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增效复配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181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增效复配物及其应用,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二种药剂,并采用Wadley法评价其混配物对防治草莓灰霉病菌的增效潜力。结果表明: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对草莓灰霉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氟啶胺比吩嗪‑1‑甲酰胺的抑制效果要更好一些。两种药剂以重量比1:4、3:7、2:3、1:1、7:3、4:1、9:1复配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以9:1复配增效作用最佳。离体防治结果显示: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以9:1复配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81.63%,能作为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新药剂。

A synergistic compound for controlling strawberry gray mould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ynergistic compound for controlling strawberry gray mold and its application. Phenazine 1 formamide and fluridamine are determined by mycelial growth rate method, and the synergistic potential of the mixture for controlling strawberry gray mold is evaluated by Wadley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phenozine 1 -formamide and fluridamine had inhibitory effects on Gray Mildew of strawberry,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fluridamin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phenozine -1 -formamid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two medicines was 1:4, 3:7, 2:3, 1:1, 7:3, 4:1 and 9:1, among which 9:1 was the best. The results of in vitro control showed that the compound of phenozine 1 -formamide and fluazidime at 9:1 had 81.63% control effect on Strawberry gray mildew, and could be used as a new agent for controlling strawberry gray milde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增效复配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复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吩嗪-1-甲酰胺与氟啶胺复配的增效复配物,同时涉及该复配物在防治草莓灰霉病(Botrytiscinerea)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草莓灰霉病是危害草莓的重要病害,该病主要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侵染引起的低温高湿性病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30-50%,甚至绝产。为有效控制草莓灰霉病的发生,生产上多使用化学药剂,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目前,不少地区的草莓灰霉病菌已对腐霉利、多菌灵、乙霉威等药剂产生抗性,这给草莓灰霉病的防控增加了不少难度。研制新型增效复配物是减少草莓灰霉病菌产生抗药性的重要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开发周期短,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势,一直受研发者的青睐。本专利技术针对灰霉病菌对化学药剂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将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进行复配,并Wadley法评价了增效作用,旨在为解决草莓灰霉病菌抗药性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草莓灰霉病菌易对化学药剂产生抗药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增效复配物及其应用,以吩嗪-1-酰胺和氟啶胺进行复配,不仅可以用于草莓灰霉病的增效防治,同时,也能有效延长吩嗪-1-酰胺和氟啶胺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增效复配物,该复配物由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组成,吩嗪-1-甲酰胺与氟啶胺重量比为1:4、3:7、2:3、1:1、7:3、4:1或9:1。较佳的,复配物中吩嗪-1-甲酰胺与氟啶胺的重量比为9:1。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增效复配物在防治草莓灰霉病中的应用,将吩嗪-1-甲酰胺与氟啶胺以重量比为1:1、7:3、1:4、3:7、2:3、4:1或9:1复配,对草莓灰霉病菌的防治具有增效作用,其增效系数SR分别为1.63、2.13、2.33、2.66、2.67、5.56、7.81;从而,可将本复配物与农药上可接受的其它助剂一起配制成防治草莓灰霉病的药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吩嗪-1-甲酰胺与氟啶胺二种药剂复配物可扩大抑菌谱,延缓病菌抗药性,减少药剂残留。该研究拟明确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复配是否具有增效作用,旨在为丰富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新药剂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试验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试验和实施例中涉及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实施例中用到的供试材料:药剂:吩嗪-1-甲酰胺(phenazine-1-carboxamide)(95%,原药,购自上海秦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氟啶胺(fluazinam)(99.25%,原药,购自上海秦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腐霉利(95%,购自上海秦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丙酮,吐温-80,葡萄糖,琼脂,NaOH、HCL等药剂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121℃灭菌30min,pH自然)。菌株: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由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防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室提供。菌种的活化:在无菌工作台上,用融化好的PDA培养基制成平板,将保存的草莓灰霉病菌接种到PDA培养基上,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以备待用。实施例11.室内毒力测定(1)药剂质量设置在无菌操作台中,将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分别用少量丙酮有机溶剂溶解,并用无菌水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0μg/mL的母液,由于不同的病原菌对不同的药剂,菌丝生长速率不同,每种药剂需做预实验,设置3个质量浓度100、10、1μg/mL,以无菌水作对照,从而得到抑制率在10%-85%的质量浓度范围,设定5个质量浓度梯度进行试验,针对草莓灰霉病菌,对应的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的质量浓度为:10、1、0.1、0.01、0.001μg/mL。(2)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混配对草莓灰霉病菌的EC50值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适量丙酮将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原药溶解,然后制备成浓度为100μg/mL的母液,将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按照1:9、1:4、3:7、2:3、1:1、3:2、7:3、4:1、9:1的重量比混配,用无菌水进行稀释后,按药液与PDA培养基按1:9的体积比,配制成含药平板,同时以清水设为无药平板作空白对照,每组处理设3次重复。用打孔器从在温度20℃预培养48h至96h左右的菌落边缘打取菌饼,将其正面朝下接种到含药平板中央,置于20℃霉菌培养箱中,黑暗培养72h(待菌丝长至平板的2/3处)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取平均值后,减去7mm的菌饼直径即为菌落增长直径,计算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抑制率(%)=[(对照菌落增长直径(mm)-处理菌落增长直径(mm))/对照菌落增长直径(mm)]×100%;菌落增长直径(mm)=菌落测量直径(mm)-菌饼直径(mm)。计算各处理浓度的抑制率,再采用DPS6.55软件,计算吩嗪-1-甲酰胺、氟啶胺及其复合物的毒力回归方程、EC50值和相关系数,最后采参照Wadley的增效比率法,对不同比例的复配物进行联合毒力评价,计算出增效系数SR。Wadley法SR计算如下:注:EC50(ob)和EC50(th)分别代表实际EC50和理论EC50,A、B为单剂,a、b分别为两者在混剂中含量的比例,SR>1.5为增效作用,1.5>SR>0.5为相加作用,SR<0.5为拮抗作用。2.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的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的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的试验结果,见下表1。其中,有7个比例有增效作用,分别是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重量比为1:1、7:3、1:4、3:7、2:3、4:1和9:1,其增效系数SR分别为1.63、2.13、2.33、2.66、2.67、5.56、7.81;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的重量比为3:2时,其增效系数SR为0.63,表现为相加作用;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的重量比为1:9时,其增效系数SR为0.48,表现为拮抗作用。表1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2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复配对草莓灰霉病的离体防效用天平称取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原药用适量丙酮溶解,无菌水稀释,制备成500μg/mL母液备用。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1个清水对照,即吩嗪-1-甲酰胺处理(250μg/mL)、氟啶胺处理(0.18μg/mL)、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复配物处理(0.23μg/mL)、对照药剂腐霉利处理(常规推荐用药浓度)以及清水对照处理。将制备好的药液均匀涂抹在草莓果上,晾干接种草莓灰霉病菌,每处理重复3次,以涂抹无菌水为对照,晾干后置于20-23℃黑暗培养箱中连续培养72h,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对照病斑长度-处理病斑长度)/(对照病斑长度-菌饼直径))×100%,并利用DPS6.55软件分析进行方差分析。由下表2可知,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复配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可达81.63%,分别是单一施用吩嗪-1-甲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增效复配物,其特征在于,该复配物由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组成,吩嗪‑1‑甲酰胺与氟啶胺重量比为1:4、3:7、2:3、1:1、7:3、4:1或9: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增效复配物,其特征在于,该复配物由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组成,吩嗪-1-甲酰胺与氟啶胺重量比为1:4、3:7、2:3、1:1、7:3、4:1或9: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廖晓兰刘双清王翀姚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