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调控装置、方法及激光干涉式结构光照明显微镜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9212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振调控装置、方法及激光干涉式结构光照明显微镜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偏振调控装置包括:两个普克尔盒或两个液晶位相延迟器,入射光依次经过第一普克尔盒、第二普克尔盒或第一液晶位相延迟器、第二液晶位相延迟器,且两个普克尔盒或两个位液晶相延迟器用于对入射光的偏振态进行调控。激光干涉式结构光照明显微镜系统中,各方向角的入射线偏振光(包括0级和±1级衍射光)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偏振调控装置后出射光仍为偏振方向平行的线偏振,可确保入射至大数值孔径物镜后在其焦平面处干涉的两束光或三束光皆为s偏振,以获得最佳的结构光调制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振调控装置、方法及激光干涉式结构光照明显微镜系统本专利技术属于显微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振调控装置、方法及激光干涉式结构光照明显微镜系统,尤其涉及适用于激光干涉式结构光照明显微镜系统的偏正态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SIM技术是当前所有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中成像速度最快,最适合开展活细胞实时成像的方法。对于激光干涉式SIM系统而言,干涉光偏振态和物镜数值孔径是影响干涉条纹对比度的主要因素。特别地,当前几乎所有的SIM系统大都采用大数值孔径物镜进行成像,为确保激发光在物镜焦面上产生高对比度的结构光条纹,需实时调控激发光偏振态保证其在物镜焦平面处为s偏振光。现阶段,SIM系统中采用的偏振调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第一种:两个铁电液晶位相延迟器和一个四分之一波片组成的偏振调控装置,其特点是该液晶位相延迟器为特殊定制的快轴可变的波片,通电后其快轴可旋转45°,位相延迟量为π/3;但控制系统复杂,有效能量利用率低,成本较高,且因四分之一波片存在的色散问题会导致多通道成像时调制后的出射光不再是线偏振,使得干涉光条纹对比度下降;(2)第二种:一个四分之一波片和一块特殊定制的pizza偏振片组成的调控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偏振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普克尔盒或两个液晶位相延迟器,入射光依次经过第一普克尔盒、第二普克尔盒或第一液晶位相延迟器、第二液晶位相延迟器,且两个所述普克尔盒或两个所述液晶位相延迟器用于对该入射光的偏振态进行调控,使其产生的出射光为任意目标偏振态。

【技术特征摘要】
1.偏振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普克尔盒或两个液晶位相延迟器,入射光依次经过第一普克尔盒、第二普克尔盒或第一液晶位相延迟器、第二液晶位相延迟器,且两个所述普克尔盒或两个所述液晶位相延迟器用于对该入射光的偏振态进行调控,使其产生的出射光为任意目标偏振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普克尔盒的快轴与入射光偏振方向成45度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振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普克尔盒的快轴与入射光偏振方向平行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位相延迟器的快轴与入射光偏振方向成45度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振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晶位相延迟器的快轴与入射光偏振方向平行放置。6.偏振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偏振调控装置进行调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入射光为线偏振光;2)第一普克尔盒的快轴与入射光偏振方向成45°放置;3)第二普克尔盒的快轴与入射光偏振方向平行放置;4)通过分别改变施加于第一普克尔盒和第二普克尔盒的电压的大小来调整入射光的偏振态,使其产生的出射光为任意目标偏振态。7.偏振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4-5所述的偏振调控装置进行调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入射光为线偏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刚李思黾王林波梁永金鑫陈晓虎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