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盘拔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87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盘拔具,它包括固定套筒(4),推力轴承(10)和螺杆(5)从固定套筒(4)的上端装入,螺杆(5)和固定套筒(4)由开槽螺钉(13)固定。此外,支撑架(6)连接在螺杆(5)上,支撑架(6)与内固定环(2)通过双头螺柱(9)连接,手柄(7)过盈连接在螺杆(5)上端,多个拉钩(1)的上端嵌入内固定环(2)内均布的凹槽内。使用时,固定套筒(4)的下凸台面压在轴颈上的拔具支撑位置,多个拉钩(1)的下端伸入叶盘中的拔具着力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盘拔具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叶盘拔具工装。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叶盘拔取方案是通过液压装置提供动力,产生相对作用力,从而将叶盘撑开。这种方案存在工装体积较大,使用时移动不便,使用条件有限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情况,为了克服现有叶盘拔取方法的工装笨重、不便装卸等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体积较小、操作简单的叶盘拔具。按照本技术,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叶盘拔具,包括拉钩、内固定环、固定套筒、螺杆、支撑架、手柄、双头螺柱、推力轴承、开槽螺钉,其中固定套筒的上端四周均布螺纹孔,并且上下端内分别设有上凸台面和下凸台面,推力轴承和螺杆从固定套筒的上端装入,推力轴承与固定套筒的上凸台面接触,螺杆与推力轴承接触,开槽螺钉通过所述螺纹孔插入螺杆底部的环槽内,固定住螺杆和固定套筒,防止螺杆和固定套筒发生相对移动,支撑架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上,支撑架与内固定环通过双头螺柱连接,手柄过盈连接在螺杆上端,多个拉钩的上端嵌入内固定环内均布的凹槽内,使用时,固定套筒的下凸台面压在轴颈上的拔具支撑位置,多个拉钩的下端伸入叶盘中的拔具着力位置。此外,本技术的叶盘拔具还可包括套装在拉钩外侧的外固定环,用于防止拉钩向离心方向倾斜。此外,在内固定环内径处,可设有尼龙垫圈,用于防止内固定环在安装时对叶盘及轴颈产生刮伤,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内固定环上的凹槽数量可变,只要保证均布即可。不过,考虑到制造和安装方便,优选3个凹槽;相应的,拉钩数量可变,优选3个拉钩。本技术的叶盘拔具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结构紧凑,工装整体处在产品内部,体积小、节省空间;总重15.48kg,质量较轻,工人拿取灵活。二是工装施力位置准确符合装配工装使用状态时拔具着力和支撑位置要求。工装根据叶盘的着力位置特点设计曲面外形,不易刮伤叶盘;选取拔具支撑位置的零件材料为尼龙,避免工作时对工装及产品造成损伤。三是装卸工装方便,操作简单。工装结构对称,不易倾翻,各零件短、小、轻,工人可单手拿起,无需专用吊具,工装组装和拆卸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叶盘装配状态正面剖视图。图2是叶盘装配状态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叶盘拔具的正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叶盘拔具的旋转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叶盘拔具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叶盘拔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和2示意表示了叶盘装配状态,图中示意表示了叶盘200和轴颈100,以及轴颈100上的拔具支撑位置,和叶盘200中的拔具着力位置。图3-5示意表示了本技术的叶盘拔具。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叶盘拔具包括上端四周均布螺纹孔,并且上下端内分别设有上凸台面和下凸台面的固定套筒4。推力轴承10和螺杆5从固定套筒4的上端装入,推力轴承10与固定套筒4的上凸台面接触,螺杆5与推力轴承10接触。螺杆5和固定套筒4由通过所述螺纹孔插入螺杆5底部的环槽内的开槽螺钉13固定,防止螺杆5和固定套筒4发生相对移动。此外,支撑架6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5上,支撑架6与内固定环2通过双头螺柱9连接,手柄7过盈连接在螺杆5上端,多个拉钩1的上端嵌入内固定环2内均布的凹槽内。使用时,固定套筒4的下凸台面压在轴颈上的拔具支撑位置,多个拉钩1的下端伸入叶盘中的拔具着力位置。另外,本技术的叶盘拔具还包括套装在拉钩1外侧的外固定环3,用于防止拉钩向离心方向倾斜。在内固定环2内径处,通过开槽螺钉12螺纹连接有尼龙垫圈11,用于防止内固定环在安装时对叶盘及轴颈产生刮伤,起到保护作用。内固定环2上的凹槽数量可变,只要保证均布即可。不过,考虑到制造和安装方便,优选3个凹槽;相应的,拉钩数量可变,优选3个拉钩。采用本技术的叶盘拔具拔取叶盘的工作过程如下:用两个开槽螺钉12连接尼龙垫圈11与内固定环2,将三根双头螺柱9依次旋入内固定环2,将该装好的组件由叶盘200方向套入轴颈100;扶住内固定环2上移,依次将三个拉钩1倾斜一定角度伸入拔具着力位置,之后使拉钩1上端稍向外仰,再扶住内固定环2下移,调整拉钩1位置使其上端嵌入内固定环2的凹槽内;将固定套筒4没有螺纹孔的一端朝下,由叶盘200方向套入轴颈100,直至固定套筒4内的下凸台面与轴颈100的环孔面接触;将推力轴承10由固定套筒4上端放入,直至其与固定套筒4上凸台面接触;继续放置螺杆5,直至其底面与推力轴承10接触;将开槽螺钉13由固定套筒4的四个螺纹孔旋入至其伸入螺杆5下端的环槽内;外固定环3从螺杆5上端套入,使其框在拉钩外侧;使支撑架6的螺纹段朝上,由螺杆5上端旋入,调整位置让三根双头螺柱9的上端头穿过支撑架6的三个通孔,用螺母8上紧;将手柄7装入螺杆5上端的通孔。扶住支撑架6,转动手柄7使螺杆下移,继续用力,直至叶盘200被拉钩拉起,轴颈100被固定套筒4顶出,叶盘200与轴颈100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盘拔具,包括拉钩(1)、内固定环(2)、固定套筒(4)、螺杆(5)、支撑架(6)、手柄(7)、双头螺柱(9)、推力轴承(10)、开槽螺钉(13),其中固定套筒(4)的上端四周均布螺纹孔,并且上下端内分别设有上凸台面和下凸台面,推力轴承(10)和螺杆(5)从固定套筒(4)的上端装入,推力轴承(10)与固定套筒(4)的上凸台面接触,螺杆(5)与推力轴承(10)接触,开槽螺钉(13)通过所述螺纹孔插入螺杆(5)底部的环槽内,固定住螺杆(5)和固定套筒(4),防止螺杆(5)和固定套筒(4)发生相对移动,支撑架(6)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5)上,支撑架(6)与内固定环(2)通过双头螺柱(9)连接,手柄(7)过盈连接在螺杆(5)上端,多个拉钩(1)的上端嵌入内固定环(2)内均布的凹槽内,使用时,固定套筒(4)的下凸台面压在轴颈上的拔具支撑位置,多个拉钩(1)的下端伸入叶盘中的拔具着力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盘拔具,包括拉钩(1)、内固定环(2)、固定套筒(4)、螺杆(5)、支撑架(6)、手柄(7)、双头螺柱(9)、推力轴承(10)、开槽螺钉(13),其中固定套筒(4)的上端四周均布螺纹孔,并且上下端内分别设有上凸台面和下凸台面,推力轴承(10)和螺杆(5)从固定套筒(4)的上端装入,推力轴承(10)与固定套筒(4)的上凸台面接触,螺杆(5)与推力轴承(10)接触,开槽螺钉(13)通过所述螺纹孔插入螺杆(5)底部的环槽内,固定住螺杆(5)和固定套筒(4),防止螺杆(5)和固定套筒(4)发生相对移动,支撑架(6)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仕会黄蓉陈向东陈莎梁凯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