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志华专利>正文

一种防盗窨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646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盗窨井盖,包括盖体(7)和底槽(1),在底槽(1)与盖体(7)之间的空腔中设有至少一组包含螺杆(5)和螺母(6)构成的连接件,在底槽(1)上设有第一驱动齿轮(13),第一驱动齿轮(13)通过轴连接于底槽(1)上并且轴的上端部设有扳头(10),在螺杆(5)或螺母(6)上设有与第一驱动齿轮(13)相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盗窨井盖的上盖板非正常拆卸难度更大,防盗效果更好,即便是上盖被除数非正常拆卸而未能回复原位,由于底槽的原因,窨井的竖井仍然是封闭状态,可能有效防止行人坠入,安全性大大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窨井口,还适用于阴沟一类的雨水箅或下水口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盗窨井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盗窨井盖。
技术介绍
各种地下管道是城镇建设中发泄可少的设施,为了维护方便,管道中必须设置维护的进出口,即窨井,窨井一般是由竖井的井盖构成的。目前的城市建设中窨井数量巨大。而实际使用中,窨井盖会由于各种原因被非正常掀开或丢失,给社会生活带来安全隐患。目前防止窨井盖被非正常掀起的手段有多种,主要将井盖与竖井体用特别方法连接,或者设置一些特别的关窍进行锁止,再通过专门的钥匙之类进行开启,但锁止的方法基本上是采用插销、锁舌或锁钩之类的装置进行开启,开启的方式过于简单,往往起不到防盗作用。因此,一种防盗效果好的防盗窨井盖就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盗效果好的防盗窨井盖。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包括活动的盖体(7)和与竖井固定连接的底槽(1),底槽(1)至少设有侧边和槽底,底槽(1)与盖体(7)相扣形成具有夹层的空腔状体,其特征在于:在盖体(7)上设有密布的第一水孔(8),至少在底槽(1)的侧边或槽底上设有第二水孔(2)。在底槽(1)与盖体(7)之间的空腔中设有至少一组包含螺杆(5)和螺母(6)构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盗窨井盖,包括活动的盖体(7)和与竖井固定连接的底槽(1),底槽(1)至少设有侧边和槽底,底槽(1)与盖体(7)相扣形成具有夹层的空腔状体,其特征在于:在盖体(7)上设有密布的第一水孔(8),至少在底槽(1)的侧边或槽底上设有第二水孔(2);在底槽(1)与盖体(7)之间的空腔中设有至少一组包含螺杆(5)和螺母(6)构成的连接件,螺杆(5)和螺母(6)分别连接于底槽(1)或盖体(7)上,并且螺杆(5)和螺母(6)中的一个与底槽(1)或盖体(7)固定连接,螺杆(5)和螺母(6)中的另一个则活动连接于底槽(1)或盖体(7)上;在底槽(1)上设有第一驱动齿轮(13),第一驱动齿轮(13)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盗窨井盖,包括活动的盖体(7)和与竖井固定连接的底槽(1),底槽(1)至少设有侧边和槽底,底槽(1)与盖体(7)相扣形成具有夹层的空腔状体,其特征在于:在盖体(7)上设有密布的第一水孔(8),至少在底槽(1)的侧边或槽底上设有第二水孔(2);在底槽(1)与盖体(7)之间的空腔中设有至少一组包含螺杆(5)和螺母(6)构成的连接件,螺杆(5)和螺母(6)分别连接于底槽(1)或盖体(7)上,并且螺杆(5)和螺母(6)中的一个与底槽(1)或盖体(7)固定连接,螺杆(5)和螺母(6)中的另一个则活动连接于底槽(1)或盖体(7)上;在底槽(1)上设有第一驱动齿轮(13),第一驱动齿轮(13)通过轴连接于底槽(1)上并通过所述轴驱动第一驱动齿轮(13)旋转,同时,所述的轴与盖体(7)相对一端的端部设有扳头(10),该扳头(10)为凸起的多棱柱体或设有多棱柱内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华李诗尧
申请(专利权)人:孙志华新疆泰元水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