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回风口用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923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领域,尤其是空调回风口用空气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空调回风口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框体以及置于所述框体内部的滤网,至少有两个所述滤网,所述滤网上设有光催化剂的涂覆层,所述滤网之间设有光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既有空调回风功能,又能实现除甲醛、除臭、抗污的功能,且不易吸附灰尘,滋生细菌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回风口用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领域,尤其是空调回风口用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特别是新房空间小,装潢材料和新家具污染物释放量大,一般通过通风方式解决室内空气污染。而现有的空气调节装置盖板内单层滤网网眼直径达1-2mm,只有粗过滤功能,且盖板单层过滤网一般是塑胶材质,与回风口经过的空气摩擦易产生静电,粘附灰尘易吸附灰尘,滋生细菌。因而,如何提供一种既能实现空调回风功能,又能实现除甲醛、除臭、抗污的功能,且不易吸附灰尘,滋生细菌的空气净化装置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既能实现空调回风功能,又能实现除甲醛、除臭、抗污的功能,且不易吸附灰尘,滋生细菌的空调回风口用空气净化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调回风口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框体以及置于所述框体内部的滤网,至少有两个所述滤网,所述滤网上设有光催化剂的涂覆层,所述滤网之间设有光源。涂覆层由纳米二氧化钛等光催化剂喷涂形成。上述方案中,包括三个所述滤网,所述滤网包括邻近所述框体上百叶的第一滤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滤网后依次排列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二滤网和所述第三滤网之间。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滤网为金属网,所述第二滤网为褶皱过滤网,所述第三滤网为活性炭过滤网。第二滤网可采用风琴滤纸(褶皱过滤网)。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滤网和所述第三滤网为蜂窝状滤网。第一滤网为金属网有效地避免与回风口经过的空气摩擦易产生静电,涂覆层具有防静电,超亲水的功能,清洗方便。上述方案中,所述滤网由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框架上。固定结构可以是粘扣带、卡扣等方式,但不限于此。上述方案中,所述光源为紫外线灯。通过第二滤网(褶皱过滤网)与第三滤网(活性炭过滤网)中间内置的紫外线灯照射,能够过滤细小颗粒物并催化、降解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消毒杀菌,降低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伤害。上述方案中,涂覆层涂布于滤网的基材表面。第一滤网可通过框架的百叶接触外部的光源,第二滤网(褶皱过滤网)与第三滤网(活性炭过滤网)通过在二者之间的紫外线灯照射,涂覆层在光源的紫外光线的作用下,激发光催化剂催化分解各种有机物和细菌、病毒的同时还可通过内部紫外线灯的照射进行消毒杀菌。紫外线灯可与空调开关电源连接,在开启空调的同时即可产生净化空气、消毒杀菌的效果,简单方便。平时只需打开空调风机,即便是不实施空调制冷或者制热模式,也可起到空气净化作用,可代替一般空气净化器的功能。即空调采取任何工作模式,均可实现空气净化、消毒杀菌的效果。上述方案中,活性炭过滤网可采用通孔结构的铝蜂窝、塑料蜂窝、纸蜂窝框架等为载体。活性炭可以是颗粒状填充在载体蜂窝状空隙中,也可以是粉末状的,载附于整个聚氨酯泡棉滤网框架上。蜂窝状活性炭滤网载附椰壳活性炭制成,其含碳量在50%以上,具有活性炭高效的吸附性能,可吸附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甲苯、硫化氢、氯苯和空气中的污染物。活性炭表面涂覆有光催化剂,经过紫外灯照射可吸附分解含有甲苯、二甲苯、苯等苯类、酚类、酯类、醇类、醛类等有机气体及恶臭气体。与传统活性炭过滤网相比,具有更优良的气体动力学性能,体积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风阻系数小。能耗低,一定风量下除臭、除异味,净化环境,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设有内置的紫外线灯,三层滤网上均涂覆了光催化剂,通过内部紫外线灯的照射,还可激发光催化剂,会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伴生负氧离子,不但可以消毒杀菌还可清新空气;同时还可催化分解各种有机物和细菌、病毒;开启空调的同时即可产生净化空气、消毒杀菌的效果,简单方便。2.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回风口盖板,本技术的第一滤网为金属材质,不易产生静电,且涂覆层具有防静电、超亲水的功能,清洗方便。3.本技术的涂覆有光催化剂的滤网净化效能不会衰竭,紫外线灯能耗小,效果长久有效。蜂窝状活性炭滤网吸附性能高,吸附的有机物和细菌等可通过光催化剂杀灭、分解。使用了本技术后,空调可替代空气净化器,从而实现一机多用途。4.本技术低电压低功率紫外线灯,限定照射区域,不会导致空调元件老化。5.本技术通过本装置过滤灰尘后,有效减少灰尘进入空调内机换热器,延长机器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滤网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滤网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滤网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的右视图。图6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示意图。其中,1第一滤网,2第二滤网,3第三滤网,4框架,41百叶,5紫外线灯,6固定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为优选例,并不是对本技术的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技术所欲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内。一种空调回风口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框架4、滤网和紫外线灯5。滤网包括第一滤网1、第二滤网2和第三滤网3。第一滤网1、第二滤网2和第三滤网3上均设有光催化剂的涂覆层,涂覆层为在滤网上喷涂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第一滤网1为蜂窝状金属网,第二滤网2为风琴滤纸状过滤网,第三滤网3为蜂窝状活性炭过滤网。滤网置于框体4内部。框体4上设有百41。第一滤网1通过固定结构6固定于框体4上,固定结构6为粘扣带。位于第一滤网1后依次排列第二滤网2和第三滤网3,紫外线灯固定于第二滤网2和第三滤网3之间。第二滤网2、第三滤网3和紫外线灯均通过固定结构6(粘扣带)固定于框体4上。固定结构6还可是卡扣结构。上述方案中,所述光源为LED紫外线灯。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回风口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框体以及置于所述框体内部的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所述滤网,所述滤网上设有光催化剂的涂覆层,所述滤网包括邻近所述框体上百叶的第一滤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滤网后依次排列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光源位于所述第二滤网和所述第三滤网之间,所述第一滤网为金属网,所述第二滤网为褶皱过滤网,所述第三滤网为活性炭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回风口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框体以及置于所述框体内部的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所述滤网,所述滤网上设有光催化剂的涂覆层,所述滤网包括邻近所述框体上百叶的第一滤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滤网后依次排列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光源位于所述第二滤网和所述第三滤网之间,所述第一滤网为金属网,所述第二滤网为褶皱过滤网,所述第三滤网为活性炭过滤网。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德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