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洁专利>正文

笔记本电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4128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显示端和系统端,所述显示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系统端枢接,所述系统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系统硬件,所述壳体包括相扣合的上壳和底壳,所述底壳上开设有镂空部;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括:支板,其枢接于所述底壳上;驱动组件,其用于驱动所述支板以使所述支板转动而封堵所述镂空部或者将所述壳体支离支撑平面;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壳上设置镂空部,并通过可封堵底壳的支板将壳体支离支撑平面,从而增大了系统硬件与支板之间的散热空间,进而提高了系统硬件通过底壳散热的散热效率。

Notebook compu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tebook computer, including a display end and a system end, which are pivoted with the system end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The system end includes a shell and system hardware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shell includes a clamped upper shell and a bottom shell, and the bottom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part. The computer also includes: a support plate pivoted on the bottom shell; a driving component used to drive the support plate so as to turn the support plate and block the hollow part or support the shell off the support plane; and a control module for controlling the driving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ollow part on the bottom shell, and supports the shell off the support plane by a support plate which can block the bottom shell, thereby increas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space between the system hardware and the support plate, thereby improv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hardware through the bottom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笔记本电脑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技术介绍
公知地,笔记本电脑通常包括显示端和系统端,显示端通过转轴与系统端枢接。显示端上设置有显示屏;系统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系统硬件。系统端的系统硬件(如,CPU)运行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通常会同时通过两种方式向外部环境散发,一种是热量通过壳体传递到外部环境中;另一种是通过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将热量排入外部环境中;以使系统硬件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温度以保证系统硬件正常运行。当外部环境温度较高时,或者系统硬件运行时耗能较高时,两种热量散发方式均不能够将系统硬件所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特别是靠近壳体底部的系统硬件所散发的热量(因壳体底部与支撑平面距离较近,散热效果差)。为解决系统硬件的散热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外置散热支架,使笔记本电脑放置于支架上,通过在支架上设置外置风扇,使外置风扇产生气流以对壳体底部吹风,从而降低壳体以及系统硬件的温度。然而,外置散热支架与笔记本电脑一同携带并不方便,因此,使其的使用受到限制。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一种提高系统硬件散热效率的笔记本电脑,在该笔记本电脑的壳体的底部枢接一个板状支架,使得该支架作为笔记本电脑的一部分,该支架通过电机驱动使得支架将壳体后端支离地面一段距离。该笔记本电脑解决了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并且,在使用时,能够将壳体支离支撑地面以增加底壳下方的散热空间,然而,由于系统硬件仍处于完全封闭的壳体中,且系统硬件与底壳之间的距离实际并没有增加,使得系统硬件与底壳之间的散热空间并没有增大,这种结构的支架对系统硬件的热量的散发的帮助并不大,散热效率提高不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显示端和系统端,所述显示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系统端枢接,所述系统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系统硬件,所述壳体包括相扣合的上壳和底壳,所述底壳上开设有镂空部;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括:支板,其枢接于所述底壳上;驱动组件,其用于驱动所述支板以使所述支板转动而封堵所述镂空部或者将所述壳体支离支撑平面;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优选地,所支板的前端枢接于所述底壳的前侧。优选地,所述支板的前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销轴,所述支板通过所述销轴枢接于所述底壳上;其中:所述销轴上套设有柱状扭簧,所述柱状扭簧用于为所述支板封堵所述镂空部提供回复力。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壳与所述底壳之间,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内筒,其上端敞口,其下端设置有第一球头,所述第一球头与所述底壳铰接,所述内筒的内筒壁上开设有沿轴向螺旋延伸的导向槽;外筒,其下端敞口,其上端设置有第二球头,所述第二球头与所述上壳铰接,所述外筒套设所述内筒;驱动电机,其固定于所述外筒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外筒的轴线同轴;转子柱,其装设于所述输出轴并伸入所述内筒中,所述转子柱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导向头,所述导向头位于所述导向槽中,以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子柱正反转动时,所述导向头沿所述导向槽滑动以使所述内筒相对所述外筒伸缩。优选地,所述导向槽的两端均形成一段导程为零的水平段。优选地,在所述水平端的下槽壁开设一凹陷,以容纳部分的所述导向头。优选地,所述镂空部为矩形的镂空部;所述支板为与所述镂空部匹配的矩形板。优选地,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括所述封盖组件;当所述支板将所述壳体支离所述支撑平面时,所述封盖组件至少部分的封盖所述支板与所述底壳之间所形成的空隙。优选地,所述封盖组件包括两个侧封盖组和一个后封盖组,两个所述侧封盖组分别位于所述支板的左右两个侧边处,所述后封盖组位于所述支板的后端;所述侧封盖组包括:锥状卷筒,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板靠近侧边的位置;侧柔性布,其可展开地缠绕于所述锥状卷筒上;侧扭簧,其用于为所述锥状卷筒提供缠绕所述侧柔性布的回复力;其中:所述支板的侧边和所述镂空部的侧边均具有侧缝隙,所述侧柔性布的自由端依次穿过所述支板的侧缝隙和所述镂空部的侧缝隙而与所述底壳固定;所述锥状卷筒沿所述支板的侧边自前至后直径增大。所述后封盖组包括:圆柱状卷筒,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板靠近后端的位置;后柔性布,其可展开地缠绕于所述圆柱状卷筒上;后扭簧,其用于为所述柱状卷筒提供缠绕所述后柔性布的回复力,其中:所述支板的后端以及所述镂空部与所述支板的后端对应的侧边上均具有后缝隙,所述后柔性布的自由端依次穿过所述支板的后缝隙和所述镂空部的侧边的后缝隙而与所述底壳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笔记本电脑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壳上设置镂空部,并通过可封堵底壳的支板将壳体支离支撑平面,从而增大了系统硬件与支板之间的散热空间,进而提高了系统硬件通过底壳散热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笔记本电脑的主视图(显示端处于关闭状态,且支板处于封堵镂空部的状态)。图2为图1的I向视图。图3为图2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图4为图2的局部B的放大视图。图5为图3的D-D向剖视图。图6为图2的C-C向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笔记本电脑的主视图(显示端处于打开状态,且支板处于封堵镂空部的状态)。图8为图7的J向视图。图9为图8的E-E向剖视图。图10为图9的局部G的放大视图图11为图8的F-F向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笔记本电脑的主视图(显示端处于打开状态,且支板处于支离壳体的状态)。图13为图12的K向视图。图14为图13的H-H向剖视图。图中:100-系统端;101-壳体;1011-侧隆起部;1012-后隆起部;200-显示端;300-转轴;10-底壳;11-镂空部;111-侧缝隙;112-后缝隙;12-阶梯;13-阶梯;14-后扣条板;15-侧扣条板;20-上壳;30-支板;31-销轴;32-柱状扭簧;33-阶梯;34-阶梯;35-永磁块;40-侧封盖组;41-锥状卷筒;42-侧柔性布;421-侧嵌设轴;43-侧扭簧;44-轴承;50-后封盖组;51-圆柱状卷筒;52-后柔性布;53-后扭簧;54-轴承;60-驱动组件;61-内筒;611-第一球头;612-底座;613-底盖;614-导向槽;6141-水平段;62-外筒;621-第二球头;622-顶座;623-顶盖;63-驱动电机;64-转子柱;641-导向头;65-限位环;6142-凹陷;301-第一齿轮;302-第二齿轮;303-芯轴;304-永磁环;3041-第一磁段;3042-第二磁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笔记本电脑,该笔记本电脑包括显示端200、系统端100以及转轴300,显示端200通过转轴300与系统端100枢接;显示端200上设置有显示屏;系统端100包括壳体101以及设置于壳体101内的系统硬件,例如,主板、处理器(CPU)、内存等;壳体101包括相扣合的上壳20和底壳10,底壳10上开设有镂空部11,该实施例所提供的笔记本电脑还包括支板30、驱动组件60以及控制模块。其中,如图2所示,支板30枢接于底壳10上,并且通过枢转能够使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显示端和系统端,所述显示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系统端枢接,所述系统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系统硬件,所述壳体包括相扣合的上壳和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开设有镂空部;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括:支板,其枢接于所述底壳上;驱动组件,其用于驱动所述支板以使所述支板转动而封堵所述镂空部或者将所述壳体支离支撑平面;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显示端和系统端,所述显示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系统端枢接,所述系统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系统硬件,所述壳体包括相扣合的上壳和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开设有镂空部;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括:支板,其枢接于所述底壳上;驱动组件,其用于驱动所述支板以使所述支板转动而封堵所述镂空部或者将所述壳体支离支撑平面;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2所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支板的前端枢接于所述底壳的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的前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销轴,所述支板通过所述销轴枢接于所述底壳上;其中:所述销轴上套设有柱状扭簧,所述柱状扭簧用于为所述支板封堵所述镂空部提供回复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壳与所述底壳之间,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内筒,其上端敞口,其下端设置有第一球头,所述第一球头与所述底壳铰接,所述内筒的内筒壁上开设有沿轴向螺旋延伸的导向槽;外筒,其下端敞口,其上端设置有第二球头,所述第二球头与所述上壳铰接,所述外筒套设所述内筒;驱动电机,其固定于所述外筒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外筒的轴线同轴;转子柱,其装设于所述输出轴并伸入所述内筒中,所述转子柱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导向头,所述导向头位于所述导向槽中,以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子柱正反转动时,所述导向头沿所述导向槽滑动以使所述内筒相对所述外筒伸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洁李艳郝朝秀余梅
申请(专利权)人:董洁李艳郝朝秀余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