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制水机制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542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制水机制水系统,属于制水系统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水系统包括制冷系统、风机以及全热交换器,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以及压缩机,所述风机抽吸系统外部空气至所述全热交换器,外部空气在所述全热交换器中与从所述蒸发器冷却出来的内部空气进行湿热交换,交换后,外部空气送至所述蒸发器进行冷凝制水,内部空气送至所述冷凝器处对所述冷凝器进行冷却散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全热交换器,将从蒸发器冷凝出来的湿冷空气与外部空气在全热交换器中进行湿冷交换,使得导引至蒸发器处的空气湿度更大,温度更低,使得制水能效比有着显著的提升。

A Water System of Air Water Mak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ter system of an air water-making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water-making system. Characteristic: The water making system includes a refrigeration system, a fan and a total heat exchanger.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includes an evaporator, a condenser and a compressor. The fan sucks the external air of the system to the total heat exchanger, and the external air in the total heat exchanger and the internal air cooled from the evaporator. After the exchange, the external air is sent to the evaporator for condensing water, and the internal air is sent to the condenser for cooling and cooling. By setting a total heat exchanger, the wet and cold air condensed from the evaporator is exchanged with the external air in the total heat exchanger, so that the air humidity leading to the evaporator is higher and the temperature is lower, and the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of water production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制水机制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制水机制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制水机,在制水能效比上很低,在实际使用中,耗电大,但制水量不够多,用水成本很高,成为了空气制水机普遍应用的一个障碍,制水能效比的提升就成为了空气制水机的一个不断改进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水系统,其能有效地提升空气制水机的制水能效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空气制水机制水系统,所述制水系统包括制冷系统、风机以及全热交换器,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以及压缩机,所述风机抽吸系统外部空气至所述全热交换器,外部空气在所述全热交换器中与从所述蒸发器冷却出来的内部空气进行湿热交换,交换后,外部空气送至所述蒸发器进行冷凝制水,内部空气送至所述冷凝器处对所述冷凝器进行冷却散热。优选地,所述全热交换器包括框体、多个新风挡板、多个冷风挡板以及全热交换膜层,所述全热交换膜层将所述壳体隔离成多个新风通道和多个冷风通道,所述多个新风通道和所述多个冷风通道一一间隔,所述多个新风挡板固定在所述多个新风通道的相对两侧,所述多个冷风挡板固定在所述多个冷风通道空间的相对两侧,所述多个冷风挡板与所述多个新风挡板垂直相对。优选地,所述制水系统还包括空气湿度分离装置,所述空气湿度分离装置前置于所述全热交换器,所述风机抽吸外部空气经所述空气湿度分离装置进行湿度分离,分离出高湿空气和干空气,高湿空气导引至所述全热交换器中,经所述全热交换器湿热交换,交换后,高湿空气导引至所述蒸发器处进行冷凝制水。优选地,所述所述空气湿度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多个除湿膜层、密封胶板、低湿空气真空泵、高湿空气真空泵,所述密封胶板将所述除湿膜层与所述壳体前内壁之间密封成第一封闭空间,所述密封胶板将所述除湿膜层与所述壳体后内壁之间密封成第二封闭空间,所述密封胶板将相邻的两个所述除湿膜层之间密封成第三封闭空间,所述密封胶板将所述除湿膜层与所述壳体侧壁之间密封成第四封闭空间,所述壳体具有一进风口、一低湿空气出风口及一高湿空气出风口,外部空气经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封闭空间,所述低湿空气真空泵与所述低湿空气出风口相连接,所述高湿空气真空泵与所述高湿空气出风口连接,所述低湿空气真空泵抽吸第一封闭空间空气经由所述多个除湿膜层除湿、所述第三封闭空间、所述第二封闭空气排出,所述高湿空气真空泵抽吸所述除湿膜层中的高湿空气至所述第四封闭空间经由所述高湿空气出风口排至所述制冷系统。优选地,所述全热交换膜层为具有透湿阻气的纸膜。优选地,所述除湿膜层为具有透湿阻气的纸膜。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外部空气进入制冷系统前增加一全热交换器,充分利用从蒸发器冷凝出来的湿冷空气与外部空气在全热交换器中进行湿热交换,这样,进入制冷系统冷凝的外部空气为湿冷空气,能在制冷系统中以更小的能效制出更多的水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制水系统的模块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制水系统的模块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全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空气湿度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全热交换器;101、框体;102、新风挡板;103、冷风挡板;104、全热交换膜层;105、新风通道;106、冷风通道;20、蒸发器;30、冷凝器;40、空气湿度分离装置;401、壳体;402、除湿膜层;403、密封胶板;404、干空气真空泵;405、湿空气真空泵;406、第一密闭空气;407、第二密闭空气;408、第三密闭空间;409、第四密闭空气;410、进气口;411、低湿空气出口;412、高湿空气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制水机制水系统,制水系统包括制冷系统、风机(图未示出)以及全热交换器10,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20、冷凝器30以及压缩机(图未示出),风机抽吸系统外部空气至全热交换器10,外部空气在全热交换器10中与从蒸发器20冷却出来的内部空气进行湿热交换,交换后,外部空气送至蒸发器20进行冷凝制水,内部空气送至冷凝器30处对冷凝器进行冷却散热。外部空气与内部空气通过全热交换器湿热交换后,外部空气湿度增大,温度降低,内部空气湿度减小,温度升高,外部空气变成湿冷空气,导引至蒸发器冷凝制水,外部空气变成干热空气,排至冷凝器冷却散热。通过在进风前设置全热交换器,充分利用制冷系统内部蒸发器出来的空气的湿冷特性,外部空气与内部空气湿热交换后,湿度进一步增大,温度进一步降低,由于进气的外部空气湿度增大、温度降低,使得整个系统制水能效比对应的提升。如图3,具体地,全热交换器10包括框体101、多个新风挡板102、多个冷风挡板103以及全热交换膜层104,全热交换膜层104将框体101隔离成多个新风通道105和多个冷风通道106,多个新风通道105和多个冷风通道106一一间隔,多个新风挡板102固定在多个新风通道105的相对两侧,多个冷风挡板103固定在多个冷风通道106空间的相对两侧,多个冷风挡板102与多个新风挡板103垂直相对。新风与冷风通过新风通道与冷风通道,垂直间隔对流,通过全热交换膜层进行湿度与温度的交换,交换完成后,新风湿度增大、温度降低,冷风湿度减小、温度升高。优选地,全热交换膜层为具有透湿阻气的纸膜,纸膜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利用膜两侧的湿度差、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又一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制水能效比,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制水系统还包括空气湿度分离装置40,空气湿度分离装置40前置于全热交换器10,风机抽吸外部空气经空气湿度分离装置40进行湿度分离,分离出高湿空气和干空气,高湿空气导引至全热交换器10中,经全热交换器10湿热交换,交换后,高湿空气导引至蒸发器20处进行冷凝制水。如图4所示,具体地,空气湿度分离装置10包括壳体401、多个除湿膜层402、密封胶板403、低湿空气真空泵404、高湿空气真空泵405,密封胶板403将除湿膜层402与壳体401前内壁之间密封成第一封闭空间406,密封胶板403将除湿膜层402与壳体401后内壁之间密封成第二封闭空间407,密封胶板403将相邻的两个除湿膜层402之间密封成第三封闭空间408,密封胶板403将除湿膜层402与壳体401侧壁之间密封成第四封闭空间409,壳体401具有一进风口410、一低湿空气出风口411及一高湿空气出风口412,外部空气经由进风口410进入第一封闭空间406,低湿空气真空泵404与低湿空气出风口411相连接,高湿空气真空泵405与高湿空气出风口412连接,低湿空气真空泵404抽吸第一封闭空间406空气经由多个除湿膜层402除湿、第三封闭空间408、第二封闭空间407排出,高湿空气真空泵405抽吸除湿膜层402中的高湿空气至第四封闭空间409经由高湿空气出风口412排至制冷系统。具体的,除湿膜层为具有透湿阻气的纸膜,纸膜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利用膜两侧的湿度差、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低湿空气真空泵和高湿空气真空泵抽吸空气产生压力差,使得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子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制水机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水系统包括制冷系统、风机以及全热交换器,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以及压缩机,所述风机抽吸系统外部空气至所述全热交换器,外部空气在所述全热交换器中与从所述蒸发器冷却出来的内部空气进行湿热交换,交换后,外部空气送至所述蒸发器进行冷凝制水,内部空气送至所述冷凝器处对所述冷凝器进行冷却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制水机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水系统包括制冷系统、风机以及全热交换器,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以及压缩机,所述风机抽吸系统外部空气至所述全热交换器,外部空气在所述全热交换器中与从所述蒸发器冷却出来的内部空气进行湿热交换,交换后,外部空气送至所述蒸发器进行冷凝制水,内部空气送至所述冷凝器处对所述冷凝器进行冷却散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包括框体、多个新风挡板、多个冷风挡板以及全热交换膜层,所述全热交换膜层将所述框体隔离成多个新风通道和多个冷风通道,所述多个新风通道和所述多个冷风通道一一间隔,所述多个新风挡板固定在所述多个新风通道的相对两侧,所述多个冷风挡板固定在所述多个冷风通道空间的相对两侧,所述多个冷风挡板与所述多个新风挡板垂直相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水系统还包括空气湿度分离装置,所述空气湿度分离装置前置于所述全热交换器,所述风机抽吸外部空气经所述空气湿度分离装置进行湿度分离,分离出高湿空气和干空气,高湿空气导引至所述全热交换器中,经所述全热交换器湿热交换,交换后,高湿空气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栋吕政举黄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泉空气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