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50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音减振结构,该隔音减振结构包括:缓冲层、隔音减振层、橡胶隔声层,其中,缓冲层包括多个密封腔体;隔音减振层的一侧贴附于缓冲层的一侧,隔音减振层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部填充有隔音减振填充物;橡胶隔声层的一侧贴附于隔音减振层的另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隔音减振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结实耐用的特点的优点,通过多层隔音减振结构实现了良好的隔音和减振的双重作用,可有效降低其所连接设备的振动水平,实现了对设备本体的降噪功能。

A Noise Isolation and Vibration Absorptio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ound insula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uffer layer, a sound insula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layer and a rubber sound insulation layer, in which the buffer laye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ealed chambers; one side of the sound insula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layer is attached to one side of the buffer layer, and a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sound insula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layer, and the cavity is filled with sound insula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filling. One side of the rubber sound insulation layer is attached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sound insulation and vibration absorption layer. The sound insula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durability. Through the multi-layer sound insula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structure, the dual functions of sound insula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are realized, the vibration level of the equipment connected by the multi-layer sound insula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structure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noise reduction function of the equipment body can b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减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音减振
,具体涉及一种隔音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噪声污染是当今社会四大污染之一,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变电站的噪声问题由来已久。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源为变压器,变压器的铁心在工作时由于磁致伸缩作用而产生周期性振动和噪声。变电站的噪声控制主要采用辅助噪声控制措施,如采用吸声材料、隔声构件、消声装置、隔声罩等,有效阻隔噪声传播途径。但辅助降噪成本较高,而且会带来设备散热不佳、检修困难等问题,也无法实现变压器本体的降噪。而目前降低变压器本体振动与噪声的常用手段是在变压器身下安装隔振器,通过将刚性连接改造为弹性连接,降低铁心的振动向外界传播。变压器铁心振动噪声向外界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两条:其一,通过变压器器身与油箱外壳的刚性连接向外传播;其二,通过器身-变压器油-油箱的途径向外传播,且第二条噪声传播路径是变压器噪声传播的主要途径,隔振器的设置虽然能够对第一条传播途径产生作用,但对第二条传播途径无明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音减振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变电站在变压器身下安装隔振器的隔音减振方法,无法对通过器身-变压器油-油箱的噪声传播产生作用,变压器整体的减振降噪效果较差等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音减振结构,包括:缓冲层、隔音减振层、橡胶隔声层,其中,所述缓冲层包括多个密封腔体;所述隔音减振层的一侧贴附于所述缓冲层的一侧,所述隔音减振层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隔音减振填充物;所述橡胶隔声层的一侧贴附于所述隔音减振层的另一侧。可选地,所述密封腔体为耐油橡胶制成的橡胶气囊。可选地,所述隔音减振填充物为非牛顿流体填充物。可选地,所述非牛顿流体填充物为胀塑性流体材料。可选地,所述橡胶隔声层为高阻尼耐油橡胶材料制成。可选地,所述橡胶隔声层及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丁腈橡胶、氟橡胶、氟硅橡胶、氢化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混合而成。可选地,所述缓冲层、隔音减振层及橡胶隔声层之间采用胶黏剂粘合。可选地,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5mm-5mm。可选地,所述隔音减振层的厚度为0.5mm-100mm。可选地,所述橡胶隔声层的厚度为2mm-50mm。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音减振结构,包括:具有多个密封腔体的缓冲层,贴附于缓冲层的隔音减振层,隔音减振层内设置有空腔,在空腔的内部填充有隔音减振填充物,贴附于隔音减振层的橡胶隔声层。橡胶隔声层减少了设备产生的噪声,隔音减振层的隔音减振填充物一方面吸收经过橡胶隔声层的噪声,另一方面隔音减振填充物的弹性起到减振的作用,提高了隔音减振的效果,缓冲层的密封空腔在受到外力时,发生弹性形变,进一步提高了减振效果,并且密封空腔内的气体有吸音作用,进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噪声传播,该隔音减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结实耐用的特点,通过多层隔音减振结构实现了良好的隔音和减振的双重作用,可有效降低其所连接设备的振动水平,实现了对设备本体的降噪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音减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贴附”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音减振结构,如图1所示,该隔音减振结构包括:缓冲层1、隔音减振层2、橡胶隔声层3,其中,所述缓冲层1包括多个密封腔体4;所述隔音减振层2的一侧贴附于所述缓冲层1的一侧,所述隔音减振层2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隔音减振填充物5;所述橡胶隔声层3的一侧贴附于所述隔音减振层2的另一侧。基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音减振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结实耐用的特点,通过多层隔音减振结构实现了良好的隔音和减振的双重作用,可有效降低其所连接设备的振动水平,实现了对设备本体的降噪。以下结合具体示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音减振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缓冲层1可通过粘合剂固定于变电设备(例如变压器油箱)的内壁上,上述隔音减振层2及橡胶隔声层3依次通过橡胶胶黏剂与缓冲层1粘合。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缓冲层1中的多个密封腔体4采用耐油橡胶制成的橡胶气囊,该耐油橡胶制成的橡胶气囊可以减少油箱内存储汽油或柴油等的腐蚀,延长整个隔音减振结构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该缓冲层1的厚度为0.5mm-5mm,用户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及使用条件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隔音减振层2中所填充的隔音减振填充物5为非牛顿流体填充物,在实际应用中,该非牛顿流体填充物为胀塑性流体材料,该胀塑性流体材料采用内部粘性随受剪切速率增大而增强的流变特性材料,其可以根据外部施加的剪切应力,变化流动特性,从而实现减振的效果,并且该填充物还可实现吸音的作用,减少噪声的传播。在实际应用中,该隔音减振层2的厚度为0.5mm-100mm,用户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及使用条件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橡胶隔声层3采用高阻尼的耐油橡胶材料制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橡胶隔声层3直接与变电设备油箱中存储的油接触,因此需要耐油橡胶材料制成,而高阻尼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隔音减振效果,因此采用高阻尼的耐油橡胶材料既可以降低油对隔音减振结构的破坏,延长隔音减振结构的使用寿命,还能起到隔音减振的效果,形成整个隔音减振结构的第一道隔音减振屏障。在实际应用中,该橡胶隔声层3的厚度为2mm-50mm,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及使用条件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橡胶隔声层3及上述缓冲层1的橡胶材质为丁腈橡胶、氟橡胶、氟硅橡胶、氢化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混合而成。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隔音减振结构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条件选择不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层(1)、隔音减振层(2)、橡胶隔声层(3),其中,所述缓冲层(1)包括多个密封腔体(4);所述隔音减振层(2)的一侧贴附于所述缓冲层(1)的一侧,所述隔音减振层(2)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隔音减振填充物(5);所述橡胶隔声层(3)的一侧贴附于所述隔音减振层(2)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层(1)、隔音减振层(2)、橡胶隔声层(3),其中,所述缓冲层(1)包括多个密封腔体(4);所述隔音减振层(2)的一侧贴附于所述缓冲层(1)的一侧,所述隔音减振层(2)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隔音减振填充物(5);所述橡胶隔声层(3)的一侧贴附于所述隔音减振层(2)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4)为耐油橡胶制成的橡胶气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减振填充物(5)为非牛顿流体填充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音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牛顿流体填充物为胀塑性流体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克聂京凯侯东孔晓峰王斌刘主光易永利樊超田一刘晓圣何强李天飞陈新韩钰朱全军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