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与透明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6795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与透明液晶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及设于所述导光板至少一侧的光源;所述导光板下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反光层及吸光层,所述反光层覆盖在所述凹槽的槽壁上,所述吸光层设于所述反光层上并填满所述凹槽,通过在导光板下表面形成凹槽并在凹槽内设置反光层和吸光层,使得导光板同时具有散射和反射功能,将该背光模组取代现有的背光模组应用到透明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提升透明液晶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与透明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与透明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等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两片玻璃基板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通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现有的侧入侧入式背光模组一般包括:导光板、设于导光板一侧的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扩散片及设于所述扩散片上方的棱镜片,其中,所述散射片、棱镜片和反射片等光学膜片主要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转变为均匀且高亮的准直面光源。然而,随着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不断涌现,透明显示技术因其透明的显示面板这一特性及其独特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透明显示器一般是指可形成透明显示状态以使观看者可看到显示器中显示的影像及显示器背后的景象的显示器。透明显示器具有许多可能的应用,例如建筑物或汽车的窗户和购物商场的展示窗。除了这些大型设备的应用以外,诸如手持式平板电脑的小型设备也可得益于透明显示器,例如,使用户能够观看地图并且能够透过屏幕观看前面的景物。而目前的背光模组中散射片、棱镜片和反射片等光学薄膜的不透明或散射特性限制了透明显示器的透过特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应用到透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能够应用到透明液晶显示装置中,且透明显示效果较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制得的背光模组能够应用到透明液晶显示装置中,且透明显示效果较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透明显示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及设于所述导光板至少一侧的光源;所述导光板下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反光层及吸光层,所述反光层覆盖在所述凹槽的槽壁上,所述吸光层设于所述反光层上并填满所述凹槽。所述凹槽为弧形槽或矩形槽。所述反光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吸光层的材料为黑色有机树脂。所述光源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一个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光源的数量为2个,所述两个光源分部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两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一导光板、通过一道光罩制程在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凹槽;步骤S2、在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上形成一层反光薄膜,通过一道光罩制程图案化所述反光薄膜,形成覆盖在所述凹槽的槽壁上的反光层;步骤S3、在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及反光层上形成一层吸光薄膜,通过一道光罩制程图案化所述吸光薄膜,形成设于所述反光层上并填满所述凹槽的吸光层;步骤S4、在所述导光板至少一侧设置光源。所述凹槽为弧形槽或矩形槽,所述反光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吸光层的材料为黑色有机树脂。所述光源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一个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光源的数量为2个,所述两个光源分部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两侧。本专利技术还一种透明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及设于所述导光板至少一侧的光源;所述导光板下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反光层及吸光层,所述反光层覆盖在所述凹槽的槽壁上,所述吸光层设于所述反光层上并填满所述凹槽,将该背光模组取代现有的背光模组应用到透明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提升透明液晶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制得的背光模组能够应用到透明液晶显示装置中,且透明显示效果较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透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透明显示效果。附图说明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暨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4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2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3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0及设于所述导光板10至少一侧的光源20;所述导光板10下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有反光层12及吸光层13,所述反光层12覆盖在所述凹槽11的槽壁上,所述吸光层(13)设于所述反光层12上并填满所述凹槽11。具体地,所述凹槽11为弧形槽,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所述凹槽11也可以为矩形槽或锥形槽等其他形状的凹槽。具体地,所述反光层12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吸光层13的材料为黑色有机树脂,优选地,所述反光层12的材料为钼、钛及铝等高反射率的金属。可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源20的数量为2个,所述两个光源20分部设于所述导光板10的两侧。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源2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所述一个光源20设于所述导光板10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光源20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光源。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导光板10下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能够破坏导光板10的内部的全反射,使得光线能够从所述导光板10中出射,具体为当光线射到所述凹槽11上时,所述凹槽11的槽壁上所覆盖的反光层12将发射该光线,使得该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从所述导光板10中出射。与此同时,在所述凹槽11内还设有吸光层13,当所述射到所述凹槽11上的光线未能被反光层12全部反射时,所述吸光层13能够吸收未被反射的光线,避免光线从所述导光板10的下表面射出,同时所述吸光层13还能吸收外界环境光,避免环境光影响显示效果,将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10应用到透明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提升透明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如图3所示,提供一导光板10、通过一道光罩制程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下表面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凹槽11。具体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下表面涂布第一光阻,并通过一道光罩对第一光阻进行曝光、显影,接着以剩余的第一光阻为遮挡对导光板10的下表面进行蚀刻,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凹槽11。具体地,所述凹槽11为弧形槽,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10)及设于所述导光板(10)至少一侧的光源(20);所述导光板(10)下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有反光层(12)及吸光层(13),所述反光层(12)覆盖在所述凹槽(11)的槽壁上,所述吸光层(13)设于所述反光层(12)上并填满所述凹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10)及设于所述导光板(10)至少一侧的光源(20);所述导光板(10)下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有反光层(12)及吸光层(13),所述反光层(12)覆盖在所述凹槽(11)的槽壁上,所述吸光层(13)设于所述反光层(12)上并填满所述凹槽(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为弧形槽或矩形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12)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吸光层(13)的材料为黑色有机树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20)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一个光源(20)设于所述导光板(10)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20)的数量为2个,所述两个光源(20)分部设于所述导光板(10)的两侧。6.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一导光板(10)、通过一道光罩制程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下表面形成多个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思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