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477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生态制剂,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微生态制剂主要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200亿CFU70‑80份,地衣芽胞杆菌200亿CFU 15‑20份,凝结芽孢杆菌200亿CFU 10‑15份,嗜酸乳杆菌200亿CFU 50‑60份,植物乳杆菌200亿CFU 30‑50份,粪肠球菌200亿CFU 40‑60份,戊糖片球菌200亿CFU 20‑30份,啤酒酵母100亿CFU10‑2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5亿CFU30‑50份,海洋红酵母100亿CFU 0‑30份,载体20‑100份,有机碳源0~100份,发酵液0‑10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分解水体中多余饵料、粪便、有机质等,可有效防止蓝藻爆发,并控制由于水质恶化带来的养殖动物的疾病发生,同时分解水中有机质,被分解后有机物质可以被藻类或水产动物吸收,减少饵料系数,增加养殖效益。

A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for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for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belonging to a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The technical scheme adopted is as follows: the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raw materials of the following weight ratio: Bacillus subtilis 20 billion CFU 70 80, Bacillus licheniformis 20 billion CFU 15 20, Bacillus coagulans 20 billion C. FU 10_15,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20 billion CFU 50_60,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20 billion CFU 30_50, Enterococcus faecalis 20 billion CFU 40_60, Tapidococcus pentosus 20 billion CFU 20_30,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10 billion CFU 10_20, Rhodopseudomonas marsh 500 million CFU 30 50, Rhodotorula Maris 10 billion CFU 30_50, carrier 20. Fermentation broth 0 1000, organic carbon source 0 100. The invention can decompose excess bait, feces, organic matter, etc. in the water body,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utbreak of cyanobacteria, control the disease of aquaculture animals caused by the deteri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and decompose the organic matter in the water. The decomposed organic matter can be absorbed by algae or aquatic animals, reduce the bait coefficient and increase the aquaculture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态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密度水产养殖满足了人们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高密度水产养殖出于对养殖成本的控制,对水产药物、化学水质改良剂的依赖较强,养殖水环境比较脆弱。养殖疾病的频发制约了人们养殖积极性,养殖用药的增加对食品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危害在于人工养殖过程中因不合理处置污染物(如使用消毒物或药物)造成的养殖区域内水环境的污染以及人工养殖废水排放或扩散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如投入养殖水域中的人工饵料在溶入水中时以及经过养殖水产排泄出的碳、氮、磷等无机营养盐类;鱼虾养殖和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石灰、漂白粉等,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增加水体的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而且饵料和鱼类代谢物中的非溶解部分会产生沉积,增加有机碳含量和底质氧化还原能力,释放硫化氢、甲烷,引起底栖生物种类构成和分布变化。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造成大量的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等沉积在池塘底部,加之大量的人工饲料、消毒剂、抗生素、杀虫剂、重金属等投入养殖系统,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于池塘底泥的自净和缓冲能力有限,当放养密度、投饵用药等因素超过池塘的生态容量时就会造成底质和水质的恶化。水环境的恶化直接制约今后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与水环境良性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改善水产养殖环境。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主要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200亿CFU70-80份,地衣芽胞杆菌200亿CFU15-20份,凝结芽孢杆菌200亿CFU10-15份,嗜酸乳杆菌200亿CFU50-60份,植物乳杆菌200亿CFU30-50份,粪肠球菌200亿CFU40-60份,戊糖片球菌200亿CFU20-30份,啤酒酵母100亿CFU10-2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5亿CFU30-50份,海洋红酵母100亿CFU0-30份,载体20-100份,有机碳源0~100份,发酵液0-1000份。作为优选,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枯草芽孢杆菌200亿CFU75-80份,地衣芽胞杆菌200亿CFU18-20份,凝结芽孢杆菌200亿CFU13-15份,嗜酸乳杆菌200亿CFU55-60份,植物乳杆菌200亿CFU35-40份,粪肠球菌200亿CFU45-50份,戊糖片球菌200亿CFU20-25份,啤酒酵母100亿CFU15-2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5亿CFU30-40份,海洋红酵母100亿CFU0-15份,载体20-50份,有机碳源50~60份,发酵液0-600份。作为优选,所述载体为腐殖酸钠、滑石粉、麦饭石、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碳酸钙可以提高菌群的Ph适应范围,并为固体菌粉提供合适的载体。作为优选,所述有机碳源为玉米淀粉、葡萄糖、乳糖、糖稀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所述发酵液为乳酸菌发酵终产物。作为优选,所述微生态制剂为液体制剂。一种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一)、菌种的制备;(1)、斜面菌种制备:取稀释10-20倍的冷冻管菌种液0.1ml,均匀涂布于斜面培养基(8ml/支)上,温度37±1℃,生化培养箱培养12-48h,放于0-4℃冰库保存,保存期不超过60天;(2)、摇瓶接种:发酵瓶装量为乳酸菌800ml/1000ml,芽孢菌200ml/1000ml、220rpm,灭菌后,接种;37℃温度下培养12-48h后,测Ph以及镜检;(二)、种子罐的制备;(1)、种子罐清洗及备罐:上批罐放罐后,将罐清洗干净,检查设备完好程度和严密度,换垫,进罐检查清除死角和异物,如上批染菌,要先分析原因,认真检查设备;(2)、种子罐空消:压力控制在0.14-0.16MPa,温度128℃以上,保压时间30分钟;(3)、配料、消毒及培养:在种子罐内加水70%,开始搅拌依次投料并控制消前体积小于80%,控制温度121±2℃,消毒30分钟,消后体积约为80%,当罐温降至37℃后,可接种;(4)、接种:接种后控制温度37℃,芽孢菌培养通气量110-140m3/h,罐压0.05±0.01MPa,并定时取样测PH、无菌检查;培养12后,菌丝粘稠无杂菌,且菌体或芽孢量达到规定值之间,可接入发酵罐;当种子长好后,由于其它原因,无法移种时,种子罐可采取降温培养;(三)、发酵罐;(1)、大罐空消:压力控制在0.14-0.16MPa,温度128℃以上,保压时间30分钟;(2)、配料:先向配料罐内加水70%左右,开搅拌,并向罐内加入物料,均加水至70%左右,搅拌混匀;(3)、实消毒:控制料温度121℃,物料流速125转,通过燃气锅炉产生的蒸汽打入发酵罐夹层,90℃以下时加热,大于90℃时,蒸汽直接打到发酵罐内部实现消毒;控制消后体积70%±5%,消毒结束后,温度降至37℃以下取生化及无菌样,准备接种;(4)、接种:接种前消接种管,压力0.3MPa以上,时间为不小于0.5小时,用在火圈中接入种子。(5)、发酵培养:芽孢菌接后,空气流量控制在60-180m3/h之间,开始搅拌,搅拌频率125转/分,乳酸菌发酵时Ph控制在5.0-5.5,Ph低于控制可加液碱调到5.5左右,定时取样测定PH镜检形态。其中,芽孢菌的发酵条件是一样的,本步骤中的芽孢菌包括上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凝结芽孢杆菌,芽孢菌发酵后是液体的含量一般不会太高,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芽孢菌是菌粉,也就是通过离心、制粒、包被、喷干后得到的菌粉,本专利技术的液体成品里面也是加入的这种喷干后的菌粉,因为芽孢菌发酵液味道发臭,一般不采用。异常情况的处理:(1)、染菌:种子罐无论染何种杂菌,均不得做种子使用,发酵染菌后,根据具体情况分可分别采取措施。如因种子罐染菌,出现发酵罐断种可采取倒种。(2)、喷干:离心及冻干后可以直接配料或混合发酵后配料。本专利技术的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可以分解水体中多余饵料、粪便、有机质等,可有效防止蓝藻爆发,并控制由于水质恶化带来的养殖动物的疾病发生,同时分解水中有机质,被分解后有机物质可以被藻类或水产动物吸收,减少饵料系数,增加养殖效益;(2)、本专利技术能够消除水体富营养化,有效降解水体中过多的有机物质,净化水体;(3)、养殖中后期调节水色,对藻相、菌相不稳,容易倒藻的池塘,经常使用能有效提高养殖水体的缓冲能力;(4)、本专利技术能够净化浓浊水质,清爽水体,分解和矿化水中大量有机物质(残饵粪便,动物尸体等),清除水体腥味,长期使用能够不断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5)、本专利技术中的菌粉来自于混合高密度发酵,本专利技术富含的有机碳源可以补充水体有益菌生长繁殖短缺因子,特别适应于氨氮超标,藻相、菌相生态被破坏的池塘;(6)、本专利技术为液体制剂,可以拌料预防肠道等细菌性疾病,并可以提高养殖动物肠道对营养的吸收度;长期使用可以明显改善水质,水体形成有益菌群,底质不宜老化;(7)、本专利技术引进生物絮团模型,发酵液种含有硫酸铝钾絮状大分团,可有效保持菌体活性。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作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微生态制剂主要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200亿CFU70‑80份,地衣芽胞杆菌200亿CFU 15‑20份,凝结芽孢杆菌200亿CFU 10‑15份,嗜酸乳杆菌200亿CFU 50‑60份,植物乳杆菌200亿CFU 30‑50份,粪肠球菌200亿CFU 40‑60份,戊糖片球菌200亿CFU 20‑30份,啤酒酵母100亿CFU10‑2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5亿CFU30‑50份,海洋红酵母100亿CFU 0‑30份,载体20‑100份,有机碳源0~100份,发酵液0‑10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微生态制剂主要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200亿CFU70-80份,地衣芽胞杆菌200亿CFU15-20份,凝结芽孢杆菌200亿CFU10-15份,嗜酸乳杆菌200亿CFU50-60份,植物乳杆菌200亿CFU30-50份,粪肠球菌200亿CFU40-60份,戊糖片球菌200亿CFU20-30份,啤酒酵母100亿CFU10-2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5亿CFU30-50份,海洋红酵母100亿CFU0-30份,载体20-100份,有机碳源0~100份,发酵液0-10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枯草芽孢杆菌200亿CFU75-80份,地衣芽胞杆菌200亿CFU18-20份,凝结芽孢杆菌200亿CFU13-15份,嗜酸乳杆菌200亿CFU55-60份,植物乳杆菌200亿CFU35-40份,粪肠球菌200亿CFU45-50份,戊糖片球菌200亿CFU20-25份,啤酒酵母100亿CFU15-2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5亿CFU30-40份,海洋红酵母100亿CFU0-15份,载体20-50份,有机碳源50~60份,发酵液0-6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腐殖酸钠、滑石粉、麦饭石、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碳源为玉米淀粉、葡萄糖、乳糖、糖稀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为乳酸菌发酵终产物。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态制剂为液体制剂。7.一种水质改良的微生态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一)、菌种的制备;(1)、斜面菌种制备:取稀释10-20倍的冷冻管菌种液0.1ml,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硕魏阿超田峰井铸忠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滨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