5毫米,比如是3毫米;第二级网袋本体6的过滤孔径设置的居中,比如说1毫米;第三级网袋本体7的过滤孔径设置的最小,比如说0.5毫米。在网口处的三个支撑环中,将第一网口支撑环2外侧设置外螺纹,第二级网口支撑环3的内侧设置内螺纹,外侧设置外螺纹;第三级网口支撑环4的内侧设置内螺纹,这样便可以先将第二级网口支撑环3螺纹连接到第三级网口支撑环4的内部,同时将第二级网袋本体6设置在了第三级网袋本体7内部。再接着将第一级网口支撑环2螺纹连接到第二级网口支撑环3的内侧,同时将第一级网袋本体5设置在了第二级网袋本体6内部。上述本实施例的结构便形成了一种嵌套型的逐级过滤机构,当微塑料颗粒随水流经上述三级的网袋采集器时,大于3毫米的微塑料颗粒截留在第一级网袋本体5内,1-3毫米的微塑料颗粒透过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套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和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所述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和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均为网袋型结构,包括网袋本体,网袋本体一端开设网口;网口为开口状态,网袋本体具有相应微塑料尺寸大小孔径的过滤孔隙;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口与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口相互嵌套连接;所述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袋本体过滤孔隙孔径小于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袋本体过滤孔隙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套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和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所述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和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均为网袋型结构,包括网袋本体,网袋本体一端开设网口;网口为开口状态,网袋本体具有相应微塑料尺寸大小孔径的过滤孔隙;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口与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口相互嵌套连接;所述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袋本体过滤孔隙孔径小于第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的网袋本体过滤孔隙孔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级至第N级微塑料采集装置,与第一级和第二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三级至第N级微塑料采集装置在网口处依次嵌套到上一级微塑料采集装置网口上,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志孟庆佳邓义祥安立会齐童路景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