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线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444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杀线虫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为A和B,其中A选自三氟杀线酯,B选自呋虫胺、氟吡呋喃酮、Flupyrimin中的一种,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活性成分A和B,A和B的质量份数比为30:1~1:30,A和B以一定的比例复配后对线虫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适用于防治病原物线虫引起的作物线虫病,尤其是作物根结线虫病和孢囊线虫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线虫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的公开了一种杀线虫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B,其中A选自三氟杀线酯,B选自呋虫胺、氟吡呋喃酮、Flupyrimin中的一种。技术背景三氟杀线酯是已知的。CN107616169A公开了三氟杀线酯及其组合物以及用于防治线虫的用途,CN106554335B公开了反式三氟杀线酯及其制备方法、用途;以反式三氟杀线酯为富集的混合物指反式三氟杀线酯占混合物的质量份数比例超过50%。三氟杀线酯具有良好的杀灭线虫的效果,对2龄幼虫有很强的致死作用,对线虫卵囊孵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三氟杀线酯毒理学数据: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中无致突变作用;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属于“低毒”;大鼠急性经皮毒性属于“低毒”;大鼠急性吸入毒性属于“低毒”;豚鼠急性皮肤刺激强度分级为“无刺激性”;兔急性眼刺激强度分级为“无刺激性”;对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分级为“弱致敏物”。呋虫胺是已知的,属于烟碱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传递系统,使害虫麻痹从而发挥杀虫作用。该药剂具有卓越的内吸渗透作用,并在很低的剂量时即显示很高的杀虫活性,杀虫谱广,可用于水稻、果树、蔬菜等作物上多种害虫的防治。氟吡呋喃酮是已知的,属于新型烟碱类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拮抗剂。主要用于防除蔬菜、果树、坚果、葡萄及一些大田作物中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蓟马、粉虱、介壳虫等。Flupyrimin是由明治制果在日本研发的新款杀虫剂,能有效防治水稻田中的主要害虫,例如稻飞虱和螟虫,还能控制对现有农药存在抗性害虫的群体数量。植物寄生线虫是一类危害极大的病原微生物,其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环境适应能力强,可以寄生在植物的根系、茎、叶、种子、幼芽和果实内,能通过取食活动对寄主植物造成机械损伤,并掠夺寄主植物的营养,尤其是其食道腺分泌物会导致寄主植物发生一系列病变,还会和其它病原微生物共同侵染寄主植物,引起复合病害,造成产量损失。在全球范围内,植物寄生线虫每年造成的农业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病最有效的化学手段之一;用没有交互抗性的新农药来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病是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但是,根据PhillipsMcDougall公司的研究,相较于2005—2008年,在2010—2014年间,发现、开发和登记1个农药活性成分的平均研发成本增加了3000万美元,或者说增长了11.7%,达2.86亿美元。而在2005—2008年间,农药研发的平均成本为2.56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了39%;2000年的平均研发成本为1.84亿美元,较1995年增长了21%,同时开发周期为5-10年,很难赶的上植物病原线虫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开发新品农药价格昂贵、周期长,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小、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纷纷加大研制力度。三氟杀线酯与呋虫胺、三氟杀线酯与氟吡呋喃酮、三氟杀线酯与Flupyrimin的组合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配农药
,提供一种有效成分为A和B的杀线虫组合物,其中A选自三氟杀线酯或反式三氟杀线酯或反式三氟杀线酯富集的混合物,B选自呋虫胺、氟吡呋喃酮、Flupyrimin中的一种,为作物线虫病的防控尤其是为作物根结线虫病和胞囊线虫病提供一种有效管理工具(所述作物线虫选自选自滑刃线虫属、伞滑刃线虫属、茎线虫属、球异皮线虫属、异皮线虫属、长针线虫属、根结线虫属、短体线虫属、穿孔线虫属、毛刺线虫属、小垫刃线虫属、剑线虫属、螺旋线虫属、矮化线虫属、盾线虫属、副毛刺线虫属、瓢线虫属、Paraphelenchusspp.、Aglenchusspp.、刺线虫属、科布线虫属、小盘旋线虫属、盘旋线虫属、Neotylenchusspp.、Paraphelenchusspp.、锥线虫属、纽带线虫属、斑皮线虫属、小环线虫属、五沟虫属、鞘线虫属、蟃线虫属、亚线虫属、半轮线虫属、Psilenchusspp.、Pseudohalenchusspp.、轮线虫属、Cacopaurusspp.)。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线虫增效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B,A选自三氟杀线酯或反式三氟杀线酯或反式三氟杀线酯富集的混合物,B选自呋虫胺、氟吡呋喃酮、Flupyrimin中的一种,A与B的重量份数比例为30:1~1:30,优选比例为20:1~1:20,进一步优选比例为10:1~1:10。所述组合物有效成分总含量为0.1%~60%。所述组合物加入助剂及赋型剂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制成颗粒剂、微胶囊悬浮剂、悬浮剂等农业上常用的剂型。所述颗粒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活性成分A0.1~20%,活性成分B0.1~20%、分散剂0.1~12%、湿润剂0.1~12%、粘结剂0.1~12%、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活性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颗粒剂;A选自三氟杀线酯,B选自三氟杀线酯或反式三氟杀线酯或反式三氟杀线酯富集的混合物。所述微胶囊悬浮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活性成分A0.1~30%,活性成分B0.1~30%、囊芯溶剂0.1~18%、油性囊壁材料0.1~18%,水性囊壁材料0.1~12%,乳化剂0.1~5%,分散剂0.1~5%,防冻剂0.1~3%,增稠剂0.1~2%,pH调节剂0.1~2%,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活性成分溶解在囊芯溶剂中,加入乳化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油性囊壁材料,搅拌混合均匀为油相;将水性囊壁材料和部分增稠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为水相;将油相和水相混合,用高剪切乳化机剪切,形成均匀的乳液,在25~40℃反应2~4小时,升温到60~80℃再固化1~4小时,再加入剩余的增稠剂和分散剂及防冻剂,调节pH为中性,用去离子水补足,便可得到相应百分含量的微胶囊悬浮剂,所述微胶囊悬浮剂活性成分的总含量不高于40%;A选自三氟杀线酯,B选自三氟杀线酯或反式三氟杀线酯或反式三氟杀线酯富集的混合物。所述水悬浮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活性成分A0.01~45%,活性成分B0.01~45%、活性成分总含量不大于50%,分散剂0.2~19%、湿润剂0.2~12%、增稠剂0.1~3%、防冻剂0.1~5%,去离子水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活性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中砂磨后,在水系介质中形成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悬浮剂。所述的消泡剂可以是硅酮类化合物、环氧大豆油、甲醇、硅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防冻剂可以是甘油、丙二醇、二甘醇、尿素等中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湿润剂可以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茶枯粉、皂角粉、无患子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玉米淀粉、高粱淀粉、荞麦粉。所述的分散剂可以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羧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脂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杀线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为A和B,其中A选自三氟杀线酯,B选自呋虫胺、氟吡呋喃酮、Flupyrimin中的一种,A和B的质量份数比例为:30:1~1:30。

【技术特征摘要】
1.杀线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为A和B,其中A选自三氟杀线酯,B选自呋虫胺、氟吡呋喃酮、Flupyrimin中的一种,A和B的质量份数比例为:30:1~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和B的质量份数比例为:20:1~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和B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0:1~1:1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活性成分B为反式三氟杀线酯富集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活性成分B为反式三氟杀线酯。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活性组分的重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0.1%~60%,其余为农药助剂。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剂型是颗粒剂、微胶囊悬浮剂、悬浮剂。8.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用于防治由作物病原线虫引起的作物线虫病上的用途。9.根据权利要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