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捉无人机的网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6375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捕捉无人机的网弹,包括:弹体、毫米波天线、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推网气囊、拉网铁块、网体、第一级推进动力源、第二级推进动力源、第三级推进动力源。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毫米波探测距离的方式,使控制更精确;弹体携带推进动力源,大大增加了捕捉无人机的距离和范围;采用三级推进动力源,分级推进,防止近距离捕捉后依然有大量剩余推进力量使网体严重变形,影响捕捉成功率。使用物理方法进行捕捉无人机,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污染。

A net projectile that capture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et projectile to captur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including: the projectile, the millimeter wave antenna, the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module, the push net air bag, the pull net iron block, the net body, the first stage propulsion power source, the second stage propulsion power source, and the third stage propulsion power source. The invention uses the millimeter wave detection distance to make the control more accurate; the projectile carries the propulsion power source, greatly increases the distance and range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es the three stage propulsion power source, classifying the propulsion, preventing the close range capture still has a large number of remaining propulsion force to make the net body seriously deformed and affects the capture success rate. \u3002 The use of physical methods to captur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will not cause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捉无人机的网弹
本专利技术涉及毫米波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捕捉无人机的网弹。
技术介绍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并不一定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现有技术。随着无人机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机进入了民用生活领域。由于缺乏一定的管制措施以及有效的防御技术,无人机造成机场飞机停飞、侵犯公民隐私等报道已屡见不鲜。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开展反无人机技术研究势在必行。目前的反无人机手段主要有毁伤技术、干扰技术及伪装欺骗技术等。其中毁伤技术主要包括反无人机导弹技术、激光武器技术等,运用这些技术往往需要与地面侦察控制中心联系,组成地面-空中火力打击网对无人机实施火力摧毁,系统设备结构复杂,维护难度较大,用于视距范围内民用无人机的防范成本较为昂贵。若采用电子对抗设备对无人机进行电磁干扰,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或者GPS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在一定程度提高捕捉无人机的成功率和扩大捕捉范围而不会对周围造成电磁或者GPS污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捕捉无人机的网弹包括:弹体、毫米波天线、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推网气囊、拉网铁块、网体、第一级推进动力源、第二级推进动力源、第三级推进动力源。所述弹体分成两部分,用来承载和保护其他部分;毫米波天线用于收发毫米波,探测网弹和无人机之间的距离;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用于处理探测的信息和控制整个网弹的功能;推网气囊用于在预定的时候将弹体两部分分开并将网体推出弹体,为开网做准备;拉网铁块和网体相连接,在一定量的火药的引爆下以一定速度飞出,从而拉开网体;网体用于缠绕捕捉无人机;推进动力源分成三级,为网弹提供飞行动力,其中第二级推进动力源、第三级推进动力源被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所控制,在预定条件下才能被启用。优选地,所述拉网铁块采用定量火药引爆推动铁块朝四个方向飞出。优选地,所述弹体内设有缓冲海绵。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捕捉无人机的成功率和扩大捕捉范围而不会对周围造成电磁或者GPS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网弹示意图;其中,1—弹体;2—毫米波天线;3—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4—推网气囊;5—拉网铁块;6—网体;7-1—第一级推进动力源;7-2—第二级推进动力源;7-3—第三级推进动力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捕捉无人机的网弹,该网弹包括:弹体1、毫米波天线2、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3、推网气囊4、拉网铁块5、网体6、第一级推进动力源7-1、第二级推进动力源7-2、第三级推进动力源7-3。所述弹体1分成两部分,用来承载和保护其他部分;毫米波天线2用于收发毫米波,探测网弹和无人机之间的距离;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3用于处理探测的信息和控制整个网弹的功能;推网气囊4用于在预定的时候将弹体1两部分分开并将网体6推出弹体1,为开网做准备;拉网铁块5和网体6相连接,在一定量的火药的引爆下以一定速度飞出,从而拉开网体;网体6用于缠绕捕捉无人机;推进动力源分成三级,为网弹提供飞行动力,其中第二级推进动力源7-2、第三级推进动力源7-3被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3所控制,在预定条件下才能被启用。所述拉网铁块5采用定量火药引爆推动铁块朝四个方向飞出。所述弹体1内设有缓冲海绵。具体实施方式及原理:在瞄准无人机并且发射网弹后,网弹前端的毫米波天线2不断探测网弹和无人机之间的距离,当探测到网弹和无人机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3对各个部分进行控制,对推进动力源不在发出启动下一级推进动力源的命令;控制推网气囊4将弹体1分开成上下两部分,同时将网体6推出弹体1,再控制开网铁块5下面的火药引爆,将开网铁块5瞬间推出,开网铁块5利用惯性通过和网体6的连接线将网体6拉开。预设时间使网体在达到无人机前方的时候开网面积达到最大,将无人机缠绕包裹,从而达到捕捉无人机的目的。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提高捕捉无人机的成功率和扩大捕捉范围而不会对周围造成电磁或者GPS污染。由技术常识可知,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专利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捉无人机的网弹,其特征在于,该网弹包括:弹体(1)、毫米波天线(2)、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3)、推网气囊(4)、拉网铁块(5)、网体(6)、第一级推进动力源(7‑1)、第二级推进动力源(7‑2)、第三级推进动力源(7‑3)。所述弹体(1)分成两部分,用来承载和保护其他部分;毫米波天线(2)用于收发毫米波,探测网弹和无人机之间的距离;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3)用于处理探测的信息和控制整个网弹的功能;推网气囊(4)用于在预定的时候将弹体(1)两部分分开并将网体(6)推出弹体(1),为开网做准备;拉网铁块(5)和网体(6)相连接,在一定量的火药的引爆下以一定速度飞出,从而拉开网体;网体(6)用于缠绕捕捉无人机;推进动力源分成三级,为网弹提供飞行动力,其中第二级推进动力源(7‑2)、第三级推进动力源(7‑3)被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3)所控制,在预定条件下才能被启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捉无人机的网弹,其特征在于,该网弹包括:弹体(1)、毫米波天线(2)、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3)、推网气囊(4)、拉网铁块(5)、网体(6)、第一级推进动力源(7-1)、第二级推进动力源(7-2)、第三级推进动力源(7-3)。所述弹体(1)分成两部分,用来承载和保护其他部分;毫米波天线(2)用于收发毫米波,探测网弹和无人机之间的距离;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3)用于处理探测的信息和控制整个网弹的功能;推网气囊(4)用于在预定的时候将弹体(1)两部分分开并将网体(6)推出弹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刚刘成虎金海涛刘同海马军冯庆裴进明陶宗虎徐胡成于涛窦红梅陈玉喜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博高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