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面内调控的褶皱薄膜主动振动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控制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面内调控的褶皱薄膜主动振动控制方法,用于更简单且更有效地抑制薄膜振动。
技术介绍
褶皱的出现显著降低了薄膜的表面精度,对薄膜结构的动态特性也存在一定影响,在无空气阻尼的太空环境中,薄膜结构一旦受到外界扰动,膜面振动将很难停止,加之薄膜本身的柔性特性对保证在轨稳定性和可控性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对褶皱薄膜的调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内外学者已开展的研究,目前,已有的动态调控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在薄膜表面粘贴作动器来抑制薄膜的振动。Renno针对薄膜条结构,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控制方法。Ruggiero在薄膜镜表面分布多个压电作动器,设计了LQR(linearquadraticregulator)控制系统,Ferhat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分原理的求解方法,随后,针对一个四边固支的方形薄膜结构,通过在表面粘贴四个压电作动器,达到抑制振动的目的。然而对于超薄的薄膜材料,直接在其表面粘贴作动器,很难实现合理的布线,粘接处很容易出现褶皱,同时粘贴作动器后会改变局部的厚度和刚度,继而改变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面内调控的褶皱薄膜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引入褶皱变形函数,建立褶皱薄膜的振动模型;(2)用有限元屈曲分析方法确定出褶皱薄膜的褶皱形态,更新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步骤(1)振动模型在引入褶皱信息后的振动特性;(3)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振动特性,用模态叠加法得到以固有振型为基础的空间向量,建立不同载荷下褶皱薄膜的动力学模型;(4)根据各阶模态对系统振动变形的贡献,对步骤(3)不同载荷下褶皱薄膜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缩聚,建立面向控制的薄膜结构动力学模型;(5)结合步骤(4)的面向控制的薄膜结构动力学模型以及驱动装置的动力参数,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面内调控的褶皱薄膜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引入褶皱变形函数,建立褶皱薄膜的振动模型;(2)用有限元屈曲分析方法确定出褶皱薄膜的褶皱形态,更新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步骤(1)振动模型在引入褶皱信息后的振动特性;(3)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振动特性,用模态叠加法得到以固有振型为基础的空间向量,建立不同载荷下褶皱薄膜的动力学模型;(4)根据各阶模态对系统振动变形的贡献,对步骤(3)不同载荷下褶皱薄膜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缩聚,建立面向控制的薄膜结构动力学模型;(5)结合步骤(4)的面向控制的薄膜结构动力学模型以及驱动装置的动力参数,建立驱动模型;(6)以步骤(5)建立的驱动模型作为被控对象,设计自适应参考控制模型,得到自适应参考控制模型的输出电压,加载到被控对象上,实现性能指标最优条件下的前馈补偿;(7)根据PID控制模型以及步骤(6)的自适应参考控制模型,得到多模型切换的PID-MRAC控制模型,并对其输出电压进行限幅滤波,加载到被控对象上,实现褶皱薄膜的主动振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面内调控的褶皱薄膜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1.1)仅考虑薄膜的面外振动,令振动变形函数为wv,褶皱变形函数为wz,得到振动过程中褶皱薄膜弯曲形变势能Ep1和褶皱薄膜的应变势能Ep2以及褶皱薄膜的自由振动动能Ev,分别表达为:其中,εx是X方向应变,εy是Y方向应变,γxy是切应变,E是薄膜材料的杨氏模量,v是泊松比,hm是薄膜厚度;ρ为薄膜的密度;(1.2)将振动变形函数wv和褶皱变形函数wz都表示成级数形式:(1.3)将步骤(1.2)的振动变形函数wv和褶皱变形函数wz带入步骤(1.1)的振动过程中总势能Ep和自由振动动能Ev,则变形为:其中kijkl,kij,ki′jkl,mij均为中间变量;(1.4)结合步骤(1.3)的振动过程中总势能Ep和自由振动动能Ev,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得到非线性振动的微分方程:(1.5)根据步骤(1.4)的非线性振动的微分方程,得到非线性振动的矩阵表达式为:其中,M是质量矩阵,K是刚度矩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面内调控的褶皱薄膜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2.1)采用有限元屈曲分析法得到褶皱薄膜在一定载荷作用下的褶皱形态;2.2)将步骤2.1)所得到的褶皱形态更新到有限元分析模型中,得到褶皱变形下的应力分布以及包含褶皱信息的刚度矩阵;2.3)利用步骤2.2)所得到的褶皱变形下的应力分布以及包含褶皱信息的刚度矩阵,进行模态分析,扩展模态,得到褶皱薄膜结构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面内调控的褶皱薄膜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中所述的刚度矩阵K包括初始应力刚度阵Kσ、线性刚度阵KL和褶皱引起的大变形刚度阵KN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面内调控的褶皱薄膜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3)具体为:结合步骤(2.2)得到的包含褶皱信息的刚度矩阵,对步骤(1.5)非线性振动的矩阵表达式进行求解,得到下述方程:(K-ω2M)φejωt=0其中,ω为考虑薄膜表面褶皱后的一组频率值,将其记为ω1,ω2,…,ωn,组成固有频率矩阵Ω为:进而得到第i阶模态振型:每一阶振型中包含nd个节点,各阶振型组成的模态振型矩阵为:中表示第i阶模态第j个节点的面外位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面内调控的褶皱薄膜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3.1)根据步骤2.3)的褶皱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君,黄进,张卫亮,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文理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