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复合管式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391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强度复合管式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管式膜外径为8‑30mm,内径为4‑22mm,有机膜层厚度为0.5‑5mm,过滤孔径为0.01‑0.2μm,内压纯水通量为300‑2000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复合管式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膜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复合管式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分离效率高、过程简单、不污染环境、经济性好、无相变、可在常温下连续操作等优点,根据膜的几何形状,可将膜分为平板式、管式、毛细管式和中空纤维式,管式膜具有以下优点:单位体积过滤面积大,制造费用低;流道宽,料液在管内湍流流动,对料液的预处理精度要求低;易于清洗,除可用化学试剂清洗外,还可用机械方法进行清洗;膜组件的压力损失小,因此其流道长,过滤效率相对可以提高;因此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化工、微电子、造纸、医药等行业的水处理领域。复合管式膜是一种新型的分离膜,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在多孔管式支撑基材上涂覆不同材质的表面有机膜层,多孔材料起支撑作用,其分离效果主要由表面有机膜层决定。美国专利US6077376公开了将条状无纺布缠绕再通过超声波焊接并在内壁涂敷的连续内压复合管式膜的制备方法,上述方法存在下列缺陷:涂覆材料简单涂覆于支撑层表面,涂覆层厚度的均一性很难控制,且涂覆层和支撑层的粘结力较差,使用过程中两者容易剥离,严重影响过滤效果;无纺布缠绕支撑管增强了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复合管式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管式膜外径为8‑30mm,内径为4‑22mm,有机膜层厚度为0.5‑5mm,过滤孔径为0.01‑0.2μm,内压纯水通量为300‑2000L/(m2·h);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复合管式膜的制备方法基于复合管式膜烧结模具,所述复合管式膜模具包括内模具腔、中间隔管管体和外模具腔,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向复合管式膜模具外模具腔中加入50‑80份粒径为150‑500μm的高分子树脂;(b)将5‑20份粒径为75‑250μm高分子树脂、0‑5份制孔剂和20‑60份稀释剂的混合物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复合管式膜模具内模具腔中;(c)取出外模具腔与内模具腔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复合管式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管式膜外径为8-30mm,内径为4-22mm,有机膜层厚度为0.5-5mm,过滤孔径为0.01-0.2μm,内压纯水通量为300-2000L/(m2·h);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复合管式膜的制备方法基于复合管式膜烧结模具,所述复合管式膜模具包括内模具腔、中间隔管管体和外模具腔,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向复合管式膜模具外模具腔中加入50-80份粒径为150-500μm的高分子树脂;(b)将5-20份粒径为75-250μm高分子树脂、0-5份制孔剂和20-60份稀释剂的混合物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复合管式膜模具内模具腔中;(c)取出外模具腔与内模具腔间的中间隔管管体;(d)将所述复合管式膜模具于60-180℃下加热2-10h,室温下自然冷却脱模,浸入水浴漂洗1-3h后晾干制得高强度复合管式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复合管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步骤(b)和步骤(c)中复合管式膜模具包括顶盖、底盖、壳体、中间隔管管体、实心无缝管管体,所述壳体与所述中间隔管管体围成外模具腔,所述中间隔管管体与所述实心无缝管管体围成内模具腔,所述顶盖和底盖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顶盖上设有壳体卡槽、中间隔管管体卡槽、实心无缝管管体卡槽、粉料口、溶液口和通气孔,所述底盖上设有与所述顶盖相对应的壳体卡槽、中间隔管管体卡槽和实心无缝管管体卡槽;所述粉料口位于所述顶盖上壳体卡槽和中间隔管管体卡槽中间,所述溶液口和通气口位于所述顶盖上中间隔管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宝山阮文祥魏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瑞滤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