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气压缩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93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空气压缩泵,涉及空气压缩泵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泵体电机和活塞,它还包括:一个泵头,泵头包括导气部和压缩部,所述导气部包括进气部和出气部,所述活塞设置在压缩部内;所述导气部设置为套筒状泵头导气部,所述进气部为设置在套筒状泵头导气部上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板和过滤装置,所述出气部为设置在套筒状泵头导气部上的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一端连入压缩部,另一端引出套筒状泵头导气部。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散热性能好和不易发热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空气压缩泵
本技术涉及空气压缩泵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空气压缩泵。
技术介绍
当压缩空气容器被充满时,活塞空气压缩机被切换到空转运行。在此压力管道保持有压力。同时接通室被接通到单缸活塞空气压缩机中。活塞在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压缩接通室内的空气,并且经过压缩的空气又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将其压回,从而从流动损失上看,在空转运行时不必耗费能量。接通室越大,最大可能出现的峰值压力越小。如果接通室的大小例如与排量恰好相等,那么活塞位于上止点时的峰值压力是活塞位于下止点时的最小压力的两倍。对于双活塞或多活塞压缩机,空转运行时各个气缸通过接通室彼此相连,从而同样基本上不需要能量。这样的活塞空气压缩机的缺点在于,作为止回阀的膜片阀具有一定的漏流,该漏流以升每分钟来给出并且也被称为泄漏。由于泄漏,压缩空气可以从压力管道流入活塞空气压缩机的气缸内。压缩时会达到很高的压力。由于高压,压缩空气流经气缸和活塞之间并到达压缩机壳体,活塞压缩机的油润滑也位于压缩机壳体内。出于环境保护的原因,空气必须被输送通过商用车的内燃机,从而避免向以含有润滑油的空气加重环境的负担。如果商用车的内燃机具有涡轮增压器,含有润滑油的空气会导致涡轮增压器的加速老化。目前,专利号为CN101680446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活塞空气压缩机,该活塞空气压缩机包括吸入室和与吸入室分开的接通室,依据本专利技术设置有从接通室到吸入室的气道。这一结构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漏液的问题,但结构较为复杂,且散热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空气压缩泵,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散热性能好和不易发热的优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空气压缩泵,包括机体、泵体电机和活塞,它还包括:一个泵头,泵头包括导气部和压缩部,所述导气部包括进气部和出气部,所述活塞设置在压缩部内;所述导气部设置为套筒状泵头导气部,所述进气部为设置在套筒状泵头导气部上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板和过滤装置,所述出气部为设置在套筒状泵头导气部上的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一端连入压缩部,另一端引出套筒状泵头导气部。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压缩泵还包括:风罩;所述风罩延长至活塞边,风叶是风扇型风叶。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路包括多道包围着进气口的支路,各条所述支路与进气口封闭隔离。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以及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轴打筋,所述轴打筋的直径尺寸为14(+0.05~+0.1)mm;所述转子两端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设于转轴孔内,所述转轴孔外侧设有铆压锁扣,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子通过所述铆压锁扣紧密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单向进气阀板为单支点簧片型阀板,所述进气口处设有支架,所述单支点簧片型阀板固定连接在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设在所述定子铁芯外侧的主副相绕组以及设在所述主副相绕组一侧的引出线,所述定子铁芯外侧设有防锈层。进一步的,所述泵头设有三组,三组所述泵头等距圆周分布在机体周围。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总出气管路,三个所述出气管路引出套筒状泵头导气部的一端均连接在总出气管路上。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相对于泵体电机的一端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总出气管路设置在散热风扇与机体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空气压缩泵用定转子电机,通过改变轴打筋尺寸,并在转轴压入后在铸铝转子孔两端处增加锁扣,采用铆压方式将轴与铸铝转子紧密配合,即保证打筋尺寸不偏大又能保证轴不轴向或纵向窜轴,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并且由于转轴加工跳动小、进而保证了气隙均匀、降低了电机噪音。通过该变引出线线包的高度来降低绕组温升,使电机的功率降低、温升降低、转速提高、最大转矩提高、起动转矩提高、功率因数及效率提高等优点,进而大幅度降低漏抗和铜耗,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空气压缩机将进气部和出气部均设置在套筒状泵头导气部,既简化了装置部件结构,安装更为简易,维修保养也更加方便,同时进气部与出气部形成的空气循环靠近设置有活塞的压缩部,能够对进行机械往复运动的压缩部进行有效地降温,不需要再设置专门的冷却管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空气压缩泵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爆炸图。图中:1、机体;2、泵体电机;3、活塞;4、泵头;41、套筒状泵头导气部;411、进气口;412、出气管路;42、压缩部;5、支架;6、单支点簧片型阀板;7、过滤装置;8、散热风扇;9、支路;10、总出气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空气压缩泵,包括机体、泵体电机和活塞,它还包括:一个泵头,泵头包括导气部和压缩部,所述导气部包括进气部和出气部,所述活塞设置在压缩部内;所述导气部设置为套筒状泵头导气部,所述进气部为设置在套筒状泵头导气部上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板和过滤装置,所述出气部为设置在套筒状泵头导气部上的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一端连入压缩部,另一端引出套筒状泵头导气部。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压缩泵还包括:风罩;所述风罩延长至活塞边,风叶是风扇型风叶。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路包括多道包围着进气口的支路,各条所述支路与进气口封闭隔离。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以及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轴打筋,所述轴打筋的直径尺寸为14(+0.05~+0.1)mm;所述转子两端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设于转轴孔内,所述转轴孔外侧设有铆压锁扣,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子通过所述铆压锁扣紧密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单向进气阀板为单支点簧片型阀板,所述进气口处设有支架,所述单支点簧片型阀板固定连接在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设在所述定子铁芯外侧的主副相绕组以及设在所述主副相绕组一侧的引出线,所述定子铁芯外侧设有防锈层。进一步的,所述泵头设有三组,三组所述泵头等距圆周分布在机体周围。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总出气管路,三个所述出气管路引出套筒状泵头导气部的一端均连接在总出气管路上。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相对于泵体电机的一端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总出气管路设置在散热风扇与机体之间。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空气压缩泵,包括机体、泵体电机和活塞,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泵头,泵头包括导气部和压缩部,所述导气部包括进气部和出气部,所述活塞设置在压缩部内;所述导气部设置为套筒状泵头导气部,所述进气部为设置在套筒状泵头导气部上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板和过滤装置,所述出气部为设置在套筒状泵头导气部上的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一端连入压缩部,另一端引出套筒状泵头导气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05 CN 20172167157511.一种新型空气压缩泵,包括机体、泵体电机和活塞,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泵头,泵头包括导气部和压缩部,所述导气部包括进气部和出气部,所述活塞设置在压缩部内;所述导气部设置为套筒状泵头导气部,所述进气部为设置在套筒状泵头导气部上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板和过滤装置,所述出气部为设置在套筒状泵头导气部上的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一端连入压缩部,另一端引出套筒状泵头导气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压缩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泵还包括:风罩;所述风罩延长至活塞边,风叶是风扇型风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路包括多道包围着进气口的支路,各条所述支路与进气口封闭隔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压缩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以及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恩宇王小学周小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维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