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底座及旋转机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84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振底座及旋转机械设备,该减振底座包括:基座;调整组件,包括缸体和压缩动力件,缸体设于基座上,压缩动力件在缸体内可伸缩设置并往复压缩缸体内的空气;至少两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包括浮动端和支撑端,浮动端伸入缸体内,支撑端突伸出缸体;其中,缸体内的空气被往复压缩而压力变化时,带动支撑脚向靠近和远离基座的方向浮动。上述减振底座中,对于设置了气路组件而重心发生偏离的压缩机,通过调节各个支撑脚的高度使压缩机的重心重新回到没有设置气路组件之前,避免压缩机因为重心偏离而加大振动。并且,通过缸体内的空气对支撑脚施加支撑力,使支撑脚可以通过压缩缸体的空气而缓冲压缩机的振动,进一步减小压缩机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底座及旋转机械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
,特别是涉及减振底座及旋转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压缩机为空调机组的核心部件,大多属于旋转机械装置。而且,压缩机本身具有良好的动平衡性能和设计对中性。但在空调机组中,需要在压缩机上设置气路组件,例如吸气管、排气管及分气部件,由于气路组件悬置的重量导致压缩机重心发生偏移,进而会加大压缩机振动,并影响压缩机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压缩机因为重心偏移而加大振动的问题,提供一种减小压缩机振动的减振底座。一种减振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调整组件,包括缸体和压缩动力件,所述缸体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压缩动力件在所述缸体内可伸缩设置并往复压缩所述缸体内的空气;至少两个支撑脚,每个所述支撑脚包括浮动端和支撑端,所述浮动端伸入所述缸体内,所述支撑端突伸出所述缸体;其中,所述缸体内的空气被往复压缩而压力变化时,带动所述支撑脚向靠近和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浮动。上述减振底座中,多个支撑脚可用于分别安装压缩机的各个机脚。压缩动力件在缸体内伸缩时,通过缸体内气体压力的变化带动对应的支撑脚浮动,而每个支撑脚相互独立设置,可以单独控制每个支撑脚相对基座的高度。如此,通过调节每个支撑脚相对基座的高度可以调整安装于支撑脚上的压缩机的重心。对于设置了气路组件而重心发生了偏离的压缩机,可以通过调节各个支撑脚的高度使压缩机的重心重新回到没有设置气路组件之前,对压缩机各个机脚的高度进行有效补偿,实现重心调节效果,避免压缩机因为重心偏离而加大振动。并且,通过缸体内的空气对支撑脚施加支撑力,使支撑脚可以通过压缩缸体的空气而缓冲压缩机的振动,进一步减小压缩机的振动,提高压缩机的整体使用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多个,每个所述调整组件上设置有所述支撑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示调整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上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压缩动力件传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体包括相互连通且相交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压缩动力件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中的一者内可伸缩设置,所述支撑脚可浮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中的另一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呈圆弧形设置,所述第二段呈直线形设置,所述压缩动力件在所述第一段内往复伸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具有第一圆周,多个所述缸体的所述第一段均分布于所述第一圆周上,多个所述缸体的第二段分别沿所述第一圆周的径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圆周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段之间预留有活动空间,所述压缩动力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缸体内,所述压缩动力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配合,并在所述驱动件的带动下在所述活动空间内沿所述第一圆周往复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动力件为沿所述第一圆周延伸的圆弧形齿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及力传感器,每个所述支撑脚上设置有所述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对应所述支撑脚所承受的压力,所述控制器根据每个所述支撑脚所承受的压力控制对应所述压缩动力件伸缩的行程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旋转机械设备,包括上述减振底座及旋转机械装置,所述旋转机械装置设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脚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旋转机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旋转机械设备中减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减振底座中压缩动力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减振底座中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基座和腔体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腔体沿平行基座平面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旋转机械设备200包括减振底座100和旋转机械装置300,旋转机械装置300设置于减振底座100上,通过减振底座100减小旋转机械装置300工作中产生的振动,防止旋转机械装置300振动幅度过大而影响使用性能。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旋转机械装置300为压缩机组件,可应用于空调机组中,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301以及设置于压缩机301上的吸气管303及排气管305,通过吸气管303和排气管305使压缩机301进行气流交换,其中的吸气管303和排气管305在下文中统称为气路组件。可以理解地,旋转机械装置300还可以为其他依靠旋转动作完成特定功能的机械装置,在此不做限定。如图2所示,减振底座100包括基座10、调整组件30及至少两个支撑脚50,调整组件30设于基座10上,每个支撑脚50可浮动地设置于调整组件30上。如图2-3所示,调整组件30包括缸体32及压缩动力件34,缸体32设于基座10上,压缩动力件34在缸体32内可伸缩设置并往复压缩缸体32内的空气;支撑脚50包括浮动端52和支撑端54,浮动端52伸入缸体32内,支撑端54突伸出缸体52外。其中,缸体32内的空气被往复压缩而压力变化时,带动支撑脚50向靠近和远离基座10的方向浮动。如此利用空气的可压缩特性,通过空气压力变化带动支撑脚50浮动,并通过空气缓冲压缩机301振动时的冲击力。上述减振底座100中,多个支撑脚50可用于分别安装压缩机301的各个机脚。压缩动力件34在缸体32内伸缩压缩空气时,通过缸体32内气体压力的变化带动对应的支撑脚50浮动,而每个支撑脚50相互独立设置,可以单独控制每个支撑脚50相对基座10的高度。如此,通过调节每个支撑脚50相对基座10的高度可以调整安装于支撑脚50上的压缩机301的重心。对于设置了气路组件而重心发生了偏离的压缩机301,可以通过调节各个支撑脚50的高度使压缩机301的重心重新回到没有设置气路组件之前,对压缩机301各个机脚的高度进行有效补偿,实现重心调节效果,避免压缩机301因为重心偏离而加大振动。并且,通过缸体32内的空气对支撑脚50施加支撑力,使支撑脚50可以通过压缩缸体32的空气而缓冲压缩机301的振动,进一步减小压缩机301的振动,提高压缩机301的整体使用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组件30包括多个,每个调整组件30上设置有支撑脚50,即一个支撑脚50通过对应的一个调整组件30驱动,对每个支撑脚50进行单独控制,每个支撑脚50可以根据需求浮动至不同高度。并且,根据压缩机301上机脚的数量,对应设置支撑脚50的数量,通过多个支撑脚50支撑压缩机301。进一步地,支撑端54上设置减振垫,在减振垫上装配压缩机301机脚,减震垫也可以缓冲压缩机301的振动。减振底座100还包括控制器及力传感器,每个支撑脚50上设置有力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底座(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调整组件(30),包括缸体(32)和压缩动力件(34),所述缸体(32)设于所述基座(10)上,所述压缩动力件(34)在所述缸体(32)内可伸缩设置并往复压缩所述缸体(32)内的空气;至少两个支撑脚(50),每个所述支撑脚(50)包括浮动端(52)和支撑端(54),所述浮动端(52)伸入所述缸体(32)内,所述支撑端(54)突伸出所述缸体(32);其中,所述缸体(32)内的空气被往复压缩而压力变化时,带动所述支撑脚(50)向靠近和远离所述基座(10)的方向浮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底座(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调整组件(30),包括缸体(32)和压缩动力件(34),所述缸体(32)设于所述基座(10)上,所述压缩动力件(34)在所述缸体(32)内可伸缩设置并往复压缩所述缸体(32)内的空气;至少两个支撑脚(50),每个所述支撑脚(50)包括浮动端(52)和支撑端(54),所述浮动端(52)伸入所述缸体(32)内,所述支撑端(54)突伸出所述缸体(32);其中,所述缸体(32)内的空气被往复压缩而压力变化时,带动所述支撑脚(50)向靠近和远离所述基座(10)的方向浮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30)包括多个,每个所述调整组件(30)上设置有所述支撑脚(5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示调整组件(30)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10)上的驱动件(36),所述驱动件(36)与所述压缩动力件(34)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32)包括相互连通且相交设置的第一段(321)和第二段(323),所述压缩动力件(34)在所述第一段(321)和所述第二段(323)中的一者内可伸缩设置,所述支撑脚(50)可浮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段(321)和所述第二段(323)中的另一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321)呈圆弧形设置,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光汤雁翔邹先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