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传输电信号的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6253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传输电信号的线缆(10),线缆(10)包括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12)以及至少N条线n,其中N≥2且

Cables for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al signal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able (10) for transmitting electric signals, comprising a housing (12) made of an electrical insulating material and at least N lines n, of which N (> 2) 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传输电信号的线缆
根据技术方案1的前序部分,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传输电信号的线缆,所述线缆具有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以及至少N条线n,其中N≥2且所述N条线配置于所述外壳内,各线m具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总共M条配线,其中M≥1且满足n∈[1,N]、的线n的满足m∈[1,M]、的配线m由电介质围绕,所述电介质具有相对介电常数εr(m,n)>1的预定值。
技术介绍
用于传输电信号的线缆包含由导体材料制成的配线,为了相互电绝缘的目的,该配线在各情况下均由电绝缘体围绕。电绝缘体具有电介质特性并且对用于电信号的线缆的传导特性或传播特性具有决定性影响,该电信号基本上是电磁波。电介质或电介质材料的重要特性为其介电常数ε。介电常数(来自拉丁语permittere:允许、传输、承认)ε(也被称为“电介质导电率”或“电介质函数”)表征了材料对于电场的渗透性(permeability)。真空也被赋予介电常数,因为在真空中也能够形成电场或传播电磁场。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还被称为介电常数或电介质常数)是介质的介电常数ε与真空的介电常数(电场常数ε0)的比:它是介质的电介质极化的弱磁效应的量度,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传输电信号的线缆(10),所述线缆(10)具有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12)以及至少N条线n,其中N≥2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15 DE 102016003134.41.一种用于传输电信号的线缆(10),所述线缆(10)具有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12)以及至少N条线n,其中N≥2且所述N条线配置于所述外壳(12)内,各线m具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总共M条配线(16、18、20、22),其中M≥1且满足n∈[1,N]、的线n的满足m∈[1,M]、的配线m(16、18、20、22)由电介质(24、26、28、30)围绕,所述电介质(24、26、28、30)具有相对介电常数εr(m,n)>1的预定值,其特征在于,对于至少两条不同的线n=j和n=(j+s),适用如下情况:εr(m,j)=εr(m,j+s)-k(s),其中m∈[1,M],j∈[1,N-1],s∈[1,N-j],其中,且k(s)∈[-2.0,-0.01]且k(s)∈[0.0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10),其特征在于,对于各条线n,除了制造过程导致的偏差之外,该线n的所述配线(16、18、20、22)的电介质(24、26、28、30)的相对介电常数值相同,使得εr(p,n)=εr(p+q,n),其中q∈[1,M-p],p∈[1,M-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10)是M=2且N=2的星绞线缆,其中两条线的四条配线(16、18、20、22)以十字形的方式彼此加捻。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线缆(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线的配线(16、18、20、22)的电介质(24、26、28、30)由聚丙烯材料、即PP制成,至少一条不同的线的配线(16、18、20、22)的电介质(24、26、28、30)由聚乙烯材料、即PE制成。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线缆(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线的配线(16、18、20、22)的电介质(24、26、28、30)由具有不同所述相对介电常数εr值的两个或更多个电介质材料(70)的同心层叠结构建立。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线缆(10),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条线的配线(16、1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阿姆布雷希特T·施密特S·昆茨
申请(专利权)人: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