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先平专利>正文

一种石油油罐自动校圆系统及该系统的校圆加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7741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油罐自动校圆系统及该系统的校圆加工方法,包括支撑底板、转动电机、转动轴、旋转夹持支链、支撑装置和校圆机构,所述的支撑底板的右端顶部上通过电机套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的右端相连接,转动轴的左端分布有旋转夹持支链,旋转夹持支链安装在支撑底板的左端顶部上,转动轴的侧面上均匀安装有校圆机构,支撑装置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中部耳座、中部传送轮、底部液压缸、两个底部升板、侧支台、侧支耳座、侧支传送轮和挤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油罐筒体拼接时存在的筒体传送时会有翻到的隐患、筒体校圆时无法进行全方位的固定、筒体校圆效果差等难题。

An Automatic Rounding System for Oil Tanks and Its Rounding Process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oil tank automatic rounding system and a rounding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a supporting base plate, a rotating motor, a rotating shaft, a rotating clamping brace chain, a supporting device and a rounding mechanism. A rotating motor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right end of the supporting base plate through a motor sleeve,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rotating motor passes through a coupling. The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distributed with a rotating clamping brace chain. The rotating clamping brace chain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left end of the supporting bottom plate, the side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evenly equipped with a circular alignment mechanism, and the support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bottom plate. Feeding wheel, bottom hydraulic cylinder, two bottom lifts, side abutment, side support ear seat, side support transmission wheel and extrusion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turning over when the cylinder body is conveyed when the existing oil tank cylinder body is spliced, the cylinder body can not be fixed in all directions when the cylinder body is aligned, and the cylinder body has poor alignment effect,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油罐自动校圆系统及该系统的校圆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
,特别涉及一种石油油罐自动校圆系统及该系统的校圆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普及率非常高,而且人们出行基本上都是开车,从而加油站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现在加油站燃油的储油基本上都是通过储油罐进行,储油罐的外层为圆形钢板,内部有密封罐,对于储油罐的外层圆形钢板是通过钢板进行加工成环形,环形的油罐筒体需要对其侧边进行倒角处理,以便两个油罐筒体更好的焊接到一起,同时油罐筒体需要进行校圆动作,筒体的校圆一般都是通过滚轮对筒体的内侧壁进行滚压。对于现有油罐筒体校圆时存在的问题如下,由于油罐筒体的尺寸非常大,使得筒体校圆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油罐筒体在传送时通过滚动的方式进行,筒体滚动传送时会有翻到的隐患,筒体校圆时无法进行全方位的固定,导致筒体校圆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油油罐自动校圆系统及该系统的校圆加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油罐筒体拼接时存在的筒体传送不顺畅、筒体传送时会有翻到的隐患、筒体校圆时无法进行全方位的固定、筒体校圆效果差等难题;可以实现对油罐筒体进行稳定支撑、对筒体进行精准校圆的功能,具有筒体传送顺畅、筒体传送时无有翻到的隐患、筒体校圆时进行全方位的固定、筒体校圆效果好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油油罐自动校圆系统,包括支撑底板、转动电机、转动轴、旋转夹持支链、支撑装置和校圆机构,所述的支撑底板的右端顶部上通过电机套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的右端相连接,转动轴的左端分布有旋转夹持支链,旋转夹持支链安装在支撑底板的左端顶部上,转动轴的侧面上均匀安装有校圆机构,支撑装置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中部耳座、中部传送轮、底部液压缸、两个底部升板、侧支台、侧支耳座、侧支传送轮和挤压机构,中部耳座均匀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中部上,每个中部耳座上均通过销轴安装有中部传送轮,中部传送轮的前后两端均分布有两个底部升板,底部升板通过底部液压缸安装在支撑底板的顶部上,底部升板的位置与校圆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支撑底板的顶部前后两端均安装有一个侧支台,侧支台位于底部升板的外侧,侧支台的内侧面上均匀安装有侧支耳座,侧支传送轮通过销轴安装在侧支耳座上;所述的两个侧支台上侧支传送轮的位置相对称,挤压机构安装在支撑底板的顶部上,挤压机构位于侧支台的外侧,且挤压机构的位置与支撑装置的位置一一对应,具体工作时,支撑装置能够对油桶罐体进行传送与支撑,将油桶罐体放置到中部传送轮上,相对称的侧支传送轮与中部传送轮组成的结构能够对油罐筒体进行稳定的传送,防止筒体滑到本专利技术外侧,当油罐筒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调节底部液压缸的长度,底部升板能够撑住筒体中部并将其进行抬升,防止筒体在中部传送轮上时中部传送轮影响筒体的校圆动作,当油罐筒体与挤压机构的顶部相接触时,控制挤压机构与底部升板相配合将油罐筒体固定住。所述的校圆机构包括两个校圆连扳、校圆液压缸、校圆伸缩架和校圆滚轮,两个校圆连扳对称安装在转动轴的外侧面上,校圆连扳的外侧面上安装有校圆液压缸,校圆液压缸的顶部上安装有校圆伸缩架,校圆滚轮通过销轴安装在校圆伸缩架上,具体工作时,校圆机构能够在进行筒体的校圆动作,调节校圆液压缸的长度,使得校圆滚轮与筒体的内侧壁相接触,转动电机进行转动动时,校圆滚轮能够完成筒体的校圆动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夹持支链包括夹持电动滑轨、夹持电动滑块、夹持连柱和夹持体,夹持电动滑轨安装在支撑底板的左端顶部上,夹持电动滑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一个夹持电动滑块,每个夹持电动滑块上均安装有一个夹持连柱,夹持体夹持连柱的顶部上;所述的夹持体的内端中部上设置有半圆形槽,夹持体的半圆形槽内均匀设置有滚珠,具体工作时,旋转夹持支链能够在转动电机转动时对转动轴的左端进行夹持支撑,防止转动轴转动时发生晃动,提高本专利技术校圆的精度,控制两个夹持电动滑块同时向内侧移动,夹持体上半圆形槽内均匀设置的滚珠能够将转动轴的左端夹持住,转动轴旋转时夹持体上半圆形槽内均匀设置的滚珠会进行配合滚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挤压机构包括两个挤压支板、挤压顶板、挤压液压缸和挤压弧形板,挤压支板,两个挤压支板对称安装在支撑底板的顶部外端上,挤压支板的顶部上安装有挤压顶板;所述的挤压顶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弧形凸起,每个挤压支板的内侧面上均安装有挤压液压缸,挤压弧形板安装在挤压液压缸的顶部上;所述的挤压弧形板的内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卡齿,具体工作时,挤压机构能够对油罐筒体的上端与前后两端进行支撑,对筒体进行全面支撑能够增加油罐筒体的校圆效果,当油罐被底部升板向上传送时,油罐筒体的顶部会与挤压顶板的设置的弧形凸起相接触,此时伸长挤压液压缸,挤压弧形板上的卡齿能够将油罐筒体的侧面夹持住,从而油罐筒体被全方位的夹持住。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石油油罐自动校圆系统的校圆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支撑装置能够对油桶罐体进行传送与支撑,首先将油桶罐体放置到中部传送轮上,相对称的侧支传送轮与中部传送轮组成的结构能够对油罐筒体进行稳定的传送,防止筒体滑到本专利技术外侧,当油罐筒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调节底部液压缸的长度,底部升板能够撑住筒体中部并将其进行抬升,防止筒体在中部传送轮上时中部传送轮影响筒体的校圆动作;2、当油罐筒体与挤压机构的顶部相接触时,挤压机构能够对油罐筒体的上端与前后两端进行支撑,对筒体进行全面支撑能够增加油罐筒体的校圆效果,油罐被底部升板向上传送时,油罐筒体的顶部会与挤压顶板的设置的弧形凸起相接触,此时伸长挤压液压缸,挤压弧形板上的卡齿能够将油罐筒体的侧面夹持住,从而油罐筒体被全方位的夹持住;3、校圆机构能够进行筒体的校圆动作,调节校圆液压缸的长度,使得校圆滚轮与筒体的内侧壁相接触,转动电机进行转动动时,校圆滚轮能够完成筒体的校圆动作,旋转夹持支链能够在转动电机转动时对转动轴的左端进行夹持支撑,防止转动轴转动时发生晃动,提高本专利技术校圆的精度,控制两个夹持电动滑块同时向内侧移动,夹持体上半圆形槽内均匀设置的滚珠能够将转动轴的左端夹持住,转动轴旋转时夹持体上半圆形槽内均匀设置的滚珠会进行配合滚动,可以实现对油罐筒体进行稳定支撑、对筒体进行精准校圆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油罐筒体拼接时存在的筒体传送不顺畅、筒体传送时会有翻到的隐患、筒体校圆时无法进行全方位的固定、筒体校圆效果差等难题;可以实现对油罐筒体进行稳定支撑、对筒体进行精准校圆的功能,具有筒体传送顺畅、筒体传送时无有翻到的隐患、筒体校圆时进行全方位的固定、筒体校圆效果好等优点;二、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旋转夹持支链,旋转夹持支链能够在转动电机转动时对转动轴的左端进行夹持支撑,防止转动轴转动时发生晃动,提高本专利技术校圆的精度;三、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能够对油桶罐体进行稳定的传送与全方位的支撑;四、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校圆机构,校圆机构能够进行筒体的校圆动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去除校圆机构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支撑底板、旋转夹持支链与支撑装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油罐自动校圆系统,包括支撑底板(1)、转动电机(2)、转动轴(3)、旋转夹持支链(4)、支撑装置(5)和校圆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底板(1)的右端顶部上通过电机套安装有转动电机(2),转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3)的右端相连接,转动轴(3)的左端分布有旋转夹持支链(4),旋转夹持支链(4)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左端顶部上,转动轴(3)的侧面上均匀安装有校圆机构(6),支撑装置(5)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上端面上;其中:所述的支撑装置(5)包括中部耳座(51)、中部传送轮(52)、底部液压缸(53)、两个底部升板(54)、侧支台(55)、侧支耳座(56)、侧支传送轮(57)和挤压机构(58),中部耳座(51)均匀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中部上,每个中部耳座(51)上均通过销轴安装有中部传送轮(52),中部传送轮(52)的前后两端均分布有两个底部升板(54),底部升板(54)通过底部液压缸(53)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顶部上,底部升板(54)的位置与校圆机构(6)的位置相对应,支撑底板(1)的顶部前后两端均安装有一个侧支台(55),侧支台(55)位于底部升板(54)的外侧,侧支台(55)的内侧面上均匀安装有侧支耳座(56),侧支传送轮(57)通过销轴安装在侧支耳座(56)上,两个侧支台(55)上侧支传送轮(57)的位置相对称,挤压机构(58)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顶部上,挤压机构(58)位于侧支台(55)的外侧,且挤压机构(58)的位置与支撑装置(5)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校圆机构(6)包括两个校圆连扳(61)、校圆液压缸(62)、校圆伸缩架(63)和校圆滚轮(64),两个校圆连扳(61)对称安装在转动轴(3)的外侧面上,校圆连扳(61)的外侧面上安装有校圆液压缸(62),校圆液压缸(62)的顶部上安装有校圆伸缩架(63),校圆滚轮(64)通过销轴安装在校圆伸缩架(63)上;所述的旋转夹持支链(4)包括夹持电动滑轨(41)、夹持电动滑块(42)、夹持连柱(43)和夹持体(44),夹持电动滑轨(41)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左端顶部上,夹持电动滑轨(41)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一个夹持电动滑块(42),每个夹持电动滑块(42)上均安装有一个夹持连柱(43),夹持体(44)夹持连柱(43)的顶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油罐自动校圆系统,包括支撑底板(1)、转动电机(2)、转动轴(3)、旋转夹持支链(4)、支撑装置(5)和校圆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底板(1)的右端顶部上通过电机套安装有转动电机(2),转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3)的右端相连接,转动轴(3)的左端分布有旋转夹持支链(4),旋转夹持支链(4)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左端顶部上,转动轴(3)的侧面上均匀安装有校圆机构(6),支撑装置(5)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上端面上;其中:所述的支撑装置(5)包括中部耳座(51)、中部传送轮(52)、底部液压缸(53)、两个底部升板(54)、侧支台(55)、侧支耳座(56)、侧支传送轮(57)和挤压机构(58),中部耳座(51)均匀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中部上,每个中部耳座(51)上均通过销轴安装有中部传送轮(52),中部传送轮(52)的前后两端均分布有两个底部升板(54),底部升板(54)通过底部液压缸(53)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顶部上,底部升板(54)的位置与校圆机构(6)的位置相对应,支撑底板(1)的顶部前后两端均安装有一个侧支台(55),侧支台(55)位于底部升板(54)的外侧,侧支台(55)的内侧面上均匀安装有侧支耳座(56),侧支传送轮(57)通过销轴安装在侧支耳座(56)上,两个侧支台(55)上侧支传送轮(57)的位置相对称,挤压机构(58)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顶部上,挤压机构(58)位于侧支台(55)的外侧,且挤压机构(58)的位置与支撑装置(5)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校圆机构(6)包括两个校圆连扳(61)、校圆液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先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