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组件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730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组件制造装置,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旋转机构、夹持机构以及剪断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旋转轴、轴向穿过旋转轴中心通孔的支撑管、设置在旋转轴上的发热丝夹持组件;支撑管设有绕线管,支撑管的内部设有过线通道,棉线穿过支撑管伸出绕线管;夹持机构与发热丝夹持组件相对设置,夹持发热丝线材和棉线;发热丝夹持组件在旋转轴旋转的带动下围绕支撑管转动,将发热丝线材绕制在绕线管上形成螺旋状发热丝;支撑管相对旋转轴移动驱使螺旋状发热丝脱离绕线管套至棉线上,形成发热丝组件;剪断机构夹持发热丝组件并将发热丝组件从棉线上剪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发热组件的机械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组件制造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烟
,尤其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烟中,发热组件通常是发热丝以螺旋方式缠绕在导液棉上形成的。为了使电子烟具有较佳的出烟效果,要求发热丝螺距均匀、外径大小一致,导液棉不能有勒伤,电阻值稳定。现有的发热丝都是由人工先绕空心管,绕出空心圈后再手工穿导液棉,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随着对电子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有人工作业方式难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等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的发热组件制造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热组件制造装置,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旋转机构、夹持机构以及剪断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在所述机座上可来回移动的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且相对所述第一支架可旋转的旋转轴、轴向穿过所述旋转轴中心通孔且可来回移动的支撑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的用于夹持发热丝线材的发热丝夹持组件;所述支撑管穿过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有供发热丝线材绕制其上的绕线管,所述支撑管的内部设有贯穿至所述绕线管的过线通道,棉线穿过所述支撑管伸出所述绕线管;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发热丝夹持组件相对设置,夹持发热丝线材远离发热丝夹持组件的另一端以及夹持棉线穿过所述绕线管的一端;所述发热丝夹持组件在所述旋转轴旋转的带动下围绕所述支撑管转动,将发热丝线材绕制在所述绕线管上形成螺旋状发热丝;所述支撑管相对所述旋转轴移动驱使螺旋状发热丝脱离绕线管套至棉线上,形成发热丝组件;所述剪断机构位于所述发热丝夹持组件的一侧,夹持发热丝组件并将发热丝组件从棉线上剪断。优选地,所述发热丝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的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夹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第一夹件相对的第二夹件、以及连接并驱使所述第二夹件转动以与第一夹件开合夹放发丝线材的顶动组件;所述顶动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夹件第一端且可来回移动的推块、连接在所述推块和所述第二夹件第二端之间的顶子;所述顶子远离所述推块的顶部穿进所述第一夹件,限制发热丝线材在绕制时跑位。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预紧组件,所述预紧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夹件的一侧,顶推所述第二夹件,以使所述第二夹件在闭合状态保持闭合在所述第一夹件一侧夹紧发热丝线材。优选地,所述第二夹件的第二端设有进给轮,所述发热丝线材通过所述进给轮绕至所述绕线管上。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连接并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的第一电机、通过丝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电机转动,通过所述丝杆带动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机座上来回移动。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在所述机座上可来回移动的固定支架、连接并驱动所述固定支架来回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旋转轴。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手指气缸、第二手指气缸、用于夹持发热丝线材一端的第一夹子以及用于夹持棉线的第二夹子;所述第一夹子设置在所述第一手指气缸的手指部上,随手指部开合;所述第二夹子设置在所述第二手指气缸的手指部上,随手指部开合;所述第二夹子位于所述第一夹子远离所述发热丝夹持组件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手指气缸和第二手指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优选地,所述剪断机构包括在棉线送线方向上可来回移动的第三手指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三手指气缸的手指部上的棉线夹子以及剪断组件;所述棉线夹子和剪断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手指气缸的手指部同步开合;所述剪断组件位于所述棉线夹子远离所述发热丝夹持组件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剪断机构还包括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三手指气缸来回移动的第二气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旋转机构、夹持机构以及剪断机构的相互配合,完成发热丝线材螺旋绕制以及装配到棉线上,实现了用于电子烟的发热组件的机械化自动生产,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热组件制造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热组件制造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发热丝夹持组件及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剪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热组件制造装置,可包括机座10、设置在机座10上的旋转机构20、夹持机构30以及剪断机构40。发热组件用于电子烟,包括导液棉以及缠绕在导液棉上的螺旋状发热丝,螺旋状发热丝由直线型的发热丝线材绕制形成,导液棉由棉线形成。旋转机构20用于夹持发热丝线材1,将发热丝线材1绕制形成螺旋状发热丝并将其套至棉线2上,夹持机构30用于在发热丝线材1绕制时固定发热丝线材1的一端;剪断机构40用于将绕制并装配形成的发热组件从棉线2上剪断,形成单个的发热组件。机座10作为整个制造装置的支撑结构,各个机构通过相互配合关系布置在该机座10上。旋转机构20可包括第一支架21、旋转轴22、支撑管23以及发热丝夹持组件24。旋转轴22设置在第一支架21上且相对第一支架21可旋转(圆周转动),第一支架21在机座10上可来回移动(水平方向),从而带动其上的旋转轴22来回移动。支撑管23轴向穿过旋转轴22中心通孔,悬空在旋转轴22的中心,不会随旋转轴22转动。并且,支撑管23相对旋转轴22还可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发热丝夹持组件24用于夹持发热丝线材,设置在旋转轴22上,随着旋转轴22旋转而围绕支撑管23转动。其中,支撑管23穿过旋转轴22的一端设有供发热丝线材1绕制其上的绕线管231。发热丝夹持组件24夹持发热丝线材1后,发热丝线材1的另一端通过夹持机构30的夹持固定;发热丝夹持组件24在旋转轴22旋转的带动下围绕支撑管23转动,将发热丝线材1绕制在绕线管231上形成螺旋状发热丝。在绕线同时,第一支架21通过向背向绕线管231方向移动,带动旋转轴22及其上的发热丝夹持组件24也移动,以使得发热丝线材1沿绕线管231轴向绕制其上。支撑管23的内部设有贯穿至绕线管231的过线通道,棉线2穿过支撑管23伸出绕线管231。棉线2伸出绕线管231的一端通过夹持机构30进行夹持固定。绕线管231的外周稍大于棉线2的直径,在螺旋状发热丝绕制完成后,通过支撑管23相对旋转轴22向背向夹持机构30的方向移动(也可以理解为向后方移动),驱使螺旋状发热丝从绕线管231上脱离而套至棉线2上,与所在的棉线部分形成发热丝组件。如图2、3所示,发热丝夹持组件24包括固定在旋转轴22上的底座241、固定在底座241上的第一夹件242、可转动设置在底座241上且与第一夹件242相对的第二夹件243、以及连接并驱使第二夹件243转动以与第一夹件242开合夹放发丝线材1的顶动组件。其中,底座241通过螺栓等紧固组件固定在旋转轴22的端面上。第二夹件243通过连接轴安装在底座241上,相对底座241可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开合在第一夹件242一侧,与第一夹件242形成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组件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0)、设置在所述机座(10)上的旋转机构(20)、夹持机构(30)以及剪断机构(40);所述旋转机构(20)包括在所述机座(10)上可来回移动的第一支架(2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1)上且相对所述第一支架(21)可旋转的旋转轴(22)、轴向穿过所述旋转轴(22)中心通孔且可来回移动的支撑管(23)、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轴(22)上的用于夹持发热丝线材(1)的发热丝夹持组件(24);所述支撑管(23)穿过所述旋转轴(22)的一端设有供发热丝线材(1)绕制其上的绕线管(231),所述支撑管(23)的内部设有贯穿至所述绕线管(231)的过线通道,棉线(2)穿过所述支撑管(23)伸出所述绕线管(231);所述夹持机构(30)与所述发热丝夹持组件(24)相对设置,夹持发热丝线材(1)远离发热丝夹持组件(24)的另一端以及夹持棉线(2)穿过所述绕线管(231)的一端;所述发热丝夹持组件(24)在所述旋转轴(22)旋转的带动下围绕所述支撑管(23)转动,将发热丝线材(1)绕制在所述绕线管上形成螺旋状发热丝;所述支撑管(23)相对所述旋转轴(22)移动驱使螺旋状发热丝脱离绕线管(231)套至棉线(2)上,形成发热丝组件;所述剪断机构(40)位于所述发热丝夹持组件(24)的一侧,夹持发热丝组件并将发热丝组件从棉线(2)上剪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组件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0)、设置在所述机座(10)上的旋转机构(20)、夹持机构(30)以及剪断机构(40);所述旋转机构(20)包括在所述机座(10)上可来回移动的第一支架(2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1)上且相对所述第一支架(21)可旋转的旋转轴(22)、轴向穿过所述旋转轴(22)中心通孔且可来回移动的支撑管(23)、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轴(22)上的用于夹持发热丝线材(1)的发热丝夹持组件(24);所述支撑管(23)穿过所述旋转轴(22)的一端设有供发热丝线材(1)绕制其上的绕线管(231),所述支撑管(23)的内部设有贯穿至所述绕线管(231)的过线通道,棉线(2)穿过所述支撑管(23)伸出所述绕线管(231);所述夹持机构(30)与所述发热丝夹持组件(24)相对设置,夹持发热丝线材(1)远离发热丝夹持组件(24)的另一端以及夹持棉线(2)穿过所述绕线管(231)的一端;所述发热丝夹持组件(24)在所述旋转轴(22)旋转的带动下围绕所述支撑管(23)转动,将发热丝线材(1)绕制在所述绕线管上形成螺旋状发热丝;所述支撑管(23)相对所述旋转轴(22)移动驱使螺旋状发热丝脱离绕线管(231)套至棉线(2)上,形成发热丝组件;所述剪断机构(40)位于所述发热丝夹持组件(24)的一侧,夹持发热丝组件并将发热丝组件从棉线(2)上剪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夹持组件(24)包括固定在所述旋转轴(22)上的底座(241)、固定在所述底座(241)上的第一夹件(242)、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241)上且与所述第一夹件(242)相对的第二夹件(243)、以及连接并驱使所述第二夹件(243)转动以与第一夹件(242)开合夹放发丝线材(1)的顶动组件;所述顶动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夹件(243)第一端且可来回移动的推块(244)、连接在所述推块(244)和所述第二夹件(243)第二端之间的顶子(245);所述顶子(245)远离所述推块(244)的顶部穿进所述第一夹件(242),限制发热丝线材(1)在绕制时跑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41)上设有预紧组件(247),所述预紧组件(247)位于所述第二夹件(243)的一侧,顶推所述第二夹件(243),以使所述第二夹件(243)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广伟沈飞王滔汪洋保阳露陈敬文
申请(专利权)人: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