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油保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686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油保鲜装置,属于食用油存储技术领域,包括容器本体和用于将容器本体中油挤出的动力机构;所述容器本体上端开设有加油孔,加油孔内设置有密封塞,容器本体上端侧壁上连通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置有阀门,容器本体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活塞;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与所述容器本体连通的储气筒和打气筒,储气筒内设置有第二移动活塞,储气筒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气孔,第一气孔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塞,弹性密封塞上开设有细孔,打气筒的出气端插入细孔内;容器本体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设置于出油管与所述容器本体连通处的下方;实现了惰性气体的循环使用,降低了保鲜装置的制造成本和保证了厨房中人员的呼吸安全。

A Fresh-keeping Device for Edible O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resh-keeping device for edible oil,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dible oil storage, including a container body and a power mechanism for extruding oil from the container body;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tain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filling hole, a sealing plug is arranged in the oil filling hole, an oil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on the upper end side wall of the container body, and an oil outle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oil outlet pipe. A valve is arranged, and a first moving piston is arranged in the container body; the power mechanism includes a gas storage cylinder and an air pump connected with the container body, a second moving piston is arranged in the gas storage cylinder, a first air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gas storage cylinder, an elastic sealing plug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air hole, and a fine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elastic sealing plug. The exhaust end of the inflator is inserted into the fine hole; the upper inner wall of the contain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ed position ring, which is arranged below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oil outlet pipe and the container body; the inert gas is recycled, the manufacturing cost of the fresh-keeping device is reduced and the breathing safety of the kitchen personnel is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油保鲜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油储存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油保鲜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油是人体获取必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也能赋予食品不可缺少的风味,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家庭烹调食用油主要是植物油为主,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这些油脂富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使其极易受到光、热、氧、水、微生物、金属离子等作用而发生氧化酸败变质,严重氧化酸败的油脂对健康是有害的。食品质量安全研究室经试验发现,1L瓶装葵花籽油,按照每天定时倒出30ml葵花籽油计算,28天后,葵花籽油过氧化值(POV)从开始的2.98meq/kg升到18.08meq/kg,升幅达506.71%。而1.8L瓶装葵花籽油,按照每天倒出90ml葵花籽油来计算,20天后,葵花籽油过氧化值(POV)从开始的2.13meq/kg升到14.37meq/kg,升幅达574.65%;酸败值(AV)从开始的0.20mg/g升高到0.26mg/g,升幅达30%。为解决食用油使用过程中容易氧化酸败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添加抗氧化剂、防腐剂等,这些添加剂长期食用会危害人体的健康,故而不宜采用;解决上述的问题,现有的技术中有采用惰性气体填充食物油在使用的过程中留下的空的部分,如专利号为ZL201320404130.2,专利技术名称为一体式食用油保鲜装置,而该方式中的氮气是一次性使用的且必须还要氮气的供气装置和制备氮气的设备,造成保鲜装置成本的增加且当食用油使用完全时,氮气被排放进入空气中会导致厨房中的氮气含量在短时间内增加而氧气含量减少,不利于厨房中人员的呼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食用油保鲜装置存在的氮气一次性使用且必须有氮气的供气装置和制备氮气的设备,造成保鲜装置成本的增加,且当食用油使用完全时,氮气被排放进入空气中会导致厨房中的氮气含量在短时间内增加而氧气含量减少,不利于厨房中人员的呼吸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用油保鲜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油保鲜装置,包括容器本体和用于将容器本体中油挤出的动力机构;所述容器本体上端开设有加油孔,加油孔内设置有密封塞,容器本体上端侧壁上连通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置有阀门,容器本体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活塞;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与所述容器本体连通的储气筒和打气筒,储气筒内设置有第二移动活塞,储气筒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气孔,第一气孔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塞,弹性密封塞上开设有细孔,打气筒的出气端插入细孔内;所述容器本体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设置于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容器本体连通的连通处的下方。进一步限定,所述储气筒与所述容器本体的圆周面一体成型,所述容器本体的下端开设有将第二气孔,第二气孔将所述储气筒和所述容器本体连通。进一步限定,所述储气筒的上部内侧设置有空气净化结构,空气净化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活塞的上方;空气净化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吸氧层、吸湿层、吸附层以及透气网。进一步限定,所述出油管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容器本体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刻度依次增大的刻度线。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移动活塞的上端面设置有可食用胶,所述第一移动活塞的下端面设置有彩色软质橡胶。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移动活塞的上端面设置有彩色抗氧化橡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实现了惰性气体的循环使用,降低了保鲜装置的制造成本和保证了厨房中人员的呼吸安全;以及实现了食用油的加入和实现将大桶食用油分多次转入该保鲜装置内实现该保鲜装置的重复多次使用,节约资源。2.储气筒与容器本体一体成型,可以减小保鲜装置的体积,便于人员的使用和减小保鲜装置在厨房中所占用的面积,适用于面积较小的厨房中的使用。3.吸氧层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避免氧气进入空气中的氧气不慎进入惰性气体中;吸湿层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避免水蒸气在压力的作用下冷凝黏附于储气筒的侧壁上和第二移动活塞的上表面,避免混入惰性气体内;吸附层用于吸收空气中的细小颗粒,避免黏附于储气筒的侧壁上和第二移动活塞的上表面,避免混入惰性气体内;透气网用于将净化后的空气放入储气筒内。4.出油管倾斜向下设置,避免了倒油时,需要人员将容器本体倾斜,降低了人员的体力劳动。5.限位环用于限制第一移动活塞过渡向上移动至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容器本体连通的连通处的上方,从而使得惰性气体从出油管排出而不能实现惰性气体的循环使用。6.可食用胶长期与食用油接触,避免第一移动活塞102或是与食用油发生反应而将进入食用油中而被人员误食而影响人员的身体健康。7.彩色软质橡胶和彩色抗氧化橡胶用于标记,便于人员能够一眼看出第一移动活塞和第二移动活塞的位置,用于判定容器本体中食用油的量,刻度线用于控制每次挤出油量的多少,便于控制人体每天食用油的摄入,有利于人体的健康。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容器本体;101-刻度线;102-第一移动活塞;103-可食用胶;104-彩色软质橡胶;105-限位环;106-出油管;107-阀门;108-加油孔;109-第二气孔;2-动力机构;201-第二移动活塞;202-透气网;203-吸附层;204-吸湿层;205-吸氧层;206-第一气孔;207-打气筒;208-彩色抗氧化橡胶;209-储气筒。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油保鲜装置,包括容器本体1和用于将容器本体1中油挤出的动力机构2;所述容器本体1上端开设有加油孔108,加油孔108内设置有密封塞,容器本体1上端侧壁上连通有出油管106,出油管106上设置有阀门107,容器本体1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活塞102;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与所述容器本体1连通的储气筒209和打气筒207,储气筒209内设置有第二移动活塞201,储气筒209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气孔206,第一气孔206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塞,弹性密封塞上开设有细孔,打气筒207的出气端插入细孔内;所述容器本体1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105,限位环105设置于所述出油管106与所述容器本体1连通的连通处的下方。如图1所示,向第一移动活塞102和第二移动活塞201之间连通的空腔内充入惰性气体,打气筒207从细孔内取出,阀门107处于关闭状态,取下加油孔108内的密封塞,将食用油通过加油孔108加入第一移动活塞102上方的容器本体1内,在食用油自身重量的作用下,第一移动活塞102向下移动,由于第一移动活塞102和第二移动活塞201之间连通的空腔内充入了惰性气体,故而第二移动活塞201在惰性气体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将第二移动活塞201上方的储气筒209内的空气从细孔排出;当食用油加油完毕以后,将打气筒207的出气端插入细孔内,且向储气筒209内打入空气,第二移动活塞201向下移动,第一移动活塞102向上移动且将容器本体1内的食用油上方的空气从加油孔108排出,当空气排出完成以后,将密封塞塞入加油孔108内;此操作实现了食用油的加入和实现将大桶食用油分多次转入该保鲜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油保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1)和用于将容器本体(1)中油挤出的动力机构(2);所述容器本体(1)上端开设有加油孔(108),加油孔(108)内设置有密封塞,容器本体(1)上端侧壁上连通有出油管(106),出油管(106)上设置有阀门(107),容器本体(1)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活塞(102);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与所述容器本体(1)连通的储气筒(209)和打气筒(207),储气筒(209)内设置有第二移动活塞(201),储气筒(209)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气孔(206),第一气孔(206)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塞,弹性密封塞上开设有细孔,打气筒(207)的出气端插入细孔内;所述容器本体(1)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105),限位环(105)设置于所述出油管(106)与所述容器本体(1)连通的连通处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保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1)和用于将容器本体(1)中油挤出的动力机构(2);所述容器本体(1)上端开设有加油孔(108),加油孔(108)内设置有密封塞,容器本体(1)上端侧壁上连通有出油管(106),出油管(106)上设置有阀门(107),容器本体(1)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活塞(102);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与所述容器本体(1)连通的储气筒(209)和打气筒(207),储气筒(209)内设置有第二移动活塞(201),储气筒(209)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气孔(206),第一气孔(206)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塞,弹性密封塞上开设有细孔,打气筒(207)的出气端插入细孔内;所述容器本体(1)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105),限位环(105)设置于所述出油管(106)与所述容器本体(1)连通的连通处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保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筒(209)与所述容器本体(1)的圆周面一体成型,所述容器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元海诺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