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接强度的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4451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夹层玻璃设有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与第三玻璃层,所述第一玻璃层与第三玻璃层分别通过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胶与第二玻璃层固定连接,所述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胶包括如下组份:聚乙烯醇缩丁醛80~100份、增塑剂30~35份、抗氧剂3~6份、紫外线吸收剂4~8份、增稠剂2~4份、偶联剂2~6份、交联剂1~3份、功能化氧化锡锑8~15份、粘性改进剂2~6份和异构醇聚氧乙烯醚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粘性改进剂增强聚乙烯醇缩丁醛的粘合特性,添加偶联剂极大地提高了玻璃胶的黏接力;通过添加少量参与树脂交联反应的交联剂,使树脂当中活性官能团相互连接产生网络结构。

A kind of laminated glass with high bonding strength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bonding strength laminated glass.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laminated glass is that the laminated glass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lass layer, a second glass layer and a third glass layer. The first glass layer and the third glass layer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glass layer through a high bonding strength laminated glass adhesive, respectively. Glass gum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80-100 phr of polyvinyl butyral, 30-35 phr of plasticizer, 3-6 phr of antioxidant, 4-8 phr of ultraviolet absorbent, 2-4 phr of thickener, 2-6 phr of coupling agent, 1-3 phr of crosslinking agent, 8-15 phr of functional tin antimony oxide, 2-6 phr of viscosity improver and 2-5 phr of isomeric alcoh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The invention adopts a viscous modifier to enhance the adhesion property of polyvinyl butyral, and adds a coupling agent to greatly improve the adhesion of glass glue; by adding a small amount of cross-linking agent involved in resin cross-linking reaction, the 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in the resin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o form a network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粘接强度的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胶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粘接强度的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夹层玻璃是用特定的粘结材料将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玻璃粘结在一起而形成的特殊结构玻璃。用于制造夹层玻璃中的玻璃原片可以是普通的平板玻璃,也可以是强度较高的半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吸热玻璃、热弯玻璃、镀膜玻璃等特种玻璃。常用的夹层玻璃层间的有机胶片材料有水性聚氨酷(WPU)、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有机硅等。夹层玻璃属于安全玻璃,它具有很高的抗冲击和抗贯穿特性,在受到冲击时,一般情况下,夹层玻璃不会被穿透,玻璃碎片也不会脱离胶合层,而且夹层玻璃的可见度也不会降低很多,从而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因此夹层玻璃也被叫做层压安全玻璃。当前,城市建筑物对于采光的要求越来越高,采光面积占建筑物外围面积比例越来越大,行人和顾客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普通的玻璃远远不能满足安全防护的要求。在这种场合里,夹层玻璃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当夹层玻璃在受到超强度意外撞击破坏时,玻璃的碎片会被牢牢地粘结在中间膜上而不会飞溅,并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原有形状,因此可在短时期内继续使用,避免因玻璃掉落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从而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即使夹层玻璃表面布满裂纹,整块玻璃仍会保持完整而不掉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夹层玻璃与普通的钢化玻璃相比富有较高的韧性,能吸收部分撞击能量,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其承受高速冲击的强度要高于钢化玻璃。由于夹层玻璃具有这样的优越性能,许多国家都有明文规定,在高层建筑、商场、银行等公共场所的建筑物外围,必须使用夹层玻璃。目前,夹层玻璃的应用技术性能要求有光学性能(可见光透射比、可见光反射比,部分产品要求紫外透射比和红外透射比),力学性能(抗冲击强度、剥离强度),耐候性能(耐热性、耐湿性、耐辐照性)。理论上虽然可以用丙烯酸脂类、环氧树脂类、聚氨酯类、有机硅树脂、不饱和聚酯类、聚碳酸酯等高分子聚合物或化合物作为主体树脂来配制高分子树脂夹层玻璃胶水,但受夹层玻璃各项应用技术性能的限制,实际上只有很少的几种聚合物或化合物可以选用。鉴于此,现有夹层玻璃存在粘接强度较低和不易快速固化的缺陷,因此,研制一种粘结强度高且快速固化的夹层玻璃胶对玻璃胶制备
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夹层玻璃存在粘接强度较低和不易快速固化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该夹层玻璃设有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与第三玻璃层,所述第一玻璃层与第三玻璃层分别通过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胶与第二玻璃层固定连接,所述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胶由如下组分制成:80~10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30~35份增塑剂、3~6份抗氧剂、4~8份紫外线吸收剂、增稠剂2~4份、偶联剂2~6份、交联剂1~3份、功能化氧化锡锑8~15份、粘性改进剂2~6份和异构醇聚氧乙烯醚2~5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粘性改进剂增强聚乙烯醇缩丁醛的粘合特性,通过少量添加含油3个或3个以上可水解的碳官能团的小分子化学品偶联剂在夹层玻璃胶与夹层玻璃之间形成了连接桥的作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玻璃胶的黏接力;通过添加少量参与树脂交联反应的交联剂,使树脂当中活性官能团相互连接产生网络结构,从而提高了夹层玻璃胶的的粘性和弹性,减少了该夹层玻璃胶的开裂现象。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己二酸二正己脂,乙二酸二辛酯,三甘醇乙基脂,或上述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己二酸二正己脂和三甘醇乙基脂的等质量组合;所述粘结剂是聚乙烯醇、聚乙二醇2000、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或上述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所述交联剂为异氰酸酯或乙酰丙酮盐类固化剂或氮丙啶多官能团单体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功能化氧化锡锑的制备方法为:称取1~5g氧化锡锑在超声的条件下加入80~16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形成均匀的分散液,之后加入适量的催化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升温至70℃,在不断的搅拌下缓慢加入3~7g的异丙醇胺,反应6~10小时即得功能化氧化锡锑。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粘性改进剂制备步骤如下:将25~30重量份的ρ-Al2O3粉、10~15重量份的0.2~0.6mm板状刚玉、20~25重量份硅微粉、8~13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铝、8~13重量份的氧化镁和15~20重量份的水于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即得粘性改进剂。上述粘性改进剂中加入氧化镁作为固化剂可使黏接剂低温固化,缩短固化时间;加入的硅微粉,容易与聚乙烯醇缩丁醛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聚合物主链中含有Si-O-Si键、Si-C键和Si-O键,它们的键能远远大于C-O键的键能,具有优异的柔顺性和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耐候性、耐水性以及良好的透气性,同时兼有表面能低、憎水、抗污性以及电绝缘性和弹性等优良特征,有效解决了聚乙烯醇缩丁醛存在的刚性强、易龟裂、低温干燥迅速等缺陷。优选地,所述异构醇聚氧乙烯醚选用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异十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构醇聚氧乙烯醚选用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异十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易分散,具有优良的润湿性、渗透性和乳化性;异十醇聚氧乙烯醚是高效的分散剂、润湿剂和乳化剂,不含苯环结构,是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优良的替代品;相比一般硅油乳化剂而言,用量更少,乳液更稳定,且有极强的附着力,可附着在玻璃制品的表面,从而提高该涂层在玻璃制品表面的牢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配方量的偶联剂、交联剂和去离子水混合置于烧杯中水解反应,得到自制水解液,再将增塑剂、增稠剂自制水解液混合,在65~75℃条件下,反应1~3h,得到混合液A;S2:称取配方量聚乙烯醇缩丁醛分散于溶剂中,常温搅拌,使聚聚乙烯醇缩丁醛溶于溶剂中,制得质量分数为50~70%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溶液,所述溶剂为正丙醇,异丙醇,正戊醇,丁醇、双丙酮醇,丙酮、甲乙酮、环已酮、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S3:将所述混合液A缓慢加入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溶液中,再减压脱水,得到搅拌物B;S4:继续称取配方量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缓慢加入搅拌物B中,通入氮气,开始搅拌,缓慢加热至80~90℃,接着加入配方量粘性改进剂和功能化氧化锡锑,保温反应2~4小时,过滤放料,即得到180度剥离强度≥85N/mm,固胶量为40±2%,25℃的粘度为6000±500cp的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胶。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交联剂、偶联剂、增稠剂、增塑剂、粘性改进剂和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等深入聚乙烯醇缩丁醛聚合反应内部,生成的聚合物主链中含有Si-O-Si键、Si-C键和Si-O键,得到的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胶的180度剥离强度≥85N/mm,固胶量为40±2%,25℃的粘度为6000±500cp。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胶过程简单,反应周期短,而且反应过程中不使用毒性溶剂,不会污染环境,它的综合性能高于一般的夹层玻璃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清洗:用玻璃清洗剂去除玻璃表面的油污,用布擦干;继续用干净的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粘接强度的夹层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与第三玻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层与第三玻璃层分别通过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胶与第二玻璃层固定连接,所述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胶由如下组分制成:聚乙烯醇缩丁醛80~100份、增塑剂30~35份、抗氧剂3~6份、紫外线吸收剂4~8份、增稠剂2~4份、偶联剂2~6份、交联剂1~3份、功能化氧化锡锑8~15份、粘性改进剂2~6份和异构醇聚氧乙烯醚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接强度的夹层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与第三玻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层与第三玻璃层分别通过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胶与第二玻璃层固定连接,所述高粘接强度夹层玻璃胶由如下组分制成:聚乙烯醇缩丁醛80~100份、增塑剂30~35份、抗氧剂3~6份、紫外线吸收剂4~8份、增稠剂2~4份、偶联剂2~6份、交联剂1~3份、功能化氧化锡锑8~15份、粘性改进剂2~6份和异构醇聚氧乙烯醚2~5份。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粘接强度的夹层玻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己二酸二正己脂,乙二酸二辛酯,三甘醇乙基脂,或上述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己二酸二正己脂和三甘醇乙基脂的等质量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粘接强度的夹层玻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或上述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所述交联剂为异氰酸酯或乙酰丙酮盐类固化剂或氮丙啶多官能团单体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粘接强度的夹层玻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化氧化锡锑的制备方法为:称取1~5g氧化锡锑在超声的条件下加入80~16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形成均匀的分散液,之后加入适量的催化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升温至70℃,在不断的搅拌下缓慢加入3~7g的异丙醇胺,反应6~10小时即得功能化氧化锡锑。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粘接强度的夹层玻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改进剂制备步骤如下:将25~30重量份的ρ-Al2O3粉、10~15重量份的0.2~0.6mm板状刚玉、20~25重量份硅微粉、8~13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铝、8~13重量份的氧化镁和15~20重量份的水于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即得粘性改进剂。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粘接强度的夹层玻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醇聚氧乙烯醚选用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异十醇聚氧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庭笈王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阳光利生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