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玉米群体Suwan1选育耐瘠自交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716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玉米群体Suwan1选育耐瘠自交系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良系谱选择法、穿梭驯化和在不同等级旱地胁迫选择的综合手段,利用Suwan1C11群体育成了一批耐瘠玉米自交系,提高了Suwan种质的抗旱耐瘠性,特别是发明专利技术人采用了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良系谱选择法为主导的方案与现有技术育成自交系进行耐瘠比较,可达40%以上),拓宽了我国玉米的种质基础,解决了现有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缺乏适应喀斯特贫瘠山区的玉米种质的核心技术问题,为选育适应我国喀斯特贫瘠山区乃至东南亚、非洲国家的玉米杂交种奠定了基础。

Breeding of Barren-tolerant Inbred Lines Using Maize Population Suwan 1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breeding Barren-Tolerant inbred lines using maize population Suwan1.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means of improved pedigree selection, shuttle domestication and stress selection in different grades of dry land, a number of Barren-Tolerant maize inbred lines were bred by using Suwan 1C11 population, which improved the drought and barren resistance of Suwan germplasm. In particular, the inventor adopted the improved pedigree selection method as the dominant scheme and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for breeding. The comparison of barren tolerance of inbred lines can reach more than 40%. It broadens the Germplasm Base of Maize in China, solves the core technical problems of Maize Germplasm with narrow genetic basis and lack of adaptability to poor karst mountainous areas, and breeds Maize Hybrid adapted to poor karst mountainous areas in China, even to Southeast Asia and African countries. Interbreeding laid the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玉米群体Suwan1选育耐瘠自交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为一种利用玉米群体Suwan1选育耐瘠自交系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玉米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已被称为饲料之王,发展玉米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畜牧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喀斯特贫瘠山区以贵州省为中心,覆盖滇、川、渝、鄂、湘193个县(区),包含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区三个国家级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温饱是该地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玉米是该区域种植面积最大的口粮作物,常年玉米播种面积约3500万亩,单产低,平均亩产仅192.8kg,品质差,总量严重不足。因此,选育耐瘠品种,对我国乃至东南亚、非洲国家玉米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Suwan1群体是泰国苏湾农场从世界各地引进的玉米品种到泰国鉴定,筛选出综合表现好、遗传变异丰富的36份材料形成的,经过长期改良选择,现在已被全世界广泛应用,在西南地区主要体现在抗旱耐瘠性好,籽粒品质优,植株抗病虫性好,的众多优点。提高玉米品种的耐瘠性,关键是选育出耐瘠性好的玉米自交系,玉米耐瘠性的研究方法很多,但对于应用在生产上耐瘠自交系的选育需在干旱瘠薄的土地鉴定选育,未经过这样的环境胁迫选择会造成审定的品种产量高但抗旱耐瘠能力弱,遇到干旱年份造成严重减产,耐瘠性差的品种减产幅度达35%以上。因而提高玉米品种的亲本耐瘠能力至关重要,进而提高玉米杂交种的耐瘠能力,使其雨水充足的年份高产,雨水不足的年份减产较少,甚至不减产。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大部分育种家长期依赖四大(唐四平头、旅大红骨、Reid、Lancaster)种质资源,导致了育成的品种在喀斯特贫瘠山区生产上很难经得起考验,但利用Suwan1C11群体设置不同等级旱地进行选育研究还未见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玉米群体Suwan1选育耐瘠自交系的方法,通过该方法选育获得的自交系实现玉米杂交种高产的同时,增强了耐瘠性,能抵御干旱灾害,保证灾年减产较少甚至不减产,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利用玉米群体Suwan1选育耐瘠自交系的方法,利用玉米群体Suwan1C11在广西和贵州瘠薄的土地进行种植,分别进行1次驯化,获得S1和S2代种子;而后设置不同等级旱地种植选育,采用改良系谱选择法选择,即S1和S2代混合授粉、混合选择、混合种植,在S3代开始单株自交、穗行种植与筛选,育成稳定的自交系;经过不同肥力土壤鉴定后,育成在喀斯特贫瘠山区利用的自交系。所述设置不同等级旱地种植选育具体是指,1)S3至S8代选育:将S2代种子种植在贵州5-7等旱地(参照<贵州省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种植2000株;采用改良系谱选择法选择,获得S3代;将其中选穗行种植在2-4等旱地加代,这样在5-7和2-4等旱地反复进行2-3次选择,获得S9代种子。2)S9至S15代选育:S9代开始在2-4等旱地进行选择,在耐瘠性状表现优良的穗行中各选择优良单株自交3-5株,收获时进行穗选,分穗脱粒,一直选育到S15代。所述的S1和S2代混合授粉、混合选择、混合种植具体过程为,1)种植密度:3000株/亩以上;2)植群体:1500株以上;3)择方法:在开花前期对去除株高穗位均高的植株;在开花期去除吐丝和散粉不正常的植株,剩下的植株进行混合授粉;在完熟期主要对植株的根系、穗下绿叶数和抗病性、果穗的结实率、籽粒的商品性进行选择;4)选择原则:株高2.6m以下,穗位1.5m以下;吐丝散粉协调-单株花期相遇;根系发达、植株青秀且穗下绿叶数为6叶以上,综合抗病性达中抗以上、结实率达96%以上、籽粒为硬粒型的果穗为入果穗;5)收获脱粒:将入选的果穗进行混合脱粒,作为下一代种植的种子,按上述方法连续进行两次,分别获得S1和S2代种子。所述的S3开始单株自交、穗行种植与筛选具体过程为,1)单株自交:将入选的S2代种子,按3500-3600株/亩以上的密度,种植2000株以上,种植后在开花期进行单株套袋自交,收获后单穗脱粒,分装编号,获得S3代种子;2)穗行种植:将入选的S3种子种植成穗行,在开花期进行单株套袋自交收获后单穗脱粒,分装编号,获得S4种子,至稳定为止;3)种植密度:从S3代开始每选择一代增加100株/亩的密度;4)选择方法:在开花前期对去除株高穗位均高的植株;在开花期去除吐丝和散粉不正常的植株,剩下的植株进行混合授粉;在完熟期主要对植株的根系、穗下绿叶数和抗病性、果穗的结实率、籽粒的商品性进行选择;5)选择原则:除株高穗位高每选择一代按降低5-10cm的标准,其同上。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良系谱选择法、穿梭驯化和在不同等级旱地胁迫选择的综合手段,利用Suwan1C11群体育成的玉米自交系,提高了Suwan种质的抗旱耐瘠性,特别是专利技术人采用了本专利技术改良系谱选择法为主导的方案与现有技术育成自交系进行耐瘠比较,可达40%以上),拓宽了我国玉米的种质基础,解决了现有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缺乏适应喀斯特贫瘠山区的玉米种质的核心技术问题,为选育适应我国喀斯特贫瘠山区乃至东南亚、非洲国家的玉米杂交种奠定了基础。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步骤:利用玉米群体Suwan1选育耐瘠自交系的方法,1992利用玉米群体Suwan1C11在广西和贵州瘠薄的土地进行种植,分别进行1次驯化,获得S1和S2代种子;而后设置不同等级旱地种植选育,采用改良系谱选择法选择,即S1和S2代混合授粉、混合选择、混合种植,在S3代开始单株自交、穗行种植与筛选,育成稳定的自交系;经过不同肥力土壤鉴定后,育成在喀斯特贫瘠山区利用的自交系;所述设置不同等级旱地种植选育具体是指,1)S3至S8代选育:将S2代种子种植在贵州5-7等旱地(参照<贵州省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种植2000株;采用改良系谱选择法选择,获得S3代;将其中选穗行种植在2-4等旱地加代,这样在5-7和2-4等旱地反复进行2-3次选择,获得S9代种子。2)S9至S15代选育:S9代开始在2-4等旱地进行选择,在耐瘠性状表现优良的穗行中各选择优良单株自交3-5株,收获时进行穗选,分穗脱粒,一直选育到S15代。所述的S1和S2代混合授粉、混合选择、混合种植具体过程为,1)种植密度:3000株/亩以上;2)种植群体:1500株以上;3)选择方法:在开花前期对去除株高穗位均高的植株;在开花期去除吐丝和散粉不正常的植株,剩下的植株进行混合授粉;在完熟期主要对植株的根系、穗下绿叶数和抗病性、果穗的结实率、籽粒的商品性进行选择;4)选择原则:株高2.6m以下,穗位1.5m以下;吐丝散粉协调-单株花期相遇;根系发达、植株青秀且穗下绿叶数为6叶以上,综合抗病性达中抗以上、结实率达96%以上、籽粒为硬粒型的果穗为入选果穗;5)收获脱粒:将入选的果穗进行混合脱粒,作为下一代种植的种子,按上述方法连续进行两次,分别获得S1和S2代种子。所述的S3开始单株自交、穗行种植与筛选具体过程为,1)单株自交:将入选的S2代种子,按3500-3600株/亩以上的密度,种植2000株以上,种植后在开花期进行单株套袋自交,收获后单穗脱粒,分装编号,获得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玉米群体Suwan1选育耐瘠自交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玉米群体Suwan1C11在广西和贵州瘠薄的土地进行种植,分别进行1次驯化,获得S1和S2代种子;而后设置不同等级旱地种植选育,采用改良系谱选择法选择,即S1和S2代混合授粉、混合选择、混合种植,在S3代开始单株自交、穗行种植与筛选,育成稳定的自交系;经过不同肥力土壤鉴定后,育成在喀斯特贫瘠山区利用的自交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玉米群体Suwan1选育耐瘠自交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玉米群体Suwan1C11在广西和贵州瘠薄的土地进行种植,分别进行1次驯化,获得S1和S2代种子;而后设置不同等级旱地种植选育,采用改良系谱选择法选择,即S1和S2代混合授粉、混合选择、混合种植,在S3代开始单株自交、穗行种植与筛选,育成稳定的自交系;经过不同肥力土壤鉴定后,育成在喀斯特贫瘠山区利用的自交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玉米群体Suwan1选育耐瘠自交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不同等级旱地种植选育具体是指,1)S3至S8代选育:将S2代种子种植在贵州5-7等旱地,种植2000株以上;采用改良系谱选择法选择,获得S3代;将其中选穗行种植在2-4等旱地加代,这样在5-7和2-4等旱地反复进行2-3次选择,获得S9代种子;S9至S15代选育:S9代开始在2-4等旱地进行选择,在耐瘠性状表现优良的穗行中各选择优良单株自交3-5株,收获时进行穗选,分穗脱粒,一直选育到S15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玉米群体Suwan1选育耐瘠自交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和S2代混合授粉、混合选择、混合种植具体过程为,1)种植密度:3000株/亩以上;2)种植群体:1500株以上;3)选择方法:在开花前期对去除株高穗位均高的植株;在开花期去除吐丝和散粉不正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郭向阳吴迅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