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志刚专利>正文

一种高层建筑内紧急避难空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81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层建筑内紧急避难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空间结构包括多个避难所,所述的避难所设置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缓台处,所述的避难所包括倾斜面板,倾斜面板的顶部与楼梯间的立面墙体固定,而倾斜面板的底部则与楼梯间的地面固定,避难所的纵向断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在倾斜面板上铰接有门体,在避难所的内部设置有座椅,座椅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和控制模块,在避难所内部的立面墙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和内温度传感器,同时避难所内部的立面墙体上还设置有换气扇,换气扇所在的通风管路穿过高层建筑的墙体并与外界相连通,在通风管路的末端还设置有过滤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内紧急避难空间结构
本技术涉及高层建筑物内配套设施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层建筑内紧急避难空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城市中的建筑物(不论是居民楼还是商务楼、写字间)都向着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发展,这类高层建筑物虽然能够大大提高单位地皮面积内所能容纳的人群数量,但高层建筑一旦遇到各类灾害,高楼层中人群的快速疏散和有效避险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灾害时,高层建筑中的电梯无法乘坐,被困人员只能够通过步行楼梯进行逃生,而一旦逃生不及时,出现被困情况时,由于高层建筑物中并不会设置避难的空间,往往会导致大量的伤亡。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提供一个与外界隔离、但仍然可以掌握外界关键信息的高层建筑内紧急避难空间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层建筑内紧急避难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空间结构包括多个避难所1,所述的避难所1设置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缓台处,所述的避难所1包括倾斜面板2,倾斜面板2的顶部与楼梯间的立面墙体固定,而倾斜面板2的底部则与楼梯间的地面固定,避难所1的纵向断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在倾斜面板2上铰接有门体3,在避难所1的内部设置有座椅4,座椅4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5和控制模块,在避难所1内部的立面墙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6和内温度传感器7,同时避难所1内部的立面墙体上还设置有换气扇8,换气扇8所在的通风管路9穿过高层建筑的墙体并与外界相连通,在通风管路9的末端还设置有过滤网10,所述倾斜面板2的外侧还设置有外温度传感器11,所述显示屏6、内温度传感器7、换气扇8和外温度传感器11均由蓄电池5提供电能,且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控制,而所有的避难所1中的控制模块都与设置在高层建筑顶楼的总控制系统通过网络相连。所述倾斜面板2包括基础板12,所述基础板12内设置有钢筋骨架13,在基础板12的外侧设置有防火层14,而基础板12的内侧则设置有隔热层15。所述门体3的外侧设置有防火层14,而门体3的内侧则设置有隔热层15。所述倾斜面板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是50-60°。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高层建筑内紧急避难空间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高层建筑中没有设计避难场所而带来的种种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它能够让被困人员躲避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并通过其内部设置的显示屏来显示当前高层建筑中的实时情况,被困人员可根据显示屏现实的信息来判断是继续躲避还是开展自救活动,提高高层建筑物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时的人员生存几率,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避难所所处位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避难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倾斜面板部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高层建筑内紧急避难空间结构,它包括多个避难所1,这里的避难所1设置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缓台处;避难所1包括倾斜面板2,倾斜面板2的顶部与楼梯间的立面墙体固定,而倾斜面板2的底部则与楼梯间的地面固定,这样倾斜面板2便会将避难所1的纵向断面构建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在倾斜面板2上铰接有门体3,在避难所1的内部设置有座椅4,座椅4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5和控制模块,在避难所1内部的立面墙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6和内温度传感器7,同时避难所1内部的立面墙体上还设置有换气扇8,这个换气扇8所在的通风管路9穿过高层建筑的墙体并与外界相连通,同时在通风管路9的末端还设置有过滤网10,在倾斜面板2的外侧还设置有外温度传感器11,上述的显示屏6、内温度传感器7、换气扇8和外温度传感器11均由蓄电池5提供电能,且均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控制,而所有的避难所1中的控制模块都与设置在高层建筑顶楼的总控制系统通过网络相连;上述的倾斜面板2包括一个位于中心的基础板12,在基础板12的内部设置有钢筋骨架13,在基础板12的外侧设置有防火层14,而基础板12的内侧则设置有隔热层15;同样地,门体3的外侧也设置有防火层14,而门体3的内侧则设置有隔热层15;同时,为了平衡避难所1内部空间大小以及其占用缓台的空间大小,倾斜面板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是50-60°。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层建筑内紧急避难空间结构,在遇到火灾、地震等灾害时,由于此时高层建筑的电梯不能使用,因此人群会通过楼梯向外疏散,而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时,人们可以就近进入楼梯间缓台处的避难所1中,并将门体3关闭,门体3关闭后,避难所1的内部与外部完全隔绝,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如灾害是火灾,则有毒有害的烟雾不会进入避难所1的内腔中,由于倾斜面板2和门体3的外侧均设置有防火层14,而内侧又均设置有隔热层15,因此短时间内避难所1内部的温度不会快速提升,可供人员进行避难;人们在进入避难所1之后,可通过控制模块启动显示屏6、内温度传感器7、换气扇8和外温度传感器11,换气扇8能够为避难所1内部提供新鲜的空气,而内温度传感器7和外温度传感器11则可以随时将避难所1内、外的实时温度检测出来,并通过控制模块处理后显示在显示屏6上,由于所有的避难所1中的控制模块都通过网络与楼宇顶层的总控制系统相连,因此总控制系统能够将每一层避难所1所检测到的楼宇内实时温度采集到,并显示在所有避难所1内的显示屏6上,这样避难人员就可以实时的掌握多层楼宇的温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向下逃生还是继续向上避难;由于本避难所1整体为依靠在立面墙体上的直角三角形状,而三角形是最为稳定的结构之一,同时倾斜面板2的内部又设置有钢筋骨架13,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倾斜面板2的承受冲击能力,因此当发生地震时,人员躲避在避难所1内,能够大大提高生存的几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内紧急避难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空间结构包括多个避难所(1),所述的避难所(1)设置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缓台处,所述的避难所(1)包括倾斜面板(2),倾斜面板(2)的顶部与楼梯间的立面墙体固定,而倾斜面板(2)的底部则与楼梯间的地面固定,避难所(1)的纵向断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在倾斜面板(2)上铰接有门体(3),在避难所(1)的内部设置有座椅(4),座椅(4)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5)和控制模块,在避难所(1)内部的立面墙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6)和内温度传感器(7),同时避难所(1)内部的立面墙体上还设置有换气扇(8),换气扇(8)所在的通风管路(9)穿过高层建筑的墙体并与外界相连通,在通风管路(9)的末端还设置有过滤网(10),所述倾斜面板(2)的外侧还设置有外温度传感器(11),所述显示屏(6)、内温度传感器(7)、换气扇(8)和外温度传感器(11)均由蓄电池(5)提供电能,且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控制,而所有的避难所(1)中的控制模块都与设置在高层建筑顶楼的总控制系统通过网络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内紧急避难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空间结构包括多个避难所(1),所述的避难所(1)设置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缓台处,所述的避难所(1)包括倾斜面板(2),倾斜面板(2)的顶部与楼梯间的立面墙体固定,而倾斜面板(2)的底部则与楼梯间的地面固定,避难所(1)的纵向断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在倾斜面板(2)上铰接有门体(3),在避难所(1)的内部设置有座椅(4),座椅(4)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5)和控制模块,在避难所(1)内部的立面墙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6)和内温度传感器(7),同时避难所(1)内部的立面墙体上还设置有换气扇(8),换气扇(8)所在的通风管路(9)穿过高层建筑的墙体并与外界相连通,在通风管路(9)的末端还设置有过滤网(10),所述倾斜面板(2)的外侧还设置有外温度传感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胡志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