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减电位排列笔杆式点火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50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减电位排列笔杆式点火线圈,包括铁芯、绕制在铁芯周面且轴向排布的初级绕组、套设在初级绕组外的高压骨架、绕制在高压骨架上的次级绕组、套设在次级绕组上的导瓷套以及封装上述部件的外壳,所述次级绕组沿高压骨架轴向排布,所述次级绕组与铁芯之间以及次级绕组与导瓷套之间的绝缘距离随着其电位增高而呈等比增加。所述高压骨架为阶梯状,所述高压骨架在次级绕组电位最高侧的外径最小且其壁厚最大,同时其外径沿电位增高方向阶梯性减小且其壁厚随之阶梯性增加,所述初级绕组的层数沿电位增高方向阶梯性减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笔杆式线圈内部绝缘容易被击穿烧毁,导致汽车启动困难、发动机无力甚至导致车辆自然等问题。

A Pen-rod Ignition Coil with Equal Decreasing Potential Arrange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en rod ignition coil with equal potential reduction arrangement, which comprises an iron core, a primary winding wound on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iron core and arranged axially, a high-voltage skeleton sheathed outside the primary winding, a secondary winding wound on the high-voltage skeleton, a guide porcelain sheath sheathed on the secondary winding and a shell encapsulating the components. The secondary winding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axis of the high-voltage skeleton, and the insulation distance between the secondary windings and the iron core and between the secondary windings and the guide bush increases in an equal propor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ir potential. The high-voltage skeleton is a step-like structure.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high-voltage skeleton is the smallest at the highest potential side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and its wall thickness is the largest. At the same time, its outer diameter decreases step-wis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potential increase and its wall thickness increases step-wise. The number of layers of the primary winding decreases step-wis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potential increas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in the prior art. The internal insulation of pen-pole coil is easy to be broken down and burned, which leads to the difficulty of starting the car, the weakness of the engine and even the natural problems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减电位排列笔杆式点火线圈
本专利技术属于笔杆式点火线圈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等减电位排列笔杆式点火线圈高压骨架。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一种主要交通工具,在当今社会里,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随着汽车工业不断发展更新,如今小轿车上使用的点火线圈已经大多改为了笔杆式结构的,这种类型的点火线圈通过橡胶护套直接与火花塞连接在一起,产品体积小,电磁兼容性强,点火能量大,输出电压高,燃烧效率更高,是点火线圈发展的趋势。如图1-3是现有的笔杆式点火线圈结构示意图,铁芯10’外部依次为初级绕组20’、高压骨架30’、次级绕组40’,次级绕组外部套设有导瓷套,其初级绕组20’和次级绕组40’均为沿铁芯10’轴向均布,且其绕制次级绕组40’的高压骨架30’厚度以及次级绕组40’与导瓷套50’也是处处相等的,由于导磁套50’和铁芯10’均为零电位,那么次级绕组40’靠近高压输出端的部分则为电压最高的部分,那么其相对导磁套50’和铁芯10’的电位差最高,但是高压骨架30’的结构导致了其在该侧的次级绕组40’与铁芯10’绝缘性能不高,该侧的高压骨架30’极易被击穿,并且其与导瓷套50’之间的间距较小,这部分的间隙的空气也非常容易被电离导致击穿,击穿的后果则导致笔杆点火线圈损坏,出现发动机点火故障,甚至导致笔杆点火线圈燃烧二导致自燃,非常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减电位排列笔杆式点火线圈,其意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等减电位排列笔杆式点火线圈,包括铁芯、绕制在铁芯周面且轴向排布的初级绕组、套设在初级绕组外的高压骨架、绕制在高压骨架上的次级绕组、套设在次级绕组上的导瓷套以及对封装上述部件的外壳,所述次级绕组沿高压骨架轴向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绕组与铁芯之间以及次级绕组与导瓷套之间的绝缘距离随着其电位增高而呈等比增加,这样就可以使次级绕组与铁芯以及导瓷套之间的绝缘性能随着次级绕组的电位升高为增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位增高而绝缘性能不增长的问题。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高压骨架为阶梯状,所述高压骨架在次级绕组电位最高侧的外径最小且其壁厚最大,同时其外径沿电位增高方向阶梯性减小且其壁厚随之阶梯性增加,所述初级绕组的层数沿电位增高方向阶梯性减少,由于次级绕组是沿着高压骨架轴向进行分布,其电位是由低电位侧向高电位侧逐渐增加,将整个电位进行分区分段,在一定电位范围保证次级绕组与铁芯之间以及次级绕组与导瓷套之间的绝缘距离不小于其被击穿的绝缘距离,分区分段的结果高压骨架的形状以及壁厚产生阶梯状的变化,同时低压绕组的分布(即低压绕组的层数分布)更多的集中在电位较低侧,然后其层出向高压侧递减,这样就可以在保证铁芯尺寸不变,满足磁通量的基础上增加了高电位侧的高压骨架的壁厚增加,大大提高磁极线圈与铁芯的绝缘距离和绝缘性能;同时,高压骨架外径低电位侧外径最大,然后向高电位侧外径逐渐减小,这样就使次级线圈与导瓷套的绝缘距离由低压侧向高压侧增大,大大提高磁极线圈与导瓷套的绝缘距离和绝缘性能,由此,次级绕组与铁芯以及导瓷套之间的绝缘性能大大增强,解决了因为绝缘不足导致击穿的问题。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铁芯采用有取向硅钢片,增强铁芯的导磁率,增强点火能量。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次级绕组与铁芯之间以及次级绕组与导瓷套之间的绝缘距离与其电位增高成等比关系。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高压骨架内径大于所述铁芯的外径,便于接纳绕有初级线圈的铁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高压骨架内径在次级绕组电位最高侧的内径稍大于所述铁芯的外径,以使所述铁芯嵌入该侧的高压骨架内,一方面这样可以竟可能的增加高电位侧的高压骨架壁厚,另一方面增强铁芯安装的稳定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高压骨架向高压输出端口延伸有一段中空的高压导线引导部,所述高压导线引导部周面开设有贯通的走线通道用以将次级绕组的高压导线引入到高压输出端口,便于次级绕组高压导线引出。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笔杆式线圈内部绝缘容易被击穿烧毁,导致汽车启动困难、发动机无力甚至导致车辆自然等问题;采用该方案的笔杆点火线圈寿命大大延长,故障率更低,可靠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笔杆式点火线圈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笔杆式点火线圈高压骨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笔杆式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笔杆式点火线圈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笔杆式点火线圈高压骨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笔杆式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1-6,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一种等减电位排列笔杆式点火线圈,包括铁芯10、绕制在铁芯10周面且轴向排布的初级绕组20、套设在初级绕组20外的高压骨架30、绕制在高压骨架30上的次级绕组40、套设在次级绕组40上的导瓷套50以及封装上述部件的外壳60,次级绕组40沿高压骨架30轴向排布;为了实现次级绕组40与铁芯10之间以及次级绕组40与导瓷套50之间的绝缘距离随着其电位增高(图4箭头方向为电位增高方向)而呈等比增加,本实施例中采用以下结构:高压骨架30为阶梯状,高压骨架30在次级绕组40电位最高侧的外径最小且其壁厚最大,同时其外径沿电位增高方向阶梯性减小且其壁厚随之阶梯性增加,初级绕组40的层数沿电位增高方向阶梯性减少。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高压骨架30分为中空的第一骨架段31、第二骨架段32、第三骨架段33,第一骨架段31、第二骨架段32、第三骨架段33的外径依次减少但其壁厚依次增加,这就使得第一骨架段31的内径大于第二骨架段32的内径,第二骨架段32的内径大于第三骨架段33的内径,高压骨架30内径大于铁芯10的外径,便于接纳绕有初级线圈20的铁芯10,这里铁芯10为直径固定的棒体,故而铁芯10表面分别与第一骨架段31、第二骨架段32、第三骨架段33的内径间距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三骨架段33内径稍大于铁芯10的外径,以使所述铁芯10嵌入该侧的第三骨架段33内且铁芯10在该管内不设置初级绕组。由于初级绕组20的匝数是固定的,如此便可以使初级绕组20在铁芯10表面与第一骨架段31内径的空隙以及铁芯10表面与第二骨架段32与之间的间隙绕制更多层的绕组,从而将初级绕组20合理的进行阶梯性的分配,使得在次级绕组高压侧不分布或者尽可能少分布初级绕组,如此便可以在保证其尽可能具有更大壁厚的情况下更有效的减小高压骨架在次级绕组40高电位侧(第三骨架段33)的外径,从而增加次级绕组40高电位侧与导瓷套50的间距,增加其绝缘距离。优选的,增强铁芯10的导磁率,增强点火能量,本实施例中,铁芯10采用有取向硅钢片。高压骨架30向高压输出端口70延伸有一段中空的高压导线引导部34,高压导线引导部34周面开设有贯通的走线通道36用以将次级绕组40的高压导线引入到高压输出端口70,便于次级绕组高压导线引出。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减电位排列笔杆式点火线圈,包括铁芯、绕制在铁芯周面且轴向排布的初级绕组、套设在初级绕组外的高压骨架、绕制在高压骨架上的次级绕组、套设在次级绕组上的导瓷套以及封装上述部件的外壳,所述次级绕组沿高压骨架轴向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绕组与铁芯之间以及次级绕组与导瓷套之间的绝缘距离随着其电位增高而呈等比增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减电位排列笔杆式点火线圈,包括铁芯、绕制在铁芯周面且轴向排布的初级绕组、套设在初级绕组外的高压骨架、绕制在高压骨架上的次级绕组、套设在次级绕组上的导瓷套以及封装上述部件的外壳,所述次级绕组沿高压骨架轴向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绕组与铁芯之间以及次级绕组与导瓷套之间的绝缘距离随着其电位增高而呈等比增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减电位排列笔杆式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骨架为阶梯状,所述高压骨架在次级绕组电位最高侧的外径最小且其壁厚最大,同时其外径沿电位增高方向阶梯性减小且其壁厚随之阶梯性增加,所述初级绕组的层数沿电位增高方向阶梯性减少。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等减电位排列笔杆式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飞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德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