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863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属于轨道装置系统领域,包括圆管形轨道和圆形开槽轮毂;圆管形轨道由两根固定间距的平行圆钢管组成,且固定在枕木上,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等间距布置若干短连接件用于承载传感器,且短连接件两端紧固在圆管形轨道上。两根平行圆钢管通过长连接件两端的夹具固定在轨道上。圆形开槽轮毂包括圆弧槽轮毂和凹形槽轮毂;两个圆弧槽轮毂放在圆管形轨道一侧,两个凹形槽轮毂放在圆管形轨道另一侧,圆弧槽轮毂带动凹形槽轮毂运动,由于凹形槽轮毂内径较大,能自适应调整;可以解决圆管形轨道间距偏差问题,避免圆管形轨道间距偏差过大产生脱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
本技术属于轨道装置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辅助铁路列检机器人的工作。
技术介绍
铁路列检机器人是用于铁路车辆技术检查的系统,其中轨道系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列检机器人按指定轨迹和预设速度行驶。铁路货车列检在室外的作业股道进行,在现有技术中,雨、雪和冰冻等天气,以及铁路道砟等异物均是影响列检机器人轨道系统正常作业的原因,严重的可能导致列检机器人无法正常作业,影响铁路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列检机器人在室外环境中存在的左右偏移、上下颠簸和轨道防雪、除障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辅助列检机器人快速稳定的工作。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包括圆管形轨道和圆形开槽轮毂;所述的圆管形轨道由两根平行圆钢管组成,固定在枕木中间上表面凹槽部位,承载圆形开槽轮毂的来回移动;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等间距布置若干短连接件;短连接件用于承载传感器,且两端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圆管形轨道上,通过调整紧固件的位置进一步调整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的间距;两根平行圆钢管通过长连接件固定在枕木之间;长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夹具固定在两个轨道上;长连接件与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的圆形开槽轮毂包括:圆弧槽轮毂和凹形槽轮毂;两个圆弧槽轮毂放在圆管形轨道一侧,两个凹形槽轮毂放在圆管形轨道另一侧,圆弧槽轮毂带动凹形槽轮毂运动,减弱运动过程中的蛇形运动,凹形槽轮毂自动适应圆管形轨道的间距偏差。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为列检机器人提供一种适应室外环境平稳快速作业的运行系统,圆管形轨道具有自洁功能,冰、雪和其它异物不会留存在轨道上,因而系统具备防冰冻、防雪和防障碍物等功能。(2)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具有根据轨道铺设路径自动导向功能,具有减弱蛇形运动的自适应功能,具有适应圆管形轨道间距偏差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总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剖视图1。图6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剖视图2。图7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局部视图1。图8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局部视图2。图9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凹形槽轮毂。图10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圆弧槽轮毂。其中,1-枕木;2-轨道;3-夹具;4-长连接件;5-圆管形轨道;6-短连接件;7-列检机器人;8-紧固件;9-圆弧槽轮毂;10-凹形槽轮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圆管形轨道5和圆形开槽轮毂;如图2所示,所述的圆管形轨道5由两根固定间距的平行圆钢管组成,长度大于一列动车组列车的长度;圆钢管的直径为20-30mm;固定在枕木1中间上表面凹槽部位,承载圆形开槽轮毂的来回移动,并辅助其工作;为列检机器人设备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如图3和图4所示,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等间距位置布置若干短连接件6,形成圆管形轨道5的固定间距。短连接件6用于承载传感器,且两端通过紧固件8分别固定在圆管形轨道5上,可以通过调整短连接件6上的紧固件8的位置进一步调整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的间距。如图5和图6所示,两根平行圆钢管通过长连接件4固定在枕木1之间;长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通过夹具3固定在两个轨道2上;长连接件4与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通过紧固件8固定。长连接件与短连接件之间相隔设置,每隔5或6个短连接件6安装一个长连接件4。所述的圆形开槽轮毂作为列检机器人7的车轮,通过圆形开槽轮毂承载列检机器人7在圆管形轨道5上运行;圆管形轨道5与圆形开槽轮毂配合使列检机器人7运动时不会左右偏移,同时列检机器人7上的传感器与圆管形轨道5上的传感器配合,可矫正列检机器人7的位移。圆形开槽轮毂的尺寸根据移动设备尺寸、铁路轨道2和枕木1的尺寸设定,主要功能是防止移动设备运动中产生左右偏移,上下颠簸。如图7和图8所示,包括:圆弧槽轮毂9和凹形槽轮毂10;如图10所示,列检机器人7沿着圆管形轨道5一侧的轮毂为两个圆弧槽轮毂9,用于导向,具有减弱蛇形运动的功能;且圆形外表面为圆弧状,圆弧直径略大于圆管形轨道5直径2-10mm。如图9所示,另一侧的轮毂为两个凹形槽轮毂10,适应圆形外表面为“凹”形,凹形档距大于圆管形轨道5直径20-30mm;在列检机器人沿着圆管形轨道5行走的时候,在圆弧形轮毂9的带动下,凹形槽轮毂10辅助圆弧槽轮毂9运动,由于凹形槽轮毂10内径较大,能自适应调整;可以解决圆管形轨道间距偏差问题,避免圆管形轨道间距偏差过大产生脱轨问题。所述的圆弧槽轮毂9和凹形槽轮毂10的内径与圆管形轨道5的直径差值范围,根据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的间距误差设定。所述圆管形轨道5可采用各种圆钢,或椭圆钢,或类铁轨;圆管形轨道5与长连接件4、短连接件6间采用螺纹连接,或过盈连接,或焊接连接等连接方式,或成一体结构;夹具3和长连接件4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或过盈连接,或焊接连接等连接方式,或制成一体结构。长连接件4、短连接件6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与轨道2、夹具3和圆管形轨道5连接。本圆管形轨道5直接放置于枕木1中间凹槽部位,通过紧固件8将圆管形轨道5固定在短连接件6上,通过短连接件6上两端的紧固件8将圆管形轨道5固定在短连接件6的相对位置,进而确定圆管形轨道5之间的间距。如图5所示,圆管形轨道5通过使用紧固件8固定圆管形轨道5在长连接件上4的位置从而固定圆管形轨道5之间的间距,长连接件4通过使用夹具3固定在轨道2上,进而固定圆形轨5相对于轨道2和枕木1的相对位置,圆管形轨道5也可通过调整长连接件4上紧固件8的位置调整圆管形轨道5之间的间距。在进行列车技术检查时,通过本轨道系统为列检机器人移动设备提供一个适用于室外环境的检查通道。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系统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管形轨道和圆形开槽轮毂;所述的圆管形轨道由两根平行圆钢管组成,固定在枕木中间上表面凹槽部位,承载圆形开槽轮毂的来回移动;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等间距布置若干短连接件;短连接件用于承载传感器,且两端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圆管形轨道上,通过调整紧固件的位置进一步调整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的间距;两根平行圆钢管通过长连接件固定在枕木之间;长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夹具固定在两个轨道上;长连接件与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的圆形开槽轮毂包括:圆弧槽轮毂和凹形槽轮毂;两个圆弧槽轮毂放在圆管形轨道一侧,两个凹形槽轮毂放在圆管形轨道另一侧,圆弧槽轮毂带动凹形槽轮毂运动,减弱运动过程中的蛇形运动,凹形槽轮毂自动适应圆管形轨道的间距偏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管形轨道和圆形开槽轮毂;所述的圆管形轨道由两根平行圆钢管组成,固定在枕木中间上表面凹槽部位,承载圆形开槽轮毂的来回移动;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等间距布置若干短连接件;短连接件用于承载传感器,且两端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圆管形轨道上,通过调整紧固件的位置进一步调整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的间距;两根平行圆钢管通过长连接件固定在枕木之间;长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夹具固定在两个轨道上;长连接件与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的圆形开槽轮毂包括:圆弧槽轮毂和凹形槽轮毂;两个圆弧槽轮毂放在圆管形轨道一侧,两个凹形槽轮毂放在圆管形轨道另一侧,圆弧槽轮毂带动凹形槽轮毂运动,减弱运动过程中的蛇形运动,凹形槽轮毂自动适应圆管形轨道的间距偏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钢管的直径为20~3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连接件与短连接件之间相隔设置,每隔5或6个短连接件安装一个长连接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延超张益何应德农时猛刘福道赵文奇张永东杨广建李静李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拓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康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