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子涵专利>正文

一种教学用朗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360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用朗诵装置。其解决朗读台角度不佳、高度不可调、书本放置不可靠的问题。其包括收纳箱、支撑装置和夹持组件,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推杆和翻转板,收纳箱底壁上的第一电动伸缩杆伸缩端铰接在支撑板下端,支撑板上的矩形框架内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其伸缩端铰接在滑块一侧,推杆一端铰接在滑块上端,滑块两侧的限位条与矩形框架内壁滑槽滑动配合;翻转板一端与矩形框架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推杆另一端铰接;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杆、提手和压板,连接杆滑动设在翻转板的U形导向杆上,提手固定在连接杆滑动连接的滑动杆顶端,压板固定在滑动杆底端,夹持弹簧套装在滑动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朗读角度适宜、高度可调、书本夹持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朗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阅读教具,尤其是一种教学用朗诵装置。
技术介绍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而且朗读中可以让某个字突出出来,让人更加能理解读的文字的意思。传统的朗读装置均是固定式的朗读台,其不便于移动,针对于不同身高的教师和学生无法调节台面的高度,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另外,现有的朗读台均是将书本或稿子平放在台面上,其朗读角度不佳,并且避免风吹动书本或将稿子吹走需要用手压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效果,且朗读时动作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朗读台存在朗读角度不理想、台面高度不可调、书本放置不可靠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朗读角度适宜、台面高度可调、书本或稿子夹持可靠的教学用朗诵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教学用朗诵装置,包括一收纳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收纳箱的底壁上竖向铰接一第一电动伸缩杆,在所述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上方设有一支撑装置,在所述的支撑装置上滑动配合一夹持组件;其中,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撑板、两推杆和一翻转板,所述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上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固定有平行设置的矩形框架,在所述的矩形框架沿长度方向的相对内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滑槽,在所述的矩形框架内分别水平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的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铰接在一滑块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的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的滑块的上端面上,在所述的滑块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固定有限位条,所述的限位条与所述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的翻转板的底部一端与所述的矩形框架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的翻转板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的推杆的另一端相铰接;在所述的翻转板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平行设置的U形导向杆;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一连接杆、一提手和一压板,在所述的连接杆上对应U形导向杆分别开设有两贯穿孔,所述的连接杆通过贯穿孔滑动配合在U形导向杆上;在所述的连接杆上竖向贯穿设有两滑动杆,所述的提手固定连接在滑动杆的顶端上,所述的压板固定连接在滑动杆的底端上,在所述的连接杆与压板之间的滑动杆上分别套装有夹持弹簧。优选的,在所述的收纳箱的四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两对称设置的U形滑轨,在所述的支撑板的四侧端面上均固定连接两对称设置的T形滑块,所述支撑板通过T形滑块滑动配合在U形滑轨上,在所述的收纳箱的箱口固定连接一限位挡沿。优选的,在所述的翻转板相对夹持组件一侧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一挡板,所述的挡板的横截面呈倒L形结构。优选的,在所述的提手与连接杆之间的滑动杆上分别套接一缓冲垫。优选的,在所述的限位挡沿的一端面上固定连接一话筒放置套管。优选的,在所述的收纳箱的一外侧面上固定连接一把手,在所述的收纳箱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四万向轮,其中两所述的万向轮上设有制动片。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推动支撑板运动,从而调节支撑板及翻转板的高度,以方便不同身高朗读者的使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推动滑块在矩形框架内滑动,继而带动推杆的一端向远离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方向运动,使得推杆的另一端将翻转板掀起,以形成一适宜的观看角度;通过设有的夹持组件将书本或稿子夹持在翻转板,避免出现被风吹翻或吹走的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朗读角度适宜、台面高度可调、使用方便、书本或稿子夹持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装置与夹持组件的结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收纳箱的结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板的结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推杆的结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翻转板的结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立体图;图中标记:1.收纳箱,101.第一电动伸缩杆,102.U形滑轨,103.限位挡沿,104.把手,105.万向轮,106.制动片,107.话筒放置套管,2.支撑装置,201.支撑板,202.推杆,203.翻转板,204.矩形框架,205.第二电动伸缩杆,206.滑槽,207.滑块,208.限位条,209.U形导向杆,210.T形滑块,211.挡板,3.夹持组件,301.连接杆,302.贯穿孔,303.滑动杆,304.提手,305.压板,306.缓冲垫,307.夹持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一种教学用朗诵装置,包括一收纳箱1。该收纳箱1呈四方筒状,其包括一上敞的箱口、一底壁和四侧壁。在图1、图3中,在收纳箱1的底壁上竖向铰接一第一电动伸缩杆101,在第一电动伸缩杆101的上方设有一支撑装置2,在支撑装置2上滑动配合一夹持组件3。如图2、图4所示,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撑板201、两推杆202和一翻转板203。在图2中,第一电动伸缩杆101的伸缩端上铰接在支撑板201的下端面上。在图2、图4中,支撑板201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平行设置的矩形框架204。如图4所示,在矩形框架204沿长度方向的相对内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滑槽206。在矩形框架204内分别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05,该第二电动伸缩杆205呈水平方向布置。如图5所示,第二电动伸缩杆205的伸缩端通过转轴和铰座铰接在一滑块207的一侧端面上,推杆202的一端通过转轴和铰座铰接在滑块207的上端面上。在滑块207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条208,限位条208滑动配合在滑槽206内。在图2中,翻转板203的底部一端通过转轴和铰座与矩形框架204的一端相铰接,翻转板203的底部另一端通过铰座和转轴与推杆202的另一端相铰接;如图6所示,在翻转板203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U形导向杆209,两U形导向杆209平行设置。如图7所示,夹持组件3包括一连接杆301、一提手304和一压板305。在图6、图7中,在连接杆301上对应U形导向杆209分别开设有两贯穿孔302,贯穿孔302与U形导向杆209滑动连接,连接杆301通过贯穿孔302滑动配合在U形导向杆209上。在图7中,在连接杆301上竖向贯穿设有两滑动杆303,提手304固定连接在滑动杆303的顶端上,压板305固定连接在滑动杆303的底端上,在连接杆301与压板305之间的滑动杆303上分别套装有夹持弹簧307。夹持弹簧307迫使压板305远离连接杆301,使压板305压紧处于其下方的书本或稿子。为了减轻提手304对连接杆301的刚性冲击,如图7所示,在提手304与连接杆301之间的滑动杆303上分别套接一缓冲垫306。为了使支撑板在收纳箱1按预设轨迹运动,如图3、图4所示,在收纳箱1的四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两U形滑轨102,其中,收纳箱1的对应内壁上的两U形滑轨102对称设置。在支撑板201的四侧端面上均固定连接两T形滑块210,其中,支撑板201对应侧端面上的两T形滑块210对称设置,且T形滑块210与对应的U形滑轨102滑动连接,支撑板201通过T形滑块210滑动配合在U形滑轨102上。为了防止支撑板201在收纳箱1内运行过度而脱离收纳箱1,如图3所示,在收纳箱1的箱口固定连接一限位挡沿103。为了提高使用的便利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用朗诵装置,包括一收纳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收纳箱的底壁上竖向铰接一第一电动伸缩杆,在所述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上方设有一支撑装置,在所述的支撑装置上滑动配合一夹持组件;其中,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撑板、两推杆和一翻转板,所述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上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固定有平行设置的矩形框架,在所述的矩形框架沿长度方向的相对内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滑槽,在所述的矩形框架内分别水平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的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铰接在一滑块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的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的滑块的上端面上,在所述的滑块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固定有限位条,所述的限位条与所述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的翻转板的底部一端与所述的矩形框架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的翻转板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的推杆的另一端相铰接;在所述的翻转板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平行设置的U形导向杆;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一连接杆、一提手和一压板,在所述的连接杆上对应U形导向杆分别开设有两贯穿孔,所述的连接杆通过贯穿孔滑动配合在U形导向杆上;在所述的连接杆上竖向贯穿设有两滑动杆,所述的提手固定连接在滑动杆的顶端上,所述的压板固定连接在滑动杆的底端上,在所述的连接杆与压板之间的滑动杆上分别套装有夹持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朗诵装置,包括一收纳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收纳箱的底壁上竖向铰接一第一电动伸缩杆,在所述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上方设有一支撑装置,在所述的支撑装置上滑动配合一夹持组件;其中,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撑板、两推杆和一翻转板,所述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上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固定有平行设置的矩形框架,在所述的矩形框架沿长度方向的相对内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滑槽,在所述的矩形框架内分别水平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的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铰接在一滑块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的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的滑块的上端面上,在所述的滑块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固定有限位条,所述的限位条与所述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的翻转板的底部一端与所述的矩形框架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的翻转板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的推杆的另一端相铰接;在所述的翻转板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平行设置的U形导向杆;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一连接杆、一提手和一压板,在所述的连接杆上对应U形导向杆分别开设有两贯穿孔,所述的连接杆通过贯穿孔滑动配合在U形导向杆上;在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子涵
申请(专利权)人:孙子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