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膜式壁的碳素窑锅炉
本技术涉及余热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全膜式壁的碳素窑锅炉。
技术介绍
通常热源为气介质的余热锅炉多采用卧式单烟道或多烟道布置,锅炉的过热器、对流管束、省煤器等部件分散布置,受热面一般为光管结构;其除尘主要依据烟道内的飞灰自然沉降,效果较差,且易形成烟气局部短路,降低受热面的传热效率,并且结构庞大、复杂、占地面积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膜式壁的碳素窑锅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膜式壁的碳素窑锅炉,包括混凝土基础、前炉墙和后炉墙,所述前炉墙和后炉墙的一侧外壁灌注有同一个封壁,且封壁的顶部外壁开有通孔,通孔内壁插接有上锅筒,所述封壁的顶部外壁远离上锅筒的一侧开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壁插接有下锅筒,所述混凝土基础的顶部外壁靠近前炉墙的一侧浇筑有前部烟道,且前部烟道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过热器,所述前部烟道的远离后炉墙的一侧外壁浇筑有前膜式壁烟道隔墙,所述上锅筒和下锅筒的相对一侧内壁浇筑有蒸发受热面烟道,且蒸发受热面烟道的两侧内壁开有凹槽,凹槽内壁卡接有对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膜式壁的碳素窑锅炉,包括混凝土基础(2)、前炉墙(4)和后炉墙(19),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炉墙(4)和后炉墙(19)的一侧外壁灌注有同一个封壁,且封壁的顶部外壁开有通孔,通孔内壁插接有上锅筒(9),所述封壁的顶部外壁远离上锅筒(9)的一侧开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壁插接有下锅筒(1),所述混凝土基础(2)的顶部外壁靠近前炉墙(4)的一侧浇筑有前部烟道(5),且前部烟道(5)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过热器(7),所述前部烟道(5)的远离后炉墙(19)的一侧外壁浇筑有前膜式壁烟道隔墙(6),所述上锅筒(9)和下锅筒(1)的相对一侧内壁浇筑有蒸发受热面烟道(10),且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膜式壁的碳素窑锅炉,包括混凝土基础(2)、前炉墙(4)和后炉墙(19),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炉墙(4)和后炉墙(19)的一侧外壁灌注有同一个封壁,且封壁的顶部外壁开有通孔,通孔内壁插接有上锅筒(9),所述封壁的顶部外壁远离上锅筒(9)的一侧开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壁插接有下锅筒(1),所述混凝土基础(2)的顶部外壁靠近前炉墙(4)的一侧浇筑有前部烟道(5),且前部烟道(5)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过热器(7),所述前部烟道(5)的远离后炉墙(19)的一侧外壁浇筑有前膜式壁烟道隔墙(6),所述上锅筒(9)和下锅筒(1)的相对一侧内壁浇筑有蒸发受热面烟道(10),且蒸发受热面烟道(10)的两侧内壁开有凹槽,凹槽内壁卡接有对流束管(11),所述蒸发受热面烟道(10)包括中膜式壁烟道隔墙(8)、后膜式壁烟道隔墙(12)、左侧膜式壁烟道隔墙(16)和右侧膜式壁烟道隔墙(17),且后膜式壁烟道隔墙(12)的一侧外壁粘接在后炉墙(19)的内壁上,所述前炉墙(4)的一侧外壁开有进烟口(18),且后炉墙(19)的一侧外壁开有出烟口(20),所述混凝土基础(2)的一侧外壁开有第三通孔,且第三通孔内壁插接有脱销器(13),所述混凝土基础(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省煤器(15),且脱硝器(13)的输入端插接在省煤器(15)的输出端上,所述前部烟道(5)的底部外壁开有第四通孔,且第四通孔内壁插接有烟管,所述混凝土基础(2)靠近下锅筒(1)的一侧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俊喜,王浩鹏,王少芳,王海泉,朱瑞丽,李玉亮,李红卫,齐发,孙江华,刘振华,赵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鼎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