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则有专利>正文

一种承力式模板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673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承力式模板构件,包括模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平行相间布设的桁架(2),桁架(2)设置在模板(1)上,并相连形成整体,桁架(2)设置有上弦杆(3)、下弦杆(4)、腹杆(5),腹杆(5)与上弦杆(3)和下弦杆(4)相连,桁架(3)之间有至少一个空心构件(6)与桁架(2)连接形成整体。适用于各种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板、楼盖、屋盖、基础底板、墙体和桥梁使用,特别适用于无梁楼盖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承力式模板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多高层建筑的楼盖、屋盖等主要采用现浇砼整体浇筑,一般的施工方法是在施工现场搭设规定的临时的脚手架,并设置好模板,而且根据需要配置钢筋,然后现场进行砼浇注。代替这种现场中用的模板施工的是预先在工厂制造的所谓预制的模板,然后将这种预制的模板搬入现场,安装在相应的脚手架上施工,由于其作业性先进,可以缩短工期,所以近年来被广泛采用。这类预先制作的模板有压型钢板、砼模板及预应力砼模板等,但是,这类预制的模板在现浇砼楼盖、屋盖等现浇砼板施工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成本过高,重量太大,不够轻便。例如采用压型钢板作为不拆除的永久性模板时,虽然强度高,刚度大,但是成本高,同时,外露的钢模板容易锈蚀,严重影响建筑的美观与使用。当采用砼模板作为不拆除的永久性模板时,如专利号为03227765.2、名称为“一种钢筋混凝土拼装楼板”的技术专利,在该专利的说明书第3页第13行至第22行中具体描述了该技术的实现方式,“该钢筋混凝土拼装楼板,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筋,楼板由多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组成,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纵向肋下两侧开有孔洞,钢筋穿过构件两侧的孔洞,连接多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楼板后,槽内再浇筑混凝土填平。”,该技术专利方案中,楼板由多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组成,并通过现穿钢筋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已有的钢筋形成纵横交错的布局来形成双向结构,不需现场支模,现穿钢筋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原有钢筋形成纵横交错的布局,能承受双向荷载,但是,其本身为单向结构,需现穿钢筋方可承受双向荷载,而且,其构件纵向肋结构造成了横向隔断,不便于管线穿设,现浇砼与模板之间的叠合界面的抗剪能力低,楼盖或屋盖施工用的钢筋、砼等材料耗用大,成本高,整体性差。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承力式模板构件已为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力式模板构件,应用于现浇砼板时,可参与承力结构共同传力,而且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叠合界面的抗剪能力强、成本低、整体性好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平行相间布设的桁架,桁架设置在模板上,并相连形成整体,桁架设置有上弦杆、下弦杆、腹杆,腹杆与上弦杆和下弦杆相连,桁架之间有至少一个空心构件与桁架连接形成整体。这样,承力式模板构件应用于现浇砼板时,由于还包括有平行相间布设的桁架,桁架设置在模板上,并相连形成整体,桁架设置有上弦杆、下弦杆、腹杆,腹杆与上弦杆和下弦杆相连,因而承力式底板构件具有强度高、刚度大、施工方便等特点,并且可大大提高现浇砼与桁架之间的相互嵌固作用,提高现浇砼与底板之间的叠合界面的抗剪能力,提高现浇砼板的整体性能,同时,由于桁架之间有至少一个空心构件与桁架连接形成整体,因而,在应用于现浇砼板时,能大大减少现浇砼板的钢筋和砼的用量,降低成本;此外,承力式模板构件可在工厂实现大批量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与施工成本,适用于各种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板、楼盖、屋盖、基础底板、墙体和桥梁使用,特别适用于无梁楼盖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心构件为封闭空心构件。这样,空心构件的整体性好,两者不易分裂破坏,同时,模板构件施工应用简单,安装方便快捷,降低了施工应用难度,减轻了施工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心构件为开口盆状构件。这样,当所述的空心构件为开口盆状构件时,各种预埋管线或者其它预制吊挂件可十分方便地预埋到盆状构件内,同时,盆状构件的高度可根据不同要求来进行调整,以满足应用需要,极大地方便了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心构件为至少一块板片拼合而成,拼合部位有拼合件连接成整体。这样,当空心构件为至少一块板片拼合而成,拼合部位有拼合件连接成整体时,承力式模板构件可运输至应用现场后再进行拼装组合,板片可叠合运输,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成本和损耗。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心构件与上弦杆连接。这样,当空心构件与上弦杆连接时,空心构件和桁架之间相互得到了连接和支撑,整体性好,使其彼此之间的位置不易发生变动产生偏差,有效地保证了模板构件的质量,降低了模板构件的损耗率。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心构件与下弦杆连接。这样,当空心构件与下弦杆连接时,空心构件和桁架之间相互得到了连接和支撑,整体性好,使其彼此之间的位置不易发生变动产生偏差,有效地保证了模板构件的质量,降低了模板构件的损耗率。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心构件与腹杆连接。这样,当空心构件与腹杆连接时,空心构件和桁架之间相互得到了连接和支撑,整体性好,使其彼此之间的位置不易发生变动产生偏差,有效地保证了模板构件的质量,降低了模板构件的损耗率。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心构件与桁架由连接件连接成整体。这样,当空心构件与桁架由连接件连接成整体时,两者的连接十分方便简单,并且,可将板片和底板分开运输至应用现场后再进行拼装,降低了运输成本和运输损耗,方便了生产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单向扎带。这样,当连接件为单向扎带时,连接件连接后不易松散,提高了承力式模板构件的质量,使其不易损坏。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铁丝或绳。这样,当所述的连接件为铁丝或绳时,铁丝或绳之间连接极为方便,只需搭接扭转即可连接稳固,同时,铁丝或绳的价格便宜,制作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公母槽或插销。这样,当连接件为公条、母槽相互拼装组合时,公条插入母槽内后,相邻板片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空心构件,并且空心构件以板片运至施工现场后再拼装,生产制作方便,而且,还可大幅度降低损耗率,节约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止逆插孔卡扣。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卡扣松动滑落,同时,在止逆插孔卡扣锁紧后,封闭空心盒与底板或桁架之间不易产生位移偏差,有效地保证了承力式模板构件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二个以上空心构件在桁架间纵向排列。这样,当承力式模板构件应用于现浇砼板中后,可有效地改善现浇砼板的内部结构,节省钢筋和砼用量,进一步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二个以上空心构件在桁架间纵向相间排列。这样,空心构件在桁架间纵向相间排列,当所述承力式模板构件应用于现浇砼板中时,现浇砼浇入空心构件之间的间隔空间内,形成了现浇砼暗肋,可大幅度提高现浇砼板的承载能力和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二排空心构件横向排列。这样,当所述承力式模板构件应用于现浇砼板中后,现浇砼浇入间隔内,形成了现浇砼暗肋,可有效地改善现浇砼板的内部承力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二排空心构件横向间隔排列。这样,空心构件横向间隔排列,当所述承力式模板构件应用于现浇砼板中时,现浇砼浇入空心构件之间的间隔空间内,形成了现浇砼暗肋,大幅度提高了现浇砼板的承载能力和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二列二排空心构件横向和纵向排列。这样,当承力式模板构件上设置有至少二列二排空心构件横向和纵向排列时,所述承力式模板构件应用于现浇砼板中后,现浇砼浇入空心构件之间的间隔内,形成了相互相交的现浇砼暗肋,改善了现浇砼板内部结构,提高了现浇砼板的承载能力和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二列二排空心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力式模板构件,包括模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平行相间布设的桁架(2),桁架(2)设置在模板(1)上,并相连形成整体,桁架(2)设置有上弦杆(3)、下弦杆(4)、腹杆(5),腹杆(5)与上弦杆(3)和下弦杆(4)相连,桁架(3)之间有至少一个空心构件(6)与桁架(2)连接形成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则有
申请(专利权)人:邱则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