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绕线式转子电动机的滑环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449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绕线式转子电动机的滑环单元(1),该滑环单元包括:支承板(12);定子;可旋转的轴(3);环套管(5);一个或更多个电刷组件(9),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刷组件各自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电刷(10)和用于使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刷(10)在降低位置与升高位置之间移动得电刷提升机构(21);短路套管(11),该短路套管能够与轴(3)一体地旋转且能够相对于轴(3)以滑动的方式在短路位置与非短路位置之间移动;至少一个主杆(14),所述至少一个主杆铰接至支承板(12)以便能够相对于支承板(1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Sliding Ring Unit for Winding Rotor Mo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liding ring unit (1) for a wound rotor motor,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12); a stator; a rotating shaft (3); a ring sleeve (5); one or more brush assemblies (9), each of which includes one or more brushes (10) and is used to make the one or more brushes. A brush lifting mechanism (21) is obtained by moving multiple brushes (10) between the lowering position and the rising position; a short-circuit sleeve (11), which can rotate in one with the shaft (3) and move between the short-circuit position and the non-short-circuit position in a sliding manner relative to the shaft (3); at least one main rod (14) is articulated to the shaft (3). The supporting plate (12) can rotate between the first position and the second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supporting plate (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绕线式转子电动机的滑环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绕线式转子电动机(也称为滑环式电动机)的滑环单元,特别是具有可动电刷的滑环单元。
技术介绍
绕线式转子电动机是特别的异步电动机,其包括具有绕线式转子铁芯的可旋转的轴和环套管,该环套管承载金属环并且被配装在该轴上。转子回路连接至外部变阻器,以允许改变转子电阻。就三相电动机而言,环套管包括三个环,三个环各自通过线缆连接至单个转子绕组相。转子与轴一体地旋转。滑环式电动机还包括三组电刷,每个相一组电刷,所述三组电刷电连接至变阻器并且与定子电绝缘。电刷与环接触并且电刷可以被提升。当电动机处于停用状态时,电刷与环接触,并且环是电绝缘的(并且因此转子绕组是电绝缘的)。电动机包括由致动器驱动的致动装置。当电动机启动时,致动器驱动致动装置,使得:-三个环短路且因此使得三个转子相短路;-电刷被提升,以使由碳刷粉尘所造成的不必要磨损和污物累积最小。当转子相短路时,转子以类似于普通鼠笼式转子的方式运转。致动装置包括下述复杂机构:该复杂机构允许用于使环短路且用于将电刷升高的校准运动。该机构需要麻烦的设定和维护并且使得电动机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绕线式转子电动机的滑环单元,该滑环单元构造成使得使绕组短路以及将电刷升高是通过下述机构以更简单的方式实现的:该机构足以易于设定和维护,因此降低了该单元的总成本。该目的和其他目的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绕线式转子电动机的滑环单元实现的。从属权利要求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可能有利的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参考附图,从以示例的方式所给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绕线式转子电动机的滑环单元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绕线式转子的滑环单元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滑环单元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的滑环单元的所述部分的平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滑环单元的特例的立体图;图5a和图5b是处于第一构型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滑环单元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6a和图6b是处于第二构型的图5a和图5b中的滑环单元的所述部分的侧视图;图7是根据另一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滑环单元的特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以标记1来表示用于绕线式转子电动机(或滑环式电动机)的滑环单元。滑环单元1可以容置在覆盖箱2中,该覆盖箱2至少局部地可敞开以用于滑环单元1的检查。该单元1包括轴3和定子,该轴3能够相对于覆盖箱2旋转并且至少部分地向外伸出,该定子在附图中未示出。轴3又包括转子。该单元1包括对单元1进行支承的支承板12。支承板12又可以连接至覆盖箱2或者作为覆盖箱2的一部分。单元1还包括环套管5,该环套管5承载至少一个导电环6并且被配装在轴3上。如果电动机为三相电动机,则环套管5包括三个环6,三个环6各自例如通过连接杆4连接至相应的转子绕组相。转子回路可以连接至外部变阻器以改变转子电阻。变阻器可以连接至连接板43,该连接板43可以被容置在形成于覆盖箱2中的变阻器线缆壳体7中,该变阻器线缆壳体7可以被定位在单元1的两侧上,并且变阻器可以通过导电杆而连接至转子回路,这将在下面进行详细描述。单元1包括至少一个电刷组件9,特别地,环6中的每一个环一个电刷组件,其中,每个电刷组件9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电刷10,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刷10能够在降低位置与升高位置之间移动,在降低位置中,电刷10与相应的环6接触,在升高位置中,电刷10距相应的环6一定距离。单元1还包括短路套管11,该短路套管11能够与轴3一体地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轴3以滑动的方式移动。特别地,短路套管11能够在短路位置与非短路位置之间移动。在短路位置中,短路套管11与环套管5相互作用,特别是与环套管5的接触板42相互作用,使得环6短路且因此使得转子相短路,而在非短路位置中,短路套管11距接触板42一定距离且不与环6相互作用,使得环6是电绝缘的并且因此使得转子绕组是电绝缘的。当转子相短路时,转子如鼠笼式转子一样运转。单元1还包括致动装置13,该致动装置13用于使电刷10(特别是对电刷10进行支承的半板29,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在降低位置与升高位置之间移动并且用于使短路套管11在非短路位置与短路位置之间移动。特别地,当电动机被关闭时,电刷10与环6接触且环6电绝缘的。当电动机被启动且达到额定转矩时,致动装置进行以下操作:-使短路套管11从非短路位置移动至短路位置;-使电刷10从降低位置移动至升高位置。致动装置13包括固定地连接至支承板12的致动器16(其优选地具有线性类型)和在主枢轴15处铰接至支承板12的至少一个主杆14。根据可能的实施方式,致动装置13包括一对主杆14,在轴3的每侧中各有一个主杆。主枢轴15和致动器16处于相对于轴3的相反位置中。致动器16直接地或间接地连接至主杆14,并且致动器16驱动主杆14使得主杆14绕主枢轴15摆动。特别地,主杆14通过致动器16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根据可能的实施方式,致动器16为线性致动器并且包括致动器轴17,该致动器轴17优选地平行于轴3且能够在缩回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移动。致动器轴17可以通过中间杆18连接至主杆14,该中间杆18在一侧铰接至致动器轴17且在第二侧在辅助枢轴19处铰接至主杆14。以这种方式,当致动器轴17处于缩回位置时,主杆14处于第一位置,且当致动器轴17处于伸展位置时,主杆14处于第二位置。此外,主杆14优选地通过定位在主枢轴15与辅助枢轴19之间的连接支承件20连接至短路套管11,使得:在主杆14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短路套管11通过沿着轴3滑动同时与轴3一体地旋转而相应地从非短路位置移动至短路位置,并且在主杆14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短路套管11通过沿着轴3滑动同时与轴3一体地旋转而相应地从短路位置移动至非短路位置。此外,主杆14在系索枢轴22处连接至电刷提升机构21,该电刷提升机构21使电刷在降低位置与升高位置之间移动。根据可能的实施方式,系索枢轴22被定位成使得主枢轴15位于系索枢轴22本身与辅助枢轴19之间,并且电刷提升机构21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系索23,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系索23在一侧在系索枢轴22处连接至主杆14并且在另一侧连接至电刷10、特别是连接至半板29,使得:在主杆14处于第一位置时,电刷10处于降低位置,并且在主杆14处于第二位置时,半板29处于升高位置并且因此电刷10处于升高位置,这是因为系索23在系索枢轴22处被主杆14拉动。因此,简要地总结如下:-当致动器轴17处于缩回位置(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出的)时:主杆14处于第一位置;短路套管11处于非短路位置;电刷10处于降低位置;电动机处于启动位置;-当致动器轴17处于伸展位置(如图6a和图6b中所示出的)时:主杆14处于第二位置;短路套管11处于短路位置;电刷10处于升高位置;电动机处于正常连续运行状态;应当注意的是,致动器16可以相对于主杆14以不同的方式定位。特别地,致动器16和辅助枢轴19可以定位在相对于主枢轴15的相反位置中。参照图5a和图6a中的侧视图,这指的是致动器16和辅助枢轴19可以位于上部位置中而不是位于所示出的下部位置中。在图7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绕线式转子电动机的滑环单元(1),所述滑环单元(1)包括:‑支承板(12);‑定子;‑可旋转的轴(3),所述可旋转的轴(3)包括具有一个或更多个转子绕组的转子;‑环套管(5),所述环套管(5)一体地联接至所述轴(3)且承载一个或更多个导电环(6),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导电环(6)各自电连接至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转子绕组中的一个转子绕组;‑一个或更多个电刷组件(9),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刷组件(9)各自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电刷(10)和电刷提升机构(21),所述电刷提升机构(21)用于使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刷(10)在降低位置与升高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降低位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刷(10)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导电环(6)中的相应的一个导电环接触,在所述升高位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刷(10)距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导电环(6)中的所述相应的一个导电环一距离;‑短路套管(11),所述短路套管(11)能够与所述轴(3)一体地旋转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轴(3)以滑动的方式在短路位置与非短路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短路位置中,所述短路套管(11)与所述环套管(5)相互作用,使得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导电环(6)和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转子绕组短路,在所述非短路位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转子绕组中的每个转子绕组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转子绕组中的其他转子绕组电绝缘且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导电环(6)电绝缘;‑致动器(16),所述致动器(16)固定地连接至所述支承板(12);‑至少一个主杆(14),所述至少一个主杆(14)铰接至所述支承板(12)以便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板(1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且所述至少一个主杆(14)直接地或间接地连接至所述致动器(16),其中,所述主杆(14)还连接至所述短路套管(11)和所述电刷提升机构(21),使得在所述主杆(14)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刷(10)处于所述降低位置且所述短路套管(11)处于所述非短路位置,并且在所述主杆(14)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电刷(10)处于所述升高位置且所述短路套管(11)处于所述短路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15 EP 17171022.11.一种用于绕线式转子电动机的滑环单元(1),所述滑环单元(1)包括:-支承板(12);-定子;-可旋转的轴(3),所述可旋转的轴(3)包括具有一个或更多个转子绕组的转子;-环套管(5),所述环套管(5)一体地联接至所述轴(3)且承载一个或更多个导电环(6),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导电环(6)各自电连接至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转子绕组中的一个转子绕组;-一个或更多个电刷组件(9),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刷组件(9)各自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电刷(10)和电刷提升机构(21),所述电刷提升机构(21)用于使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刷(10)在降低位置与升高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降低位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刷(10)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导电环(6)中的相应的一个导电环接触,在所述升高位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刷(10)距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导电环(6)中的所述相应的一个导电环一距离;-短路套管(11),所述短路套管(11)能够与所述轴(3)一体地旋转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轴(3)以滑动的方式在短路位置与非短路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短路位置中,所述短路套管(11)与所述环套管(5)相互作用,使得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导电环(6)和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转子绕组短路,在所述非短路位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转子绕组中的每个转子绕组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转子绕组中的其他转子绕组电绝缘且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导电环(6)电绝缘;-致动器(16),所述致动器(16)固定地连接至所述支承板(12);-至少一个主杆(14),所述至少一个主杆(14)铰接至所述支承板(12)以便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板(1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且所述至少一个主杆(14)直接地或间接地连接至所述致动器(16),其中,所述主杆(14)还连接至所述短路套管(11)和所述电刷提升机构(21),使得在所述主杆(14)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刷(10)处于所述降低位置且所述短路套管(11)处于所述非短路位置,并且在所述主杆(14)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电刷(10)处于所述升高位置且所述短路套管(11)处于所述短路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环单元(1),其中,所述主杆(14)在主枢轴(15)处铰接至所述支承板(12),其中,所述主枢轴(15)和所述致动器(16)处于相对于所述轴(3)相反的位置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环单元(1),其中,所述主杆(14)在主枢轴(15)处铰接至所述支承板(12),其中,所述轴(3)和所述致动器(16)处于相对于所述主枢轴(15)相反的位置中。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环单元(1),其中,所述致动器(16)为线性致动器且包括致动器轴(17),所述致动器轴(17)能够在缩回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致动器轴(17)直接地或间接地连接至所述主杆(14),使得在所述致动器轴(17)处于所述缩回位置时所述主杆(14)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且在所述致动器轴(17)处于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主杆(14)处于所述第二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环单元(1),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洛·坎波雷亚莱朱塞佩·莫约利
申请(专利权)人: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