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和径向流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94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和径向流反应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为双层圆筒状结构,其包括沿径向设置的格栅筒、支撑杆、分布筒,以及端部的连接板,所述支撑杆位于格栅筒与分布筒之间,所述格栅筒是由V型丝网构成的圆形筒,所述分布筒整体呈圆筒形,且筒面具有波浪形结构并设置有通孔。该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能够使入口流体的流速分布更均匀;可减轻流体对V型丝网的冲击,延长V型丝网的使用寿命;还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抵抗外压失稳能力,其适用于对流体分布均匀性要求较高、处理量大、床层装填量大、床层压力降要求严格的反应、吸附、干燥或净化等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和径向流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以及一种采用所述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的径向流反应器。
技术介绍
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支撑结构,一般分为两种,即平面支撑格栅和圆筒形支撑格栅。这两种支撑结构分别对应着轴向流反应器和径向流反应器。圆筒形格栅支撑结构,如图1所示,一般用于流动床或固定床的径向流反应器。该类反应器的气体流动方向与设备轴向相垂直,圆筒形格栅竖直布置,包括内筒格栅、外筒格栅(或扇形筒),催化剂床层位于内、外筒之间竖向的环形空间内,大都用于气-固催化反应,也时也用于非催化反应。反应流体沿径向流过床层,可采用离心流动或向心流动,床层同外界无热交换。圆筒形支撑格栅的内筒一般由V型丝网、支撑杆和连接板构成。对于某些对流速控制、流体分布均匀度要求较高的反应器,往往需要在V型丝网的下方安装一层分布板。该分布板上开设有开孔,起到了重分布和提高强度的效果,如图2所示。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内筒格栅存在三个突出问题,1)由于最小开孔间距的限制,分布板上的开孔率(开孔流通面积与总截面积的比值)较低,介质流经分布板的压力降较大。2)分布板开孔出口处的流速较快,对V型丝网的冲刷作用明显,导致丝网的冲刷腐蚀,容易在长时间使用断裂。3)在反应器操作过程中,内筒格栅的凸面会承受来自催化剂的压力,即承受外压,在外压作用下对内筒的稳定性、刚度要求较高,容易造成内筒失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以及一种采用所述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的径向流反应器,该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能够对入口流体起到重分布的效果,并且能够增大分布板的入口流通面积,减轻入口流体对V型丝网的冲击,提高格栅的强度,所述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可适用于立式反应器、立式干燥器或立式净化器等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该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为双层圆筒状结构,其包括沿径向设置的格栅筒、支撑杆、分布筒,以及端部的连接板,所述支撑杆位于格栅筒与分布筒之间,所述格栅筒是由V型丝网构成的圆形筒,所述分布筒整体呈圆筒形,且筒面具有波浪形结构并设置有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径向流反应器,该径向流反应器包括内筒格栅、外筒格栅、壳体、进口管、气体分布器和出口管,所述壳体、外筒格栅和内筒格栅沿径向依次嵌套设置,所述进口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气体分布器位于所述进口管的上方,其轴线与所述内筒格栅、外筒格栅和壳体的轴线重合,所述出口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或侧部;所述内筒格栅为上述的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将本专利技术的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用于具有颗粒物床层的设备中,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能够增大分布板的入口流通面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格栅通过设计具有特殊结构的分布筒,能够对反应器、干燥器或净化器等设备的入口流体起到重分布的效果,使流速沿圆筒形截面分布的更为均匀;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平整的分布筒而言,在同样的通孔布置条件下,本专利技术的分布筒由于表面积增加,分布筒上通孔的总截面积成倍增加,从而能够明显增大分布筒的入口流通面积,流通面积增加后,流体通过分布筒的流速降低,使支撑结构的压降变小,节省了能量。(2)能够延长V型丝网的使用寿命:在很多情况下,反应器V型丝网的断裂是由于流体的冲击而引起的,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入口流体在流经筒面具有波浪形结构的分布筒之后,其流向改变,可以减轻对V型丝网的冲击,减轻冲刷所产生的腐蚀和断裂倾向,从而延长V型丝网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流体通过分布筒的流速降低,也会减轻对V型丝网的冲蚀。(3)承载能力和抵抗外压失稳能力更强: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内筒格栅的凸面会承受来自颗粒物的压力,即承受外压,在外压作用下对内筒的稳定性、刚度要求较高,否则容易造成内筒失稳,在现有技术中,支撑格栅的分布筒与V型丝网是分离的、非整体性结构,联合承载的作用发挥不充分,而本申请的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是将分布筒焊接到V型丝网的支撑杆上,成为一个整体性、立体型的圆筒状支撑结构,其承受外部径向载荷的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有效抵挡外压失稳,另外,本申请的分布筒筒面具有波浪形结构,可以有效增大支撑格栅的横截面的抗弯模量,从而提高颗粒物床层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在同等颗粒物床层装载重量条件下,支撑格栅的径向挠度可以降低,外表面的直线度可以得到提高。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中径向流反应器催化剂床层的格栅支撑结构;图2:现有技术中带有分布板的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圆筒形支撑格栅;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的俯视图;图4:图3所示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俯视图的局部图;图5:沿图4中A-A线截取的剖视图;图6: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的俯视图;图7:图6所示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俯视图的局部图;图8:沿图7中A-A线截取的剖视图;图9:图3所示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与外筒格栅装配后的俯视图;图10:图6所示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与外筒格栅装配后的俯视图;图11:本专利技术径向流反应器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格栅筒;1-2、支撑杆;1-3、分布筒;1-4、连接板;1、内筒格栅;2、外筒格栅;3、催化剂床层;4、壳体;5、出口管;6、进口管;7、气体分布器;8、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方式仅起说明性作用,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该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为双层圆筒状结构,其包括沿径向设置的格栅筒1-1、支撑杆1-2、分布筒1-3,以及端部的连接板1-4,所述支撑杆1-2位于格栅筒1-1与分布筒1-3之间,所述格栅筒1-1是由V型丝网构成的圆形筒,所述分布筒1-3整体呈圆筒形,且筒面具有波浪形结构并设置有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得到筒面具有波浪形结构的分布筒1-3,所述分布筒1-3可以采用具有特定结构的分布板拼接而成,所述分布板可以采用弯折成型或者冲压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分布筒1-3由长度与分布筒1-3轴长相等的分布板拼接而成,所述分布板的横截面呈V型,角度为45~1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分布筒1-3由长度与分布筒1-3轴长相等的分布板拼接而成,所述分布板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包角为90~18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连接板1-4可以为圆环形平板,与所述格栅筒1-1和分布筒1-3的端部(顶部和底部)垂直相接,将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的端部封闭。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防止划伤颗粒物,构成所述格栅筒1-1的V型丝网的尖角朝向所述分布筒1-3,并嵌入所述支撑杆1-2中,与支撑杆1-2焊接,其平面一侧朝向颗粒物床层。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分布筒1-3上的通孔优选为圆孔,且呈三角形或方形均匀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中的分布筒1-3和格栅筒1-1均焊接于支撑杆1-2上,双层筒的两端再分别与连接板1-4焊接,构成了一个整体。本专利技术中,所述V型丝网可以是V型丝通过支撑杆1-2连接成的网,进而构成所述格栅筒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可以用于具有颗粒物床层的设备中,尤其适用于对流体分布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其特征在于,该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为双层圆筒状结构,其包括沿径向设置的格栅筒(1‑1)、支撑杆(1‑2)、分布筒(1‑3),以及端部的连接板(1‑4),所述支撑杆(1‑2)位于格栅筒(1‑1)与分布筒(1‑3)之间,所述格栅筒(1‑1)是由V型丝网构成的圆形筒,所述分布筒(1‑3)整体呈圆筒形,且筒面具有波浪形结构并设置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其特征在于,该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为双层圆筒状结构,其包括沿径向设置的格栅筒(1-1)、支撑杆(1-2)、分布筒(1-3),以及端部的连接板(1-4),所述支撑杆(1-2)位于格栅筒(1-1)与分布筒(1-3)之间,所述格栅筒(1-1)是由V型丝网构成的圆形筒,所述分布筒(1-3)整体呈圆筒形,且筒面具有波浪形结构并设置有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其中,所述分布筒(1-3)由长度与分布筒(1-3)轴长相等的分布板拼接而成,所述分布板的横截面呈V型,角度为45~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其中,所述分布筒(1-3)由长度与分布筒(1-3)轴长相等的分布板拼接而成,所述分布板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包角为90~1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其中,所述连接板(1-4)为圆环形平板,与所述格栅筒(1-1)和分布筒(1-3)的端部垂直相接,将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的端部封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床层支撑格栅,其中,所述V型丝网的尖角朝向所述分布筒(1-3),并嵌入所述支撑杆(1-2)中。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雪华高晖冯清晓张铁钢元少昀闫晶怡利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