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药抗骨质增生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37988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瑶药抗骨质增生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细辛100~300份、制川乌40~60份、制草乌40~60份、了刁竹200~400份、大黄100~200份、飞龙掌血200~400份、红花40~60份、川芎100~300份、小钻200~400份、威灵仙100~300份、满天星子100~300份、黄柏200~400份、小毛娄10~30份、朱砂根100~300份、泽兰100~200份、姜黄10~3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诸药材洗净烘干后,水煎提取,提取液浓缩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温筋散寒、通络止痛、软坚化结的功效。对骨质增生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瑶药抗骨质增生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瑶药抗骨质增生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骨质增生症,中医学将其纳入“骨痹”的范畴,认为本病发生多由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侵入骨络或跌仆闪挫,伤损骨络,以致气血瘀滞,运行失畅,不通则痛。祖国中医学已经对骨质增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通过文献检索到如下关于治疗抗骨质增生功效的中药:1.中国专利号:201410067358.6,专利技术名称: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剂,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剂。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闹羊花15~20、鹿晗草10~15、红花8~12、洋金花10~12、地龙10~15、血竭6~10、川芎20~25、骨碎补6~8、凤仙花10~12、海桐皮12~15、木瓜15~20、杜仲8~10、常春藤12~16、鸡血藤6~10、当归15~20、姜黄16~18、赤芍12~16、麝香3~5、樟脑3~5,将上述19味原料药粉碎成细粉。本专利技术成本低、治疗骨质增生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化瘀通络,能解除骨质增生对神经根压迫、快速止痛、止麻、修复神经萎缩、溶解突出的骨质增生赘生物。2.中国专利号:201510000015.2,专利技术名称: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粉剂,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粉剂,它是由甘草、黄芪、寻骨风、当归、山甲珠、党参、鹿衔草、川芎、骨碎补、石菖蒲、威灵仙、苍术、熟地、细辛、菟丝子等原料药配制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祛邪通络、活血化瘀及疏通止疼等功效,可以有效的治疗骨质增生。本专利技术治愈率达96%。然而,中医学博大精深,瑶族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较系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瑶族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的医学实践。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长期以来致力于对瑶药中药药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专利技术了一种瑶药抗骨质增生药粉。如之前提交过的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为:CN107375850A,名称为:瑶药抗骨质增生药粉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它由制川乌、制草乌、了刁竹、飞龙掌血、红花、川芎、小钻、威灵仙、满天星子、黄柏、小毛娄、朱砂根、泽兰、姜黄配制而成。对骨质增生具有祛湿通络、活血化瘀、止痛镇痛的疗效。随着对该病的不断深入研究,通过对药剂药方的调整,以及使用方法的优化,得到了对骨质增生效果更好的外贴膏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在瑶族同胞世代相传的瑶药配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瑶药为主要原料中药成分的抗骨质增生外贴膏,该外贴膏使用方便,药物利用率大大提高,疗效快,疗程短,使用2年内复发率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是这样实现的:瑶药抗骨质增生外贴膏,它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因为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我们采用中药药名):细辛100~300份、制川乌40~60份、制草乌40~60份、了刁竹200~400份、大黄100~200份、飞龙掌血200~400份、红花40~60份、川芎100~300份、小钻200~400份、威灵仙100~300份、满天星子100~300份、黄柏200~400份、小毛娄10~30份、朱砂根100~300份、泽兰100~200份、姜黄10~30份。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瑶药抗骨质增生药粉,它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细辛200份、制川乌50份、制草乌50份、了刁竹300份、大黄150份、飞龙掌血300份、红花50份、川芎200份、小钻300份、威灵仙200份、满天星子200份、黄柏300份、小毛娄20份、朱砂根200份、泽兰150份、姜黄20份。所述的瑶药抗骨质增生外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上述重量分数的细辛、制川乌、制草乌、了刁竹、大黄、飞龙掌血、红花、川芎、小钻、威灵仙、满天星子、黄柏、小毛娄、朱砂根、泽兰、姜黄,洗净烘干,检测水分,药材含水量控制在10~12%,备用。(2)将以上药材粉碎至200目细粉,加入5~8倍重量份的纯净水,水煎10~15min,收集药液,重复2~3次,合并水煎液。(3)将合并后的水煎液减压抽滤,得到20℃相对密度为1.12~1.13的浓稠膏状物质,制成外贴膏,每帖含药物30克,封存,即得。医学上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中草药组分具有如下功效:细辛,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var.seoulenseNakai或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的干燥全草。前二种习称“辽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去泥沙,阴干。【性味】辛,温。【归经】归心、肺、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制川乌(RadixAconitiPreparataaAconitumcarmichaeliDebx),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iDebx.的干燥母根。【别名】川乌,鹅儿花、铁花、五毒。【性味】辛、苦,热;有大毒。【归经】归心、肝、肾、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制草乌(RadixAconitiKusnezoffiiPreparata),为草乌的炮制加工品。【别名】乌头、五毒根。【性味归经】味辛、苦,性热。心、肝、肾、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了刁竹,【别名】徐长卿、逍遥竹、寮刁竹。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Bge.)Kitag.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胃,肝经。【功能主治】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跌扑伤痛,风疹、湿疹。大黄,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性味】苦,寒。【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飞龙掌血(Toddaliaasiatica(L.)Lam.)【别名】见血飞、散血丹。【来源】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asiatica(L.)Lam.的藤茎。【性味功用】味辛、微苦;性温。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止血,解毒。用于牙痛,胃痛,肠炎痢疾,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疖肿疮毒,蛇伤。内服:9-15克。外用根皮或叶捣敷。红花(Ca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瑶药抗骨质增生外贴膏,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细辛100~300份、制川乌40~60份、制草乌40~60份、了刁竹200~400份、大黄100~200份、飞龙掌血200~400份、红花40~60份、川芎100~300份、小钻200~400份、威灵仙100~300份、满天星子100~300份、黄柏200~400份、小毛娄10~30份、朱砂根100~300份、泽兰100~200份、姜黄1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瑶药抗骨质增生外贴膏,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细辛100~300份、制川乌40~60份、制草乌40~60份、了刁竹200~400份、大黄100~200份、飞龙掌血200~400份、红花40~60份、川芎100~300份、小钻200~400份、威灵仙100~300份、满天星子100~300份、黄柏200~400份、小毛娄10~30份、朱砂根100~300份、泽兰100~200份、姜黄10~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瑶药抗骨质增生外贴膏,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细辛200份、制川乌50份、制草乌50份、了刁竹300份、大黄150份、飞龙掌血300份、红花50份、川芎200份、小钻30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琼平庞赵生黄金官
申请(专利权)人: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