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组合—穗行为单位的小麦育种选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3403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组合—穗行为单位的小麦育种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获得若干个杂交组合,对于F1~F3代,以组合作为最小选择单位,将所有组合看作一个整体,评价组合,淘汰有缺点的组合,收获重点组合,重点组合内随机收获单穗;对于F4~F6代,以穗行为最小选择单位,将一个组合看作一个整体,评价穗行,收获重点穗行,重点穗行内随机收获,单穗脱粒;F7以后全部收获用于品比鉴定。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选择方法可以降低环境误差,提高评价材料的准确性;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育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组合—穗行为单位的小麦育种选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以组合—穗行为单位的小麦育种选择方法。
技术介绍
小麦是我国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小麦增产靠良种及其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但源头是优良品种的培育。在小麦育种中,常规杂交育种仍是现阶段及今后很长时间的主要技术。小麦常规杂交育种的关键环节和主体工作是杂种后代选择,目前选择的方法有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隔代选株法,单粒传法等。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材料的准确评价,即如何降低环境误差。经典单株选择需要大量土地种植逐代分离的杂交后代,而且对育种者的经验要求极高。往往随着世代的增加,用地骤增,选择的工作量也倍增,但获得优良后代的几率不高,导致育种效率低,甚至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组合—穗行为单位的小麦育种选择方法,该方法能降低环境误差,提高评价材料的准确性;而且育种效率高,对育种者的经验要求低,大大减少了育种选择的工作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以组合—穗行为单位的小麦育种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获得若干个杂交组合,对于F1~F3代,以组合作为最小选择单位,将所有组合看作一个整体,评价组合,淘汰有缺点的组合,收获重点组合;对于F4~F6代,以穗行为最小选择单位,将一个组合看作一个整体,评价穗行,收获重点穗行,重点穗行内随机收获,单穗脱粒;F7以后全部收获用于品比鉴定。具体的,上述以组合—穗行为单位的小麦育种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代杂交组合,以组合为最小选择单位,目测评价组合,淘汰有明显缺点的组合,淘汰率为40~60%,入选的组合内混合脱粒,播种,获得F2代;(2)对F2代的组合进行评价,淘汰有缺点的组合,淘汰率为70~80%,入选的组合内随机收获,每株1穗,混合脱粒,播种,获得F3代;(3)F3代明确重点组合,淘汰率为50~60%,入选组合随机收获,每株1穗,分单穗脱粒,种植成F4穗行;(4)F4代以穗行为最小选择单位,评选穗行,根据穗行表现进行淘汰,淘汰率70~80%;入选穗行随机收获,分单穗脱粒,经考种保留后的穗种植成F5穗行;(5)F5代重点评价穗行群,淘汰部分穗行群,淘汰率45~55%,入选穗行群保存1~3穗行;所有保留穗行随机收获,分单穗脱粒,经考种保留后的穗种植成F6;重点穗行群选1个穗行按系全部收获,下年进行小区鉴定;(6)F6代根据穗行表现和测产小区表现选择穗行群;根据种植规模收获重点穗行。入选穗行随机收获若干穗,分单穗脱粒,经考种保留后的穗种植成F7穗行,同时全部收获用于小区品比;(7)F7以后主要工作是小区鉴定,根据测产小区选择穗行,并行进一步纯化;入选穗行全部收获,用于进一步小区品比。优选的,步骤(1)中,杂交组合遵循互补和累加的原则,互补即不同类型亲本间杂交,累加即同类型亲本间的杂交。优选的,步骤(1)中,杂交以单交为主,辅以部分三交。优选的,步骤(2)中,入选的组合内随机收获300株。优选的,步骤(3)中,入选的组合内随机收获300株。优选的,步骤(4)中,入选穗行随机收获8~10穗,考种保留4~6穗种植成F5穗行。优选的,步骤(5)中,所有保留穗行随机收获8~10穗,考种保留4~6穗种植成F6穗行。优选的,步骤(6)中,入选穗行随机收获8~10穗,考种保留4~6穗种植成F7穗行。本专利技术对F2代和F3代入选组合内随机收获的株数,以及对F4~F6代入选穗行内随机收获的穗数和经考种保留的穗数进行了优选,这样既能最大限度保留组合的全部变异类型,又不至于因种植规模过大而占用大量土地。例如:在F2中,每组合种植5行,每行120粒,共形成大约600个单株,随机收获其中一半的单株,大约为300株,再经过考种,最终大约当选100~200个单穗进入下一世代;在F3中,小区种植,宽1.5m,长6m,18万基本苗,共形成大约2400个单株,收获其中部分优良单株,大约为300株,再经过考种,最终大约当选100~200个单穗进入下一世代。穗行选择中,穗行长度设为1.2m,2.5cm株距点播,大约形成30~40个单株,入选穗行收获的穗数设为8~10穗,经考种保留4~6穗,基本可以保留该穗行的变异,进入下一世代。优选的,步骤(7)中,根据穗行种子量大小和育种目标,设置I、II、III三种品比。品比II种植穗行进入小区试验的品系;品比I种植品比II小区试验后的品系;品比III为特殊条件(如抗旱)小区,种植品比II小区试验后的部分品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效率高。在较小土地面积下种植较多的基因型,提高优秀材料出现的几率:F1~F3随机选择保留尽可能多的变异,F4每组合随机保300个个体。(2)工作量小。有利于将工作重点很快集中的重点组合、重点穗行。F1~F3每个组合面积小,F1就开始淘汰组合,F2~F3极快淘汰组合,F4大量淘汰穗行,F5~F6极快保留极少数苗头穗行(品系)。(3)育种经验少或没有的人可以参入育种。只要明确收获哪个组合、哪个穗行,没有多少育种经验的也可以做;选单株就不同了,需要育种者有丰富的经验才行。(4)本专利技术采用组合内随机收获,在个体评价可靠性差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尽可能多的变异,避免环境误差的影响。穗行内随机选择是在优良穗行的性状遗传较为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环境误差。选单株的工作量很大而且需要经验,随机收获没有育种经验的人就完全胜任,而且工作量也很小。一般国内系谱法选单株要2周,反复选;随机收获集中少数重点组合和穗行,2天就完成了。(5)本专利技术不进行单株选择,为接近生产的种植密度提供了可能,高密度下只要间隔一定距离选穗就能保证随机选择(不同单穗来自不同单株),接近生产条件更容易选出适合生产的品种。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术语说明:重点组合,即在所有参评组合中综合评价好的组合,具体比例根据世代而定。重中之重组合,即在所有参评组合中综合评价最好的组合,每年1~2个,不一定每年都有。穗行群,即F4入选穗行随机收获,单穗脱粒后,种植成的F5穗行。重点穗行群,即F5穗行群中综合评价较好的穗行群。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介绍的,小麦常规杂交育种的关键环节和主体工作是杂种后代的选择。但现有的选择方法其工作量大、对育种者的经验要求高、环境误差大,获得优良后代的几率不高,导致育种效率低,甚至育种失败。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组合—穗行为单位的小麦育种选择方法,该选择方法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杂交组合遵循互补和累加的原则,早中世代(F1~F3)评选组合,以组合为最小选择单位,把所有组合看作一个整体;高世代(F4~F6)评选穗行,以穗行为最小选择单位,把一个组合看作一个整体;F7以后品比鉴定。本专利技术改单株选择为组合—穗行选择,组合和穗行内随机保留个体(随机收获),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选择方法可以降低环境误差,提高评价材料的准确性;而且对育种者的经验要求不高,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育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组合—穗行为单位的小麦育种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获得若干个杂交组合,对于F1~F3代,以组合作为最小选择单位,将所有组合看作一个整体,评价组合,淘汰有缺点的组合,收获重点组合,重点组合内随机收获单穗;对于F4~F6代,以穗行为最小选择单位,将一个组合看作一个整体,评价穗行,收获重点穗行;重点穗行内随机收获单穗,单穗脱粒。F7以后全部收获,用于品比鉴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组合—穗行为单位的小麦育种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获得若干个杂交组合,对于F1~F3代,以组合作为最小选择单位,将所有组合看作一个整体,评价组合,淘汰有缺点的组合,收获重点组合,重点组合内随机收获单穗;对于F4~F6代,以穗行为最小选择单位,将一个组合看作一个整体,评价穗行,收获重点穗行;重点穗行内随机收获单穗,单穗脱粒。F7以后全部收获,用于品比鉴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代杂交组合,以组合为最小选择单位,目测评价组合,淘汰有明显缺点的组合,淘汰率为40~60%,入选的每个组合混合脱粒,播种,获得F2代;(2)对F2代的组合进行评价,淘汰有缺点的组合,淘汰率为70~80%,入选的每个组合随机收获,每株1穗,混合脱粒,播种,获得F3代;(3)F3代明确重点组合,淘汰率为50~60%,入选组合随机收获,每株1穗,分单穗脱粒,种植成F4穗行;(4)F4代以穗行为最小选择单位,评选穗行,根据穗行表现进行淘汰,淘汰率70~80%;入选穗行随机收获,分单穗脱粒,经考种保留后的穗种植成F5穗行;(5)F5代重点评价穗行群,淘汰部分穗行群,淘汰率45~55%,入选穗行群保存1~3穗行;所有保留穗行随机收获,分单穗脱粒,经考种保留后的穗种植成F6;重点穗行群选1个穗行按系全部收获,下年进行小区鉴定;(6)F6代根据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斯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