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其春专利>正文

一种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707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点在于将设有通孔且通孔间相通的砖砌成墙体,砌成墙体后,砖与砖的通孔间相互贯通,用灌注装置将保温材料灌注到墙体内砖的整个通孔中。它的优点在于可使保温层与墙体结合浑为一体、整个墙体结构稳定、抗震性强、无墙面开裂现象、保温效果好、防水渗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的施工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为节省能源,在现有建筑施工中已有不少墙体保温技术方案出现,它们大致可归为三类即墙体内保温、墙体外保温和墙体内外混合保温。1、墙体内保温是在墙体的内侧壁设有由笨板、保温砂浆或其它保温材料构成的保温表层,它可使建筑达到保温节能。它的不足是在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建筑中,外墙和屋面受室外温度和大阳辐热的作用而引起温度变化幅度较大。造成外墙的收缩膨胀速度高于内保温隔热体系,在这种反复形变使内保温隔热体系始终处于一种节不稳定的墙体基础上,造成内保温隔热体糸的空鼓开裂。另外内保温保护的位置仅仅在建筑的内墙及梁内侧,内墙及梁对应的外墙部份得不到保温材料的保护,因此,在此部份形成冷(热)桥结构,冷(热)桥的存在使局部温差过大导致产生结露现象,而结露水的浸渍或冻融极易造成保温隔热墙面发霉、开裂。2、墙体外保温,是将隔热体系置于墙体外侧,其结构是在墙体外侧固定一层保温板,再在保温板表面涂抹一由砂浆等材料构成的保护层。它可使主体结构受温差作用大幅度下降,温度变形减小,对结构墙体起到保护作用并可有效阻断冷(热)桥,有利于主体结构寿命的延长,是目前几种墙体保温方法中较好的一种。但它仍存有不足(1)、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墙体外侧,直接承受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因素的巨烈影响,因此对整个保温体糸提出了高的要求,无论是施工方法还是材料等方面都要求高标准,这无疑会带来施工的难度和生产成本的提高。(2)从目前施实的情况看,墙面开裂的现象较多,个中原因有多方面。3、墙体混合保温,即在一个墙体上局部为墙体外保温、局部为墙体内保温,两者混合使用。该种方法会使整个建筑物墙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形变速度和形变尺寸,建筑结构处于很不稳定的环境中,结构产生裂缝,会缩短整个建筑的寿命。现有这三种方法还有一个共同的不足是,因保温层是通过粘贴或其它固定方式固定在墙壁上,墙体与保温层之间形成两层皮结构,该种结构会造成墙体结构的不稳定,易导致墙体脱落和开裂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将保温材料灌注到墙体内,使保温层与墙体结合浑为一体、整个墙体结构稳定、抗震性强、无墙面开裂现象、保温效果好、防水渗性强的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其特征在于将设有通孔且通孔间相通的砖砌成墙体,砌成墙体后,砖与砖的通孔间相互贯通,用保温材料将墙体内砖的整个通孔灌满。选择设有一排以上上表面与下表面相通孔的砖,该砖的下表面设有通孔间相连的沟槽,下表面设有一排以上的盲孔,砌每一层砖前先在基层砖面上铺一块铺浆模板,铺浆模板横跨二块砖以上,它将砖上表面的通孔口盖住,并盖住上表面中与下表面沟槽相对应的位置,然后铺上沙浆,过后将铺浆模板取出并进行下一层砖的铺砌直至砌成墙体,墙体上、下层砖的通孔交错相通,相邻间砖的通孔由砖下表面的的沟槽及横向沙浆层中的沟槽连通。为利于灌注保温材料,在砌成的墙体的顶层或底层还铺有U形槽砖,U形槽砖倒扣在砖表层上,U形槽与砖表层的通孔相对。保温材料的灌注是在砌好墙体的侧壁开一个以上与砖体内通孔相通的孔,然后用灌注装置将保温材料灌注到墙体内。保温材料的灌注是在墙体的侧壁U形槽砖处开一个以上与U形槽砖的槽沟相通的孔,然后用低压发泡灌注机将聚氨酯灌注到墙体内。由本专利技术砌成的墙体的效果是1、整个墙体结构稳定,这在于保温材料在墙体内交错分布,与墙体进行了有机结合浑为一体,它没有现有技术中墙体与保温层之间的两层皮结构,而且保温材料处于墙体内部受到墙体保护使其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使整个墙体结构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墙体开裂、墙面开裂、脱落等结构不稳定情况。2、有良好的保温隔热体糸,保温性能好。墙体中不仅由保温材料在墙体内形成的保温层进行保温隔热而且砖体中所设的盲孔也形成了一道空气墙保温层,多重保温层使得墙体有优良的保温性能。3、墙体的防震性好,这在于墙体内交错分布的保温材料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加固网,如固化后的聚氨酯具有很好的柔性和抗拉性,这使整个墙体形成了一牢固整体。4、墙体的防渗性强,在现有墙体中,水分易从砖之间的沙浆缝中进行渗透,而本专利技术形成的墙体中,保温材料在砖间的竖和横向沙浆缝中形成了一道连续阻隔带,可有效阻止水分的渗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砌墙体一层砖时的坐浆面俯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在坐浆面上铺浆用的铺浆模板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的仰视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参见附图1、2、3,选择砖1作为砌墙砖,图1中的墙体由5块砖1铺成一层,砖1的上表面设有二排(根据需要可设一排以上的任何排数)上下表面相通的通孔2,其中一排包括半通孔3。砖1的下表面(见图3)还设有二排(根据需要可设一排以上的任何排数)平行通孔2的盲孔7,通孔2和半通孔3之间设有相连的竖向沟槽5和横向沟槽6。砌墙时,砖1之间用沙浆连接,但砖1中的半通孔3中不设沙浆。砖1砌好一层时,它的上表面为坐浆面(见图1),先将铺浆模板4铺在砖1层上表面,它将砖1上表面的二排通孔2(包括半通孔3)遮盖住,然后铺设沙浆,沙浆厚度与铺浆模板4持平,铺后取出铺浆模板4并砌下一层砖1,直至将墙体砌成。铺浆模板4的形状与砖1下表面二排通孔2(包括半通孔3)及竖向沟槽5和横向沟槽6的平面形状相对应。墙体中上、下两层砖1的通孔2及半通孔3交错相通;相邻两块砖1的半通孔3对合,它们的通孔2通过砖1下表面所设的横向沟槽6及铺浆模板4在沙浆层中形成的沟槽联通。整个墙体中的通孔2、半通孔3、竖向沟槽5、横向沟槽6及由铺浆模板4在横向沙浆层中形成的沟槽相互联通为一整体。墙体砌好后即可进入保温材料的灌注阶段,先在砌成墙体的侧壁开一个以上与墙体内通孔2或半通孔3相通的孔,用注浆机在该孔中注入保温沙浆,保温沙浆循着通道将墙体内的通孔、沟槽及整个通道全部填满,形成与墙体为一体的良好保温隔热层,加上由砖1中的盲孔7构成的空气墙保温隔热层,整个墙体形成了一良好的保温隔热体糸。实施例2,参见附图1、2、3,选择砖1作为砌墙砖,图1中的墙体由5块砖1铺成一层,砖1的上表面设有二排(根据需要可设一排以上的任何排数)上下表面相通的通孔2,其中一排包括半通孔3。砖1的下表面(见图3)还设有二排(根据需要可设一排以上的任何排数)平行通孔2的盲孔7,通孔2和半通孔3之间设有相连的竖向沟槽5和横向沟槽6。砌墙时,砖1之间用沙浆连接,但砖1中的半通孔3中不设沙浆。砖1砌好一层时,它的上表面为坐浆面(见图1),先将铺浆模板4铺在砖1层上表面,它将砖1上表面的二排通孔2(包括半通孔3)遮盖住,然后铺设沙浆,沙浆厚度与铺浆模板4持平,铺后取出铺浆模板4并砌下一层砖1。在墙体的顶层或底层铺有U形槽砖。U形槽砖倒扣在砖1层上,U形槽与砖1层的通孔2、半通孔3相对。U形槽砖的功能是在灌注保温材料时作为分配渠道。整个墙体中的通孔2、半通孔3、竖向沟槽5、横向沟槽6及由铺浆模板4在横向沙浆层中形成的沟槽相互联通为一整体。墙体砌好后即可进入保温材料的灌注阶段。保温材料选择聚氨酯发泡材料,它是一种保温效能好;稳定性强;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墙内不会结露;耐撞击性能优于EPS等保温材料;对主体结构变形适应能力强,抗裂性能好;耐久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设有通孔且通孔间相通的砖砌成墙体,砌成墙体后,砖与砖的通孔间相互贯通,用保温材料将墙体内砖的整个通孔灌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其春
申请(专利权)人:朱其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