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无毒性、不易燃之隔音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1959266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燃的环保复合隔音材料及其生产方法。该隔音材料以烯烃高分子材料、自然矿物填充剂、矿物油脂及高分子聚合助剂等原料为基材,加以搅拌混合;在常温下经过第一次混炼聚合、第二次混炼及压出加工的步骤,使材料混合更为均匀,之后经过压出制板、滚轧成型及裁板等步骤,制成隔音佳、无毒性、可回收的性能优良的隔音材料。该材料适用于各种需要隔音、吸音的场合,其隔音性能好,并且可回收,符合环保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类,提供一种可回收、无毒性、不易燃之隔音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噪音或是隔绝声音的外泄,经常会用隔音材料将声波阻隔或吸收,让两个空间(环境)不致相互干扰。因此,隔音材料在各种场所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如在火车车厢、汽车上的铺设;用于工厂厂房、办公大楼、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机场等)的吸音降噪;在机电产品如马达上消音降噪。目前应用最广的吸音材料一般以PVC为主,利用其发泡形成吸隔音效果。但是利用PVC材料作为吸音材料具有以下缺点1.传统的PVC隔音材料在其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于温度或原料比例略有变化时,其材料的化学变化相当明显,使产品基材的收缩率不稳定,从而导致材料的吸音效果不良。因此,生产不易控制、产品不良率居高不下、成本较高是传统的PVC吸音材料的主要缺点。2.传统材料中的聚氯乙烯在加温时会产生有毒且不易分解的物质,造成环境污染。3.PVC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高毒性的气体及水污染,而现在许多国家都已明确制定法规禁止其生产。因此PVC材料目前已无前景可言,是夕阳工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阻燃的环保复合隔音材料及其生产方法。该材料适用于各种需要隔音、吸音的场合,其隔音性能好,并且可回收,符合环保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隔音材料以烯烃高分子材料、自然矿物填充剂、矿物油脂及高分子聚合助剂等原料为基材,加以搅拌混合;在常温下经过第一次混炼聚合、第二次混炼及压出加工的步骤,使材料混合更为均匀,之后经过压出制板、滚轧成型及裁板等步骤,制成隔音佳、无毒性、可回收的性能优良的隔音材料。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本方法制成的隔音材料,其性能极为稳定,各种原料的微小改变,不会对于其产品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其品质稳定,从而能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材料(PP、PE、EVA、polymer、CaCo3等)都是普通的化工原料,取材极为方便,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3.本专利技术利用高分子塑胶及天然矿物填充剂聚合而成,产品Scrap可回收再生利用,因此能减少购料成本,同时符合环保要求。4.可以自行设计增减原料各种成分的比例,调节产品的隔音性。5.本材料经试验证明完全符合各种阻燃性要求,即使在销毁时也不会像PVC那样在高温时会产生有毒物质,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6.该材料具有更高的密度,比传统的PVC材料具有更优良的隔音性能,完全达到汽车NVH(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要求。7.本专利技术在填充百分比的应用方面较传统的PVC材料更具有弹性及聚合能力,在隔音效果方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物性表。图3是本专利技术与PVC的隔音性能比较表(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与PVC的隔音性能比较表(二)。其中10-烯烃高分子材料;20-自然矿物填充剂30-矿物油脂; 40-滑材及安定剂;50-高分子聚合助剂;60-调色色母;70-搅拌混合; 71-第一次混炼聚合;72-第二次混炼及压出加工; 73-压出制板;74-滚轧成型; 75-裁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其原料包括1.烯烃高分子材料(10)可为EVA及LLDPE,其比例可依需要添加,若用于制造汽车外毂板片时,其比例约占总材料之10%为佳。2.自然矿物质填充剂(20)可使用碳酸钙CaCo2,若为制造汽车外毂板片时,其成分可占总原料之80%为佳。3.矿物油脂(30)可为一种操作油,尤以DOP油为佳,若为制造汽车外毂板片时,其比例约占总原料之4%为佳。4.滑材及安定剂(40)为一种硬质酸锌,若为制造汽车外毂板片时,其比例约占总原料之1%为佳。5.高分子聚合助剂(50)可为Plastomer polymer,若为制造汽车外毂板片时,其比例约占总原料之5%为佳。6.调色色母(60)为制作特别之颜色,若为制造汽车外毂板片时,其比例约占总原料之0.5%为佳。以下为该隔音材料的生产流程将上述之烯烃高分子材料(10)、自然矿物质填充剂(20)、矿物油脂(30)、高分子聚合助剂(50)等原料为基材,予以搅拌混合;在此步骤中,为使材料聚合成型时更为稳定,可酌量加入如硬质酸锌之滑材及安定剂(40);又为使材料具有其他色泽,也可加入适量的调色色母(60)。其次,在常温下,经过第一次混炼聚合(71)及第二次混炼及压出加工(72)的步骤,可使材料混合更为均匀,在经过压出制板(73)、滚轧成型(74)及裁板(75)等步骤,制成具有优良性能的隔音材料。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隔音材料的基本物性表。由此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隔音材料具有比重轻、隔热效果优良、强度及耐热性能也十分优异。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隔音材料与传统材料PVC在同厚度情况下的隔音率比较图(实验数据)。由此可证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隔音材料所达到的隔音率比现有材料优良。因此在实际应用搭配PU发泡棉时,亦能得到如图4所示的优良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可回收、无毒性、不易燃之隔音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隔音材料以烯烃高分子材料(EVA及LLDPE)、自然矿物填充剂、矿物油脂及高分子聚合助剂(Plastomer polymer)等原料为基材,加以搅拌混合;在常温下经过第一次混炼聚合、第二次混炼及压出加工的步骤,使材料混合更为均匀,之后经过压出制板、滚轧成型及裁板等步骤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无毒性、不易燃之隔音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混炼聚合时,加入硬质酸锌类滑材及安定剂使材料聚合成型更为稳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无毒性、不易燃之隔音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混炼聚合或第二次混炼压出加工步骤时,加入适量调色色母使材料具有色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无毒性、不易燃之隔音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应用为汽车隔音板材,其中烯烃高分子材料、自然矿物填充剂、矿物油脂及高分子聚合助剂等原料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80%、4-5%、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回收、无毒性、不易燃之隔音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硬质酸锌类滑材及安定剂添加的比例为基材总量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回收、无毒性、不易燃之隔音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色色母添加的比例为基材总量0.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无毒性、不易燃之隔音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矿物质填充剂为碳酸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无毒性、不易燃之隔音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物油脂为DOP。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造的隔音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隔音材料以至少包含有烯烃高分子材料(EVA及LLDPE)、自然矿物填充剂、矿物油脂及高分子聚合助剂(Plastomer polymer)等原料为基材,加以混炼聚合构成。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造的隔音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中基材成分还包含硬质酸锌类滑材及安定剂。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造的隔音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中矿物油脂是一种操作油。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燃的环保复合隔音材料及其生产方法。该隔音材料以烯烃高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回收、无毒性、不易燃之隔音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隔音材料以烯烃高分子材料(EVA及LLDPE)、自然矿物填充剂、矿物油脂及高分子聚合助剂(Plastomer polymer)等原料为基材,加以搅拌混合;在常温下经过第一次混炼聚合、第二次混炼及压出加工的步骤,使材料混合更为均匀,之后经过压出制板、滚轧成型及裁板等步骤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来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和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